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世强专利>正文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74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换热管,包括管体、若干传递单元和若干扰流单元,若干传递单元均设置在管体的外壁上,若干扰流单元均设置在管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在管体外部增加了多组传递片,能有效增加换热面积;同时在管体内部设置了扰流结构,增加了流体流经管体的时间,形成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内外部分配合使用,整体结构较为简单。

A heat exchange tube for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换热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管,尤其是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的换热管。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通常是指能转移地球表面浅层水源或地下土壤中的热量或冷量到需要的地方。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就是利用节能环保的地源热泵系统,其一般是采用埋管式土壤源热泵系统,这种埋管就称为换热管,换热管的热交换能力直接影响地下热交换的效率,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换热管大多是普通的光滑内壁管,这种管有效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换热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有效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体、若干传递单元和若干扰流单元,若干传递单元均设置在管体的外壁上,若干扰流单元均设置在管体的内壁上。优选的,传递单元包括环套和设置在环套上的多个传递片,多个传递片间隔设置。优选的,扰流单元是扰流结构,扰流结构均匀分布在管体的内壁上。优选的,扰流结构的形状是球状、块状或片状。优选的,传递单元是对称分开的两半结构,两半结构一端铰链连接,另一端分别在两两接触面上设置有凸起和与凸起对应的凹槽。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整体在管体外部增加了多组传递片,能有效增加换热面积;同时在管体内部设置了扰流结构,增加了流体流经管体的时间,形成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内外部分配合使用,整体结构较为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传递片;3、扰流结构;4、环套;5、铰链;6、凸起;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若干传递单元均设置在管体1的外壁上,若干扰流单元均设置在管体1的内壁上,传递单元包括环套4和设置在环套4上的多个传递片2,多个传递片2间隔设置,传递单元是对称分开的两半结构,两半结构一端铰链5连接,另一端分别在两两接触面上设置有凸起6和与凸起6对应的凹槽7,扰流单元是扰流结构3,扰流结构3均匀分布在管体1的内壁上,扰流结构3的形状是球状、块状或片状。使用前,将若干传递单元两两间隔或两两互相接触套装在管体1外,此时每个传递单元的凸起6和凹槽7均对应配合,将管体1埋入地下土壤中投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多个传递片2均深入地下土壤中能有效交换热能量;扰流结构3均匀分布在管体1的内壁上,形成湍流。其中,铰链5是现有技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若干传递单元和若干扰流单元,所述的若干传递单元均设置在所述的管体的外壁上,所述的若干扰流单元均设置在所述的管体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若干传递单元和若干扰流单元,所述的若干传递单元均设置在所述的管体的外壁上,所述的若干扰流单元均设置在所述的管体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递单元包括环套和设置在环套上的多个传递片,所述的多个传递片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换热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肖世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