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网安装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74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滤网安装结构及空调器,滤网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滤网和后围板之间相对滑动处的安装结构本体,安装结构本体包括抵接件和导向面,抵接件和导向面中的一个设置在后围板上、另一个设置在滤网上;以及设置在后围板上进风口处的转轴件,转轴件垂直于滤网的安装方向设置,且位于装配在安装位置上的滤网的一侧;导向面与抵接件在滤网安装过程中相互抵接并相对滑动,适于引导滤网在滑动安装过程中绕转轴件同步转动至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滤网安装结构通过抵接件、导向面和转轴件的相互配合,来引导滤网在滑动安装过程中同步转动安装至后围板上的安装位置,使得滤网在不发生形变或者仅产生较小形变即可实现装配,拆装方便、效率高。

A filter scre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网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滤网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空调器的过滤网呈弧形设计,其安装方式普遍采用卡扣结构与限位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但当过滤网整体结构不易形变,或者过滤网内部安装其他部件,使其不易形变时,现有的装配方式使得过滤网的拆装困难,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由此可见,研发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滤网安装结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对于不易形变的过滤网结构,现有的装配方式使得过滤网拆装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滤网安装结构,用于将滤网滑动安装于后围板的进风口处,并固定在所述后围板上覆盖所述进风口的安装位置,包括:安装结构本体,其设置于所述滤网和所述后围板之间相对滑动处,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抵接件和导向面,且所述抵接件和所述导向面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后围板上,而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滤网上;和转轴件,其设置在所述后围板上的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转轴件垂直于所述滤网的安装方向设置,且位于装配在所述安装位置上的所述滤网的一侧;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抵接件在所述滤网安装过程中相互抵接并相对滑动,适于引导所述滤网在滑动安装过程中绕所述转轴件同步转动至所述安装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滤网安装结构通过抵接件、导向面和转轴件的相互配合,来引导滤网在滑动安装过程中同步转动安装至后围板上的安装位置,使得滤网在不发生形变或者仅产生较小形变即可实现装配,不仅拆装方便、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装配过程可靠。可选的,所述后围板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安装结构本体相配合,适于在所述滤网装配完成后,对所述滤网进行限位。这样,通过止挡部与抵接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对滤网进行限位,防止滤网在安装至安装位置后发生转动,以保障滤网安装时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转轴件设置在所述止挡部的边缘处,并与所述止挡部相连。这样,将第一止挡部的边缘作为第一转轴件,将第二止挡部的边缘作为第二转轴件,简化了后围板在进风口处的结构,便于后围板的制作;还增强了第一转轴件和第二转轴件的结构强度,防止转轴件在与滤网的相对滑移过程中发生断裂。可选的,所述滤网与所述后围板之间相对滑移处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处,且所述安装结构本体至少设置于一处。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滤网的上侧和/或下侧设置安装结构本体,以实现滤网在几乎不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完成装配,保障装配过程的可靠性。可选的,所述抵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围板上的第一抵接件,所述导向面包括设置在所述滤网上的第一导向面,所述转轴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内侧的第一转轴件;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一抵接件之间相互配合,适于引导所述滤网朝所述进风口的内侧方向偏移,并绕所述第一转轴件同步转动至所述安装位置。这样,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抵接件和第一导向面,并将第一抵接件和第一导向面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构件上,来引导滤网的滑动安装,并在滤网滑动的同时绕第一转轴件同步转动,以保证滤网能够在不发生形变的情况下顺畅的安装至安装位置。可选的,所述抵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滤网上的第二抵接件,所述导向面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围板上的第二导向面,所述转轴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外侧的第二转轴件;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二抵接件之间相互配合,适于引导所述滤网朝所述进风口的外侧方向偏移,并绕所述第二转轴件同步转动至所述安装位置。这样,可以通过设置第二抵接件和第二导向面,并将第二抵接件和第二导向面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构件上,并在滤网滑动的同时绕第二转轴件同步转动,来引导滤网的滑动安装,以保证滤网能够在不发生形变的情况下顺畅的安装至安装位置。可选的,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设于所述滤网的侧面上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朝所述滤网外侧的侧面处;所述滤网具有位于安装方向前端的插入端,所述第一导向面为指向所述滤网的外侧,并朝所述插入端所在处的反方向倾斜设置的斜面,且倾斜的角度为锐角。这样,通过将第一导向面设置在第一导向件上,并利用第一导向件和第一抵接件的相互配合来对滤网进行导向和限位,以保证滤网顺畅的安装至安装位置。可选的,所述第一抵接件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相配合的弧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弧面之间在相对滑移的过程中处于相切的状态。这样,通过第一导向面与弧面的滑动,来实现第一导向件和第一抵接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对滤网进行导向和限位;而且,弧面的设置使得第一导向件沿第一抵接件滑动得更为顺畅,方便滤网的安装。可选的,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设于所述后围板中所述进风口的侧壁上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件上朝向所述后围板外侧的侧面处;所述进风口具有与所述滤网安装方向前端抵接的侧边框,所述第二导向面为指向所述进风口的外侧,并朝所述侧边框所在处的方向倾斜设置的斜面,且倾斜的角度为锐角。这样,通过将第二导向面设置在第二导向件上,利用第二抵接件与第二导向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来进一步引导滤网的安装,降低滤网的安装难度,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可选的,所述第二抵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相配合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平行设置。这样,通过引导面与第二导向面之间的滑动,来实现第二抵接件和第二导向件之间的配合作用,以进一步引导滤网的安装。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相连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平行于所述滤网的端面设置,适于在所述滤网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抵接件抵接。这样,通过在第一导向件上设置第一限位面,利用第一限位面与第一导向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在滤网装配完成后,能够对滤网进行抵接限位。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件上背离所述第一抵接件滑动轨迹的一侧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面所在处和所述第一限位面所在处相连。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一导向件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导向件与第一抵接件之间抵接的牢固性,使得滤网在进风口处的安装更加稳固。可选的,所述第二导向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中至少一个还具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或所述引导面相连,且所述第二限位面平行于所述滤网的端面设置,适于在所述滤网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导向件或所述第二抵接件抵接。这样,通过第二限位面与第二导向件或第二抵接件之间的抵接作用,来实现第二抵接件和第二导向件之间的抵接配合,以进一步对滤网进行抵接限位。可选的,所述转轴件靠近所述安装位置的中部设置。这样,可以减小施加给滤网转动的作用力,同时还可以减小滤网转动安装至安装位置时所需的转动角度,便于滤网转动安装。可选的,所述滤网安装结构还包括限位筋和限位槽;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限位筋插在所述限位槽内。这样,通过限位筋与限位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拉动滤网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防止滤网被轻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网安装结构,用于将滤网(2)滑动安装于后围板(1)的进风口(10)处,并固定在所述后围板(1)上覆盖所述进风口(10)的安装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结构本体,其设置于所述滤网(2)和所述后围板(1)之间相对滑动处,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抵接件和导向面,且所述抵接件和所述导向面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后围板(1)上,而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滤网(2)上;/n和转轴件(16),其设置在所述后围板(1)上所述进风口(10)处,所述转轴件(16)垂直于所述滤网(2)的安装方向设置,且位于装配在所述安装位置上的所述滤网(2)的一侧;/n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抵接件在所述滤网(2)安装过程中相互抵接并相对滑动,适于引导所述滤网(2)在滑动安装过程中绕所述转轴件(16)同步转动至所述安装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网安装结构,用于将滤网(2)滑动安装于后围板(1)的进风口(10)处,并固定在所述后围板(1)上覆盖所述进风口(10)的安装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结构本体,其设置于所述滤网(2)和所述后围板(1)之间相对滑动处,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抵接件和导向面,且所述抵接件和所述导向面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后围板(1)上,而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滤网(2)上;
和转轴件(16),其设置在所述后围板(1)上所述进风口(10)处,所述转轴件(16)垂直于所述滤网(2)的安装方向设置,且位于装配在所述安装位置上的所述滤网(2)的一侧;
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抵接件在所述滤网(2)安装过程中相互抵接并相对滑动,适于引导所述滤网(2)在滑动安装过程中绕所述转轴件(16)同步转动至所述安装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围板(1)上的第一抵接件(11),所述导向面包括设置在所述滤网(2)上的第一导向面(215),所述转轴件(16)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0)内侧的第一转轴件(161);所述第一导向面(215)与所述第一抵接件(11)之间相互配合,适于引导所述滤网(2)朝所述进风口(10)的内侧方向偏移,并绕所述第一转轴件(161)同步转动至所述安装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滤网(2)上的第二抵接件(22),所述导向面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围板(1)上的第二导向面(121),所述转轴件(16)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0)外侧的第二转轴件(162);所述第二导向面(121)与所述第二抵接件(22)之间相互配合,适于引导所述滤网(2)朝所述进风口(10)的外侧方向偏移,并绕所述第二转轴件(162)同步转动至所述安装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设于所述滤网(2)的侧面上的第一导向件(21),所述第一导向面(215)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21)上朝所述滤网(2)外侧的侧面处;所述滤网(2)具有位于安装方向前端的插入端(26),所述第一导向面(215)为指向所述滤网(2)的外侧,并朝所述插入端(26)所在处的反方向倾斜设置的斜面,且倾斜的角度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件(1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215)相配合的弧面(111),所述第一导向面(215)与所述弧面(111)之间在相对滑移的过程中处于相切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设于所述后围板(1)中所述进风口(10)的侧壁上的第二导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文罗会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