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670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包括设置在水管上的阀体,阀体上设置有动力机构,阀体包括阀叶,阀叶上设置有转动杆;动力机构包括整流器、继电器和电磁机构;电磁机构包括电磁圈、动铁芯和定铁芯,电磁圈与整流器和继电器电连接,动铁芯上设置有制动杆,制动杆与转动杆转动连接;动力机构上设置有定时开关和温控开关,动力机构与温控开关和定时开关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通过定时开关定时开启动力机构,通过温控开关调节公共建筑中暖气管热水的流量,结构简单,节能效果好。

An automatic energy saving valve for heating of public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
本技术涉及节能阀,特别涉及一种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北方供暖地区的机关办公楼、写字楼、学校、工厂、商住楼、影剧院等公共建筑和生活区供暖方式常采用统一供暖模式,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避免了部分单位或社区一些低端供暖设备造成的燃料浪费和空气的污染,但同时也存在供暖模式单一,无法有效灵活控制,从而在节假日、夜间无人使用时照常供暖,尤其是学校、工厂、办公楼,由于节假日使部分教学楼或车间基本无需使用暖气,统一供暖的模式因没有有效地供暖调节设备而造成大量的热量浪费,也即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加大了城区空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解决现有技术中统一供暖的模式、因没有有效地供暖调节设备而造成大量的热量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包括设置在水管上的阀体,阀体上设置有动力机构,阀体包括阀叶,阀叶上设置有转动杆;动力机构包括整流器、继电器和电磁机构;电磁机构包括电磁圈、动铁芯和定铁芯,电磁圈与整流器和继电器电连接,动铁芯上设置有制动杆,制动杆与转动杆转动连接;动力机构上设置有定时开关和温控开关,动力机构与温控开关和定时开关电连接。优选的,阀体上设置有通孔,转动杆的上端穿过通孔与制动杆转动连接。优选的,动力机构包括外壳,温控开关和定时开关设置在外壳上,温控开关上设置有开关滑钮,电磁圈与开关滑钮电连接。优选的,电磁机构包括内壳,内壳内设置有线架,电磁圈缠绕在线架上,线架内形成内腔,动铁芯和定铁芯设置在内腔内;电磁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盖和底盖;顶盖上设置有通孔Ⅰ,定铁芯的一端伸出通孔Ⅰ,且与顶盖固定连接,底盖上设置有通孔Ⅱ,制动杆穿过通孔Ⅱ与转动杆连接,制动杆伸出通孔Ⅱ的一侧设置有齿条,转动杆的上端固定套有齿轮,齿条与齿轮相啮合,制动杆下端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制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内壳上还设置有接线管。优选的,继电器上设置有工作线圈、常闭开关Ⅰ、常闭开关Ⅱ和常开开关;电磁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上设置有分压线圈Ⅰ和调节线圈,第二线圈上设置有分压线圈Ⅱ。优选的,动力机构连接有交流电源,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同向缠绕并且同向端M相连接,同向端M与交流电源的一端相连,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为N端,N端接入交流电源的另一端,同时接入继电器常闭开关的一端,常闭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线圈上固定设置有接线Ⅰ,接线Ⅰ与常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线Ⅰ与第一线圈的同向端M之间构成分压线圈Ⅰ,第二线圈上固定设置有接线Ⅱ,接线Ⅱ与常闭开关Ⅱ的一端相连,接线Ⅱ与第二线圈的同向端M之间构成分压线圈Ⅱ,分压线圈Ⅰ和分压线圈Ⅱ上的电压相等,两个分压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整流器的两端;常闭开关Ⅱ的一端与接线Ⅱ相连,另一端与整流器的一端相连接,同时与常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常开开关另一端与分压线圈Ⅰ相连接;整流器的一端与常闭开关Ⅱ,同时与常开开关连接,另一端同向端M相连接,继电器的工作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入整流器输出的“+”“-”两端;开关滑钮上设置有滑动触杆,滑动触杆的一端与第一线圈滑动电连接,另一端与与开关滑钮固定连接;滑动触杆上设置有接线Ⅲ,接线Ⅲ的一端与滑动触杆电连接,另一端与N端电连接;滑动触杆与第一线圈的同向端M之间构成调节线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通过定时开关定时开启动力机构,通过温控开关调节公共建筑中暖气管热水的流量,结构简单,节能效果好。2.本技术提供的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通过启动时调节线圈和第二线圈共同作用,产生远大于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吸力,使动铁芯动作,令节能阀能够迅速启动;节能阀启动后,通过继电器又能使节能阀快速调节至所需的正常吸力,反应灵敏、进一步提高了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的动力机构电路示意图;图中:1动力机构;2转动杆;3阀叶;41整流器;42继电器;51开关滑钮;52温控开关;6电磁圈;61内腔;62顶盖;63底盖;71动铁芯;72定铁芯;8水管;9制动杆;10接线管;K1定时开关;K2常闭开关Ⅰ;K3常闭开关Ⅱ;K4常开开关;S交流电源;D整流器;JC工作线圈;L1第一线圈;L2分压线圈Ⅰ;L3第二线圈;L4分压线圈Ⅱ;L调节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具体说明。一种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如图1-3所示,包括设置在水管8上的阀体,阀体上设置有动力机构1;阀体包括阀叶3,阀叶3上设置有转动杆2;动力机构1包括整流器41、继电器42和电磁机构;电磁机构包括电磁圈6、动铁芯71和定铁芯72,电磁圈6与整流器41、继电器42电连接,动铁芯71上设置有制动杆9,制动杆9与转动杆2转动连接;动力机构1上设置有定时开关K1和温控开关52,动力机构1与温控开关52、定时开关K1电连接。阀体上设置有通孔,转动杆2的上端穿过通孔与制动杆9转动连接。进一步,动力机构1包括外壳,温控开关52和定时开关K1设置在外壳上,温控开关52上设置有开关滑钮51,电磁圈6与开关滑钮51电连接。电磁机构包括内壳,内壳内设置有线架,电磁圈6缠绕在线架上,线架内形成内腔61,动铁芯71和定铁芯72设置在内腔61内;电磁圈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盖62和底盖63;顶盖62上设置有通孔Ⅰ,定铁芯72的一端伸出通孔Ⅰ,且与顶盖62固定连接,底盖63上设置有通孔Ⅱ,制动杆9穿过通孔Ⅱ与转动杆2连接,制动杆9伸出通孔Ⅱ的一侧设置有齿条,转动杆2的上端固定套有齿轮,齿条与齿轮相啮合,制动杆9下端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制动杆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内壳上还设置有接线管10,为动力机构1内的连接电线提供放置的管道,接线管10伸出外壳。进一步,继电器42上设置有工作线圈JC、常闭开关ⅠK2、常闭开关ⅡK3和常开开关K4;电磁圈6包括第一线圈L1和第二线圈L3,第一线圈L1上设置有分压线圈ⅠL2和调节线圈L,第二线圈L3上设置有分压线圈ⅡL4。动力机构1连接有交流电源S,第一线圈L1和所述第二线圈L3同向缠绕并且同向端M相连接,同向端M与交流电源S的一端相连,第一线圈L1的另一端为N端,N端接入交流电源S的另一端,同时接入继电器常闭开关K2的一端,常闭开关K2的另一端与第二线圈L3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线圈L1上固定设置有接线Ⅰ,接线Ⅰ与常开开关K4的一端相连,接线Ⅰ与第一线圈L1的同向端M之间构成分压线圈ⅠL2,第二线圈L3上固定设置有接线Ⅱ,接线Ⅱ与常闭开关ⅡK3的一端相连,接线Ⅱ与第二线圈L3的同向端M之间构成分压线圈ⅡL4,分压线圈ⅠL2和分压线圈ⅡL4上的电压相等,两个分压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整流器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管(8)上的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动力机构(1);所述阀体包括阀叶(3),所述阀叶(3)上设置有转动杆(2);所述动力机构(1)包括整流器(41)、继电器(42)和电磁机构;所述电磁机构包括电磁圈(6)、动铁芯(71)和定铁芯(72),所述电磁圈(6)与所述整流器(41)、继电器(42)电连接,所述动铁芯(71)上设置有制动杆(9),所述制动杆(9)与所述转动杆(2)转动连接;动力机构(1)上设置有定时开关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管(8)上的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动力机构(1);所述阀体包括阀叶(3),所述阀叶(3)上设置有转动杆(2);所述动力机构(1)包括整流器(41)、继电器(42)和电磁机构;所述电磁机构包括电磁圈(6)、动铁芯(71)和定铁芯(72),所述电磁圈(6)与所述整流器(41)、继电器(42)电连接,所述动铁芯(71)上设置有制动杆(9),所述制动杆(9)与所述转动杆(2)转动连接;动力机构(1)上设置有定时开关K1和温控开关(52),动力机构(1)与温控开关(52)和定时开关K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杆(2)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制动杆(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包括外壳,所述温控开关(52)和所述定时开关K1设置在外壳上,温控开关(52)上设置有开关滑钮(51),所述电磁圈(6)与所述开关滑钮(5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共建筑采暖自动节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机构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内设置有线架,所述电磁圈(6)缠绕在所述线架上,线架内形成内腔(61),所述动铁芯(71)和所述定铁芯(72)设置在所述内腔(61)内;电磁圈(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盖(62)和底盖(63);所述顶盖(62)上设置有通孔Ⅰ,定铁芯(72)的一端伸出通孔Ⅰ,且与顶盖(62)固定连接,所述底盖(63)上设置有通孔Ⅱ,所述制动杆(9)穿过通孔Ⅱ与所述转动杆(2)连接,制动杆(9)伸出通孔Ⅱ的一侧设置有齿条,转动杆(2)的上端固定套有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制动杆(9)下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制动杆(9)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东郭福建夏小军王刚黄峰刘波胡丹丹全有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