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58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围挡主体、照明及感光系统、喷雾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供水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件,围挡主体包括围挡面板和立柱,围挡面板竖直设置于立柱之间,围挡面板通过立柱支撑固定;照明及感光系统设置在围挡主体的上部,包括光感控制器和照明灯;喷雾系统设置在围挡主体的上部,喷雾系统连接TSP扬尘监测系统及供水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及供水系统固定于围挡主体的一侧;电池组件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并分别连接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喷雾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和供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施工围挡同时又能够根据现场监测及时对工地进行降尘处理和照明工作。

An intelligent enclosure fo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地现场经常需要一些围挡对施工区域进行分隔,以保证施工安全,而施工工地经常会出现扬尘污染、照明不及时等现象,需要根据现场扬尘检测人工使用专门的除尘设备至现场进行除尘,如果除尘不及时,扬尘超过一定标准则会污染环境,且影响施工人员健康,另外对于施工现场照明不及时则会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能够充当围挡的同时及时对工地进行降尘处理和照明工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包括围挡主体、照明及感光系统、喷雾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供水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件,围挡主体包括围挡面板和立柱,围挡面板竖直设置于立柱之间,围挡面板通过立柱支撑固定,围挡主体用于将施工区域进行分隔,根据施工场地范围设计立柱及围挡面板的数量;照明及感光系统设置在围挡主体的上部,包括光感控制器和照明灯,用于对施工现场进行光感照明;喷雾系统设置在围挡主体的上部,喷雾系统连接TSP扬尘监测系统及供水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及供水系统固定于围挡主体的一侧,喷雾系统根据TSP扬尘监测系统获得的数据设定开启阈值,喷雾系统开启的同时开启供水系统,可使用电磁阀控制,现场扬尘达到设定值时同时开启喷雾系统和供水系统进行喷雾降尘处理;电池组件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并分别通过控制器、逆变器连接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喷雾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和供水系统,为所述系统供电。优选的,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设在立柱的顶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组件设置在围挡面板的顶部。照明及感光系统设在立柱顶部安装牢固且方便;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组件设置在围挡面板的顶部方便扩大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且便于安装。进一步的,喷雾系统设在立柱的顶部,与照明及感光系统分立柱设置。喷雾系统与照明及感光系统分立柱设置保证使用安全和美观。优选的,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与喷雾系统交替设置在相邻立柱上。交替设置有利于分散喷雾和照明,达到更均匀的喷雾和照明效果。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控制器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连接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喷雾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和供水系统,在连续光照不足时可启用蓄电池供电,保证该智能围挡的正常使用。优选的,立柱为空心结构,立柱上开设有电缆口,电线设置在立柱内。将线缆隐蔽设计,一是美观,二是避免过多线缆暴露在外,使用更加安全。使用蓄电池时亦可将蓄电池设置在立柱内,在相应位置开设检修口即可。优选的,立柱上设置有管道固定装置。管道由供水系统连接到立柱顶端的喷雾系统,将管道整理固定,使外观更加整洁。优选的,所述喷雾系统包括多个喷雾喷头,多个喷雾喷头安装于不同的立柱。进一步的,每个喷雾喷头均设置独立阀门或指定个数的多个喷雾喷头设置一个独立阀门。根据工地性质和当地环境预测扬尘指数,设定独立阀门,可以在扬尘较小的区域关闭阀门,节约资源。优选的,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为LED自动光感感应灯。本技术的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施工用智能围挡,在施工现场空气污染指数超过设定值时,启动喷雾系统,净化空气;根据光敏电阻感光系统控制照明,在光线较暗时开启围挡路灯;该智能围挡采用太阳能充电设计,其自身具有存储电量的功能,使用方便高效,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施工用智能围挡的结构简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施工用智能围挡的原理框图;图3是实施例二中施工用智能围挡的原理框图。图中,1、围挡主体,2、围挡面板,3、立柱,4、照明及感光系统,5、喷雾系统,6、TSP扬尘监测系统,7、供水系统,8、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件,9、电缆口,10、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包括围挡主体1、照明及感光系统4、喷雾系统5、TSP扬尘监测系统6、供水系统7和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件8。围挡主体1包括围挡面板2和立柱3,围挡面板2竖直设置于立柱3之间,围挡面板2通过立柱3支撑固定,围挡主体1用于将施工区域进行分隔,根据施工场地范围设计立柱3及围挡面板2的数量。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组件8设置在围挡面板2的顶部,方便扩大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且便于安装。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4设在立柱3的顶部,包括光感控制器和照明灯,用于对施工现场进行光感照明。喷雾系统5设在立柱3的顶部,与照明及感光系统4分立柱设置,喷雾系统5连接TSP扬尘监测系统6及供水系统7;TSP扬尘监测系统6及供水系统7固定于围挡主体1的一侧,喷雾系统5根据TSP扬尘监测系统6获得的数据设定开启阈值,喷雾系统5开启的同时开启供水系统7,可使用电磁阀控制,现场扬尘达到设定值时同时开启喷雾系统5和供水系统7进行喷雾降尘处理。喷雾系统5与照明及感光系统4分立柱设置保证使用安全和美观。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4与喷雾系统5交替设置在相邻立柱3上。交替设置有利于分散喷雾和照明,达到更均匀的喷雾和照明效果。电池组件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并分别通过控制器、逆变器连接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4、喷雾系统5、TSP扬尘监测系统6和供水系统7,为所述系统供电。立柱3为空心结构,立柱3上开设有电缆口9,电线10设置在立柱3内。将线缆隐蔽设计,一是美观,二是避免过多线缆暴露在外,使用更加安全。立柱3上设置有管道固定装置。管道由供水系统7连接到立柱3顶端的喷雾系统5,将管道整理固定,使外观更加整洁。所述喷雾系统5包括多个喷雾喷头,多个喷雾喷头安装于不同的立柱3。每个喷雾喷头均设置独立阀门或指定个数的多个喷雾喷头设置一个独立阀门。根据工地性质和当地环境预测扬尘指数,设定独立阀门,可以在扬尘较小的区域关闭阀门,节约资源。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4为LED自动光感感应灯。该智能围挡具有照明及感光系统4、喷雾系统5、TSP扬尘监测系统6和供水系统7,由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件8自给供电,当光线较暗时自动开启围挡照明,当扬尘污染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开启供水及喷雾。实施例二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包括围挡主体1、照明及感光系统4、喷雾系统5、TSP扬尘监测系统6、供水系统7和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件8。其结构同实施例一。该实施例区别于实施例一之处在于,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控制器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连接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4、喷雾系统5、TSP扬尘监测系统6和供水系统7,在连续光照不足时可启用蓄电池供电,保证该智能围挡的正常使用。蓄电池安装时,可将蓄电池设置在立柱3内,并在立柱3的相应位置开设检修口即可。该智能围挡自身自带电池蓄电,并配备照明及感光系统4、喷雾系统5、TSP扬尘监测系统6和供水系统7,保证供电充足、连续不间断,当光线较暗时自动开启围挡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挡主体、照明及感光系统、喷雾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供水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件,/n围挡主体包括围挡面板和立柱,围挡面板竖直设置于立柱之间,围挡面板通过立柱支撑固定;/n照明及感光系统设置在围挡主体的上部,包括光感控制器和照明灯;/n喷雾系统设置在围挡主体的上部,喷雾系统连接TSP扬尘监测系统及供水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及供水系统固定于围挡主体的一侧;/n电池组件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并分别连接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喷雾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和供水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挡主体、照明及感光系统、喷雾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供水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及电池组件,
围挡主体包括围挡面板和立柱,围挡面板竖直设置于立柱之间,围挡面板通过立柱支撑固定;
照明及感光系统设置在围挡主体的上部,包括光感控制器和照明灯;
喷雾系统设置在围挡主体的上部,喷雾系统连接TSP扬尘监测系统及供水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及供水系统固定于围挡主体的一侧;
电池组件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并分别连接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喷雾系统、TSP扬尘监测系统和供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及感光系统设在立柱的顶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组件设置在围挡面板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用智能围挡,其特征在于喷雾系统设在立柱的顶部,与照明及感光系统分立柱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宇曹雨吕世杰傅明祥吴洪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