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菌PVD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46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菌PVD薄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表面包覆有镀铬层,所述镀铬层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渡层,所述第一过渡层表面涂覆有第二过渡层,所述第二过渡层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表面包覆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表面涂覆有颜色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抑菌层为纳米银抑菌层,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六百多种细菌,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通过防紫外层减小照射方向的紫外线强度,防止基材选用塑胶基材产生老化的现象。

A PVD film against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菌PVD薄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特别涉及一种防菌PVD薄膜。
技术介绍
PVD物理气相沉积:指利用物理过程实现物质转移,将原子或分子由源转移到基材表面上的过程。它的作用是可以使某些有特殊性能强度高、耐磨性、散热性、耐腐性等的微粒喷涂在性能较低的母体上,使得母体具有更好的性能,PVD基本方法:真空蒸发、溅射、离子镀空心阴极离子镀、热阴极离子镀、电弧离子镀、活性反应离子镀、射频离子镀、直流放电离子镀。现在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的影响,人们生活中接触的很多物品往往会带有大量的细菌,成为细菌污染源和疾病传播源。因此发展具有防菌性能的镀层制品,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保护人们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如果采用塑胶基材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容易出现老化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菌PVD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菌PVD薄膜,通过抑菌层为纳米银抑菌层,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六百多种细菌,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菌PVD薄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表面包覆有镀铬层,所述镀铬层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渡层,所述第一过渡层表面涂覆有第二过渡层,所述第二过渡层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表面包覆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表面涂覆有颜色层,所述颜色层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紫外层。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为硬质合金基材、塑胶基材或玻璃基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层为氮化物膜,所述第一过渡层的厚度为0.1μm~5μm,所述第二过渡层为氧化物膜,所述第二过渡层的厚度为0.1μm~3μm。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层为氢氧化铝阻燃层,所述抑菌层为纳米银抑菌层,所述防紫外层为氧化锌防紫外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阻燃层表面包覆有抑菌层,且抑菌层为纳米银抑菌层,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六百多种细菌,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2.通过第二过渡层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且阻燃层为氢氧化铝阻燃层,当基材采用塑胶材料时,阻燃层可有效的阻止基材的燃烧,从而防止火灾的发生,而且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不仅能阻燃,而且可以防止发烟、不产生滴下物、不产生有毒气体。3.通过颜色层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紫外层,且防紫外层8为氧化锌防紫外层,氧化锌属于N型半导体,价带上的电子可以接受紫外线中的能量发生跃迁,这也是它们吸收紫外线的原理。而散射紫外线的功能就和材料的粒径相关,当尺寸远小于紫外线的波长时,粒子就可以将作用在其上的紫外线向各个方向散射,从而减小照射方向的紫外线强度,防止基材选用塑胶基材产生老化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菌PVD薄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材;2、镀铬层;3、第一过渡层;4、第二过渡层;5、阻燃层;6、抑菌层;7、颜色层;8、防紫外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防菌PVD薄膜,包括基材1,所述基材1表面包覆有镀铬层2,所述镀铬层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渡层3,所述第一过渡层3表面涂覆有第二过渡层4,所述第二过渡层4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表面包覆有抑菌层6,所述抑菌层6表面涂覆有颜色层7,所述颜色层7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紫外层8。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抑菌层为纳米银抑菌层,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六百多种细菌,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其中,所述基材1为硬质合金基材、塑胶基材或玻璃基材。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高了PVD镀膜的使用广泛性。其中,所述第一过渡层3为氮化物膜,所述第一过渡层3的厚度为0.1μm~5μm,所述第二过渡层4为氧化物膜,所述第二过渡层4的厚度为0.1μm~3μm。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采用PVD镀膜技术镀出的膜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低摩擦系数、很好的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同时使膜层的寿命更长。其中,所述阻燃层5为氢氧化铝阻燃层,所述抑菌层6为纳米银抑菌层,所述防紫外层8为氧化锌防紫外层。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使膜层具有阻燃和抑菌的效果。工作时通过在基材1表面镀一层镀铬层2,有些基材1在炉里表面没有附着力,需先电镀一层金属层如镀铬层2,方有附着力,通过镀铬层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渡层3,且第一过渡层3为氮化物膜,并通过第一过渡层3表面涂覆有第二过渡层4,且第二过渡层4为氧化物膜,第一过渡层3和第二过渡层4均为采用PVD镀膜技术镀出的膜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低摩擦系数、很好的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同时使膜层的寿命更长,通过第二过渡层4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5,且阻燃层5为氢氧化铝阻燃层,当基材1采用塑胶材料时,阻燃层5可有效的阻止基材1的燃烧,从而防止火灾的发生,而且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不仅能阻燃,而且可以防止发烟、不产生滴下物、不产生有毒气体,通过阻燃层5表面包覆有抑菌层6,且抑菌层6为纳米银抑菌层,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六百多种细菌,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通过抑菌层6表面涂覆有颜色层7,通过控制镀膜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可以控制镀出的颜色,颜色层7可以选为深金黄色,浅金黄色,咖啡色,古铜色,灰色,黑色,灰黑色或七彩色等,通过颜色层7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紫外层8,且防紫外层8为氧化锌防紫外层,氧化锌属于N型半导体,价带上的电子可以接受紫外线中的能量发生跃迁,这也是它们吸收紫外线的原理。而散射紫外线的功能就和材料的粒径相关,当尺寸远小于紫外线的波长时,粒子就可以将作用在其上的紫外线向各个方向散射,从而减小照射方向的紫外线强度,防止基材1选用塑胶基材产生老化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防菌PVD薄膜,包括基材1、镀铬层2、第一过渡层3、第二过渡层4、阻燃层5、抑菌层6、颜色层7和防紫外层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菌PVD薄膜,包括基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表面包覆有镀铬层(2),所述镀铬层(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渡层(3),所述第一过渡层(3)表面涂覆有第二过渡层(4),所述第二过渡层(4)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表面包覆有抑菌层(6),所述抑菌层(6)表面涂覆有颜色层(7),所述颜色层(7)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紫外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菌PVD薄膜,包括基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表面包覆有镀铬层(2),所述镀铬层(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渡层(3),所述第一过渡层(3)表面涂覆有第二过渡层(4),所述第二过渡层(4)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表面包覆有抑菌层(6),所述抑菌层(6)表面涂覆有颜色层(7),所述颜色层(7)表面固定连接有防紫外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菌PVD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喜斌陈洪琼刘会旭薛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和忠信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