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叠合板吊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39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8:07
一种双层叠合板吊装架,包括底层吊装架底座、顶层吊装架及连接座,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斜置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插入位于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两侧的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之间设置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相邻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之间斜置工字型槽钢连接,斜置工字型槽钢呈菱形,连接座竖向工字型槽钢规则排列在横向工字型槽钢的顶面,竖向工字型槽钢之间设置有第二斜置工字型槽钢,竖向工字型槽钢顶部设置有L型挡板,顶层吊装架卡接在L型挡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叠合板的叠合吊装,并且其结构关系极大的增加了安全性。

A lifting frame of double laminated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叠合板吊装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叠合板吊装架,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叠合板的吊运包括:车间装转运车、转运车运至堆场、吊卸堆放到堆场、发货装车、运输、现场吊卸过程,在叠合板的吊运过程中,叠合板的吊运速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体进度,传统的单块叠合板的吊运费时费力,面对数量较大的叠合板发货时很难保证按时完成,并且现有的吊运装置无法有效的保证安全性,造成安全隐患;另外,对于叠合板由于呈平板式,叠放后,上下层紧密贴合,取出作业极为困难,一般需要人工用撬棍抬起,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转运作业;或者在叠放时人工放置垫块,但人工放置垫块时非常靠近叠合板,因此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吊运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叠合板吊装架,本装置极大的缩短了叠合板的吊运运输时间,极大的增加了吊运效率,并且整体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叠合板吊装架,由工字型槽钢相组合形成,所述工字型槽钢两侧设置有凹槽,包括底层吊装架底座、顶层吊装架及连接座,所述底层吊装架底座及顶层吊装架均由两组横向工字型槽钢、两组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及斜置工字型槽钢组成,所述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所述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两侧的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组成口字型吊装架底座,所述两组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之间设置有三组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所述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相邻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之间通过斜置工字型槽钢连接,斜置工字型槽钢呈菱形,所述斜置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并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所述连接座包括三组竖向工字型槽钢,所述竖向工字型槽钢规则排列在横向工字型槽钢的顶面,竖向工字型槽钢之间设置有第二斜置工字型槽钢,所述第二斜置工字型槽钢的一段与竖向工字型槽钢连接,另一端与横向工字型槽钢相连接,所述三组竖向工字型槽钢中位于两侧的竖向工字型槽钢顶部设置有L型挡板,所述顶层吊装架卡接在L型挡板内;还包括垫块旋转输送装置,所述垫块旋转输送装置位于底层吊装架底座的侧端,所述垫块旋转输送装置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及下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转动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安装有固定插座,所述固定插座用于插接垫块。优选的,所述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侧端设置有吊钩,所述吊钩呈类方形,所述吊钩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外侧凹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包括中间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所述斜置工字型槽钢的端部与中间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的端部相抵。优选的,所述吊钩为两组,规则排列在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外侧凹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实现叠合板的叠合吊装,并且其结构关系极大的增加了安全性,尤其是垫块放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下面列举附图和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垫块旋转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垫块旋转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双层叠合板吊装架,由工字型槽钢相组合形成,所述工字型槽钢两侧设置有凹槽,包括底层吊装架底座9、顶层吊装架10及连接座,所述底层吊装架底座及顶层吊装架均由两组横向工字型槽钢1、两组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2、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3及斜置工字型槽钢4组成,所述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2的端部呈梯形,所述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2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2两侧的横向工字型槽钢1的内侧凹槽11内,组成口字型吊装架底座,所述两组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2之间设置有三组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3,所述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3的端部呈梯形,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1的内侧凹槽11内,相邻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3之间通过斜置工字型槽钢4连接,斜置工字型槽钢4呈菱形,所述斜置工字型槽钢4的端部呈梯形,并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1的内侧凹槽11内;所述连接座包括三组竖向工字型槽钢6,所述竖向工字型槽钢6规则排列在横向工字型槽钢1的顶面,竖向工字型槽钢6之间设置有第二斜置工字型槽钢7,所述第二斜置工字型槽钢7的一段与竖向工字型槽钢6连接,另一端与横向工字型槽钢1相连接,所述三组竖向工字型槽钢6中位于两侧的竖向工字型槽钢6顶部设置有L型挡板8,所述顶层吊装架9卡接在L型挡板8内;还包括垫块旋转输送装置,所述垫块旋转输送装置位于底层吊装架底座9的侧端,所述垫块旋转输送装置包括滑座13,所述滑座13上设置有滑轨131,所述滑轨131上滑动安装有支架132,所述支架132上端及下端安装有滚轮133,所述滚轮133上转动安装有输送带134,所述输送带134上安装有固定插座135,所述固定插座135用于插接垫块。优选的,所述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3侧端设置有吊钩5,所述吊钩5呈类方形,所述吊钩5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1的外侧凹槽12内。优选的,所述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3包括中间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31,所述斜置工字型槽钢4的端部与中间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31的端部相抵。优选的,所述吊钩5为两组,规则排列在横向工字型槽钢1的外侧凹槽12内。显而易见上述实施方式仅仅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示范例,任何在本技术所提供结构或原理上的简单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叠合板吊装架,由工字型槽钢相组合形成,所述工字型槽钢两侧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吊装架底座、顶层吊装架及连接座,所述底层吊装架底座及顶层吊装架均由两组横向工字型槽钢、两组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及斜置工字型槽钢组成,所述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所述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两侧的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组成口字型吊装架底座,所述两组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之间设置有三组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所述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相邻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之间通过斜置工字型槽钢连接,斜置工字型槽钢呈菱形,所述斜置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并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所述连接座包括三组竖向工字型槽钢,所述竖向工字型槽钢规则排列在横向工字型槽钢的顶面,竖向工字型槽钢之间设置有第二斜置工字型槽钢,所述第二斜置工字型槽钢的一段与竖向工字型槽钢连接,另一端与横向工字型槽钢相连接,所述三组竖向工字型槽钢中位于两侧的竖向工字型槽钢顶部设置有L型挡板,所述顶层吊装架卡接在L型挡板内;还包括垫块旋转输送装置,所述垫块旋转输送装置位于底层吊装架底座的侧端,所述垫块旋转输送装置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及下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转动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安装有固定插座,所述固定插座用于插接垫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叠合板吊装架,由工字型槽钢相组合形成,所述工字型槽钢两侧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吊装架底座、顶层吊装架及连接座,所述底层吊装架底座及顶层吊装架均由两组横向工字型槽钢、两组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及斜置工字型槽钢组成,所述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所述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两侧的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组成口字型吊装架底座,所述两组第一纵向工字型槽钢之间设置有三组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所述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相邻第二纵向工字型槽钢之间通过斜置工字型槽钢连接,斜置工字型槽钢呈菱形,所述斜置工字型槽钢的端部呈梯形,并嵌入横向工字型槽钢的内侧凹槽内;所述连接座包括三组竖向工字型槽钢,所述竖向工字型槽钢规则排列在横向工字型槽钢的顶面,竖向工字型槽钢之间设置有第二斜置工字型槽钢,所述第二斜置工字型槽钢的一段与竖向工字型槽钢连接,另一端与横向工字型槽钢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泽志魏栋张永超丁继飞
申请(专利权)人:三东筑工德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