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振勇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204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包括熔胶筒、设置在熔胶筒外部的料斗、以及设置在所述熔胶筒内部的螺杆;螺杆依次设置一段螺杆、二段螺杆与三段螺杆,每段螺杆均设进料段、压缩段与均化段;熔胶筒设置第一排气孔与第二排气孔,还包括与第一排气孔配合的第一排气装置以及与第二排气孔配合的第二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彻底排出塑料在螺杆压缩中产生的水汽,得到干燥的塑料。

A plasticizing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exha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注塑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制品由于具有外表美观、成本低廉、加工特性好、重量轻、绝缘等优点,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塑料产品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注塑工艺进行生产,注塑机中的塑化装置是将固体的塑料加热到流动状态,以使塑料具有良好可塑性的设备。有些塑料譬如尼龙PA6、PA66或聚碳PC,或制品外观要求苛刻的其它塑料,必须通过干燥机预先烘干2到3个小时才可以生产,并且生产过程中必须一直开着干燥机加热烘干,才能保证产品没有银丝、气纹、气泡、缩孔等影响外观和使用的质量缺陷,这样生产既浪费电,又不方便,车间温度还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通过三次反复压缩,以及排气装置的设置,可以彻底排出塑料里面的水汽,达到干燥塑料的效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包括熔胶筒、设置在所述熔胶筒外部的料斗、以及设置在所述熔胶筒内部的螺杆,所述螺杆依次设置一段螺杆、二段螺杆与三段螺杆,所述一段螺杆依次设置一段进料段、一段压缩段与一段均化段,所述二段螺杆依次设置二段进料段、二段压缩段与二段均化段,所述三段螺杆依次设置三段进料段、三段压缩段与三段均化段;所述熔胶筒位于所述二段进料段的上端设置第一排气孔,所述熔胶筒位于所述三段进料段的上端设置第二排气孔,所述熔胶筒设置与所述第一排气孔配合的第一排气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排气孔配合的第二排气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塑料经过三段重复压缩,反复循环挤压排气;以及排气装置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水汽进行排出,可以彻底排出塑料里面的水汽,达到充分干燥塑料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装置包括第一小料管以及在所述第一小料管内部的第一小螺杆;所述第一小料管包括第一小料管管体、与所述第一小料管管体一体成型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小料管管体上端的第一小料管下盖,以及与所述第一小料管下盖同轴配合的第一小料管上盖,所述第一小料管上盖与所述第一小料管下盖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一小料管的下端设置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一小螺杆伸出所述第一小料管的部分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一排气孔内;所述第一小料管管体设置四向错位排气孔。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装置包括第二小料管以及在所述第二小料管内部的第二小螺杆;所述第二小料管包括第二小料管管体、与所述第二小料管管体一体成型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小料管管体上端的第二小料管下盖,以及与所述第二小料管下盖同轴配合的第二小料管上盖,所述第二小料管上盖与所述第二小料管下盖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二小料管的下端设置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二小螺杆伸出所述第二小料管的部分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二排气孔内;所述第二小料管管体设置四向错位排气孔。采用上述方案,小料管上四向错位排气孔的设置,且排气孔的直径等同于小螺杆的外径,可以迅速的排气,彻底排出塑料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小料管内部小螺杆的设置,可以将塑料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熔融粘稠状胶体通过螺棱挤回熔胶筒内的螺杆,防止排气孔往外冒料。优选地,所述第一小螺杆包括第一小螺杆杆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小螺杆杆体上端的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小料管上盖靠近所述第一小料管下盖的一端设置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小料管下盖靠近所述第一小料管上盖的一端设置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块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块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小螺杆包括第二小螺杆杆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小螺杆杆体上端的第三安装块与第四安装块;所述第二小料管上盖靠近所述第二小料管下盖的一端设置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二小料管下盖靠近所述第二小料管上盖的一端设置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与所述第三安装块间隙配合,所述第四安装槽与所述第四安装块间隙配合。采用上述方案,小螺杆安装块与小料筒安装槽的夹紧结构,可以保证小螺杆固定在小料筒内,且小料筒上盖与小料筒下盖通过螺钉配合,最主要可以保证小螺杆不会产生上下窜动,当然也可以保证小螺杆的轻松转动。这样的夹紧结构既可以防止小螺杆掉入熔胶筒的排气孔内碰伤螺杆,又可以预防过分冒料时小螺杆瞬间往上飞出酿成事故。优选地,所述第一小料管上盖远离所述第一小料管下盖的一端中心设置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小螺杆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小料管上盖远离所述第二小料管下盖的一端中心设置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小螺杆靠近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一端设置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同轴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小料管靠近所述第一小料管上盖的一端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二小料管靠近所述第二小料管上盖的一端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以及第四安装孔内。采用上述方案,安装孔的同轴设置可以精准的固定电机,保证电机轴固定在安装孔内。优选地,所述螺杆靠近所述三段均化段的一端设置过胶头,且所述过胶头固定在所述三段均化段内;所述过胶头与所述三段均化段之间设置过胶垫,所述过胶头中段围设过胶圈。采用上述方案,储料时过胶圈与过胶头吻合,融化的塑料经过过胶垫与过胶圈配合间隙,通过过胶圈与过胶头的配合间隙、过胶头分流梭而流出,起到过胶作用。射胶时,过胶圈与过胶垫吻合,过胶头前面塑料被顺利射出射嘴,起到封胶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熔胶筒上设置两个排气装置,螺杆上设置三段重复的进料、压缩、均化,通过三次重复循环挤压,两次排气,保证可以彻底排出塑料里的水汽。(2)排气装置包括小料筒以及小螺杆,小料管上四向错位排气孔的设置,且排气孔的直径等同于小螺杆的外径,可以迅速的排气,彻底排出塑料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水汽,达到充分干燥塑料的效果;小料管内部小螺杆的设置,可以将塑料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熔融粘稠状胶体通过螺棱挤回熔胶筒内的螺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A处放大图;图3为B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小料筒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小螺杆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小料筒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二小螺杆的剖视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位名称是:1、熔胶筒;11、第一排气孔;12、第二排气孔;2、料斗;3、螺杆;31、一段螺杆;311、一段进料段;312、一段压缩段;313、一段均化段;32、二段螺杆;321、二段进料段;322、二段压缩段;323、二段均化段;33、三段螺杆;331、三段进料段;332、三段压缩段;333、三段均化段;34、过胶头;35、过胶圈;36、过胶垫;4、第一排气装置;41、第一小料管;411、第一小料管管体;412、第一小料管下盖;413、第一小料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胶筒(1)、设置在所述熔胶筒(1)外部的料斗(2)、以及设置在所述熔胶筒(1)内部的螺杆(3),所述螺杆(3)依次设置一段螺杆(31)、二段螺杆(32)与三段螺杆(33),所述一段螺杆(31)依次设置一段进料段(311)、一段压缩段(312)与一段均化段(313),所述二段螺杆(32)依次设置二段进料段(321)、二段压缩段(322)与二段均化段(323),所述三段螺杆(33)依次设置三段进料段(331)、三段压缩段(332)与三段均化段(333);所述熔胶筒(1)位于所述二段进料段(321)的上端设置第一排气孔(11),所述熔胶筒(1)位于所述三段进料段(331)的上端设置第二排气孔(12),所述熔胶筒设置与所述第一排气孔(11)配合的第一排气装置(4)以及与所述第二排气孔(12)配合的第二排气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胶筒(1)、设置在所述熔胶筒(1)外部的料斗(2)、以及设置在所述熔胶筒(1)内部的螺杆(3),所述螺杆(3)依次设置一段螺杆(31)、二段螺杆(32)与三段螺杆(33),所述一段螺杆(31)依次设置一段进料段(311)、一段压缩段(312)与一段均化段(313),所述二段螺杆(32)依次设置二段进料段(321)、二段压缩段(322)与二段均化段(323),所述三段螺杆(33)依次设置三段进料段(331)、三段压缩段(332)与三段均化段(333);所述熔胶筒(1)位于所述二段进料段(321)的上端设置第一排气孔(11),所述熔胶筒(1)位于所述三段进料段(331)的上端设置第二排气孔(12),所述熔胶筒设置与所述第一排气孔(11)配合的第一排气装置(4)以及与所述第二排气孔(12)配合的第二排气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装置(4)包括第一小料管(41)以及在所述第一小料管(41)内部的第一小螺杆(42);所述第一小料管(41)包括第一小料管管体(411)、与所述第一小料管管体(411)一体成型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小料管管体(411)上端的第一小料管下盖(412),以及与所述第一小料管下盖(412)同轴配合的第一小料管上盖(413),所述第一小料管上盖(413)与所述第一小料管下盖(412)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一小料管(41)的下端设置第一调节件(43),所述第一调节件(43)与所述第一小螺杆(42)伸出所述第一小料管(41)的部分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一排气孔(11)内;所述第一小料管管体(411)设置四向错位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装置(5)包括第二小料管(51)以及在所述第二小料管(51)内部的第二小螺杆(52);所述第二小料管(51)包括第二小料管管体(511)、与所述第二小料管管体(511)一体成型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小料管管体(511)上端的第二小料管下盖(512),以及与所述第二小料管下盖(512)同轴配合的第二小料管上盖(513),所述第二小料管上盖(513)与所述第二小料管下盖(512)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二小料管(51)的下端设置第二调节件(53),所述第二调节件(53)与所述第二小螺杆(52)伸出所述第二小料管(51)的部分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二排气孔(12)内;所述第二小料管管体(511)设置四向错位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注塑机用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螺杆(42)包括第一小螺杆杆体(421)、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小螺杆杆体(421)上端的第一安装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振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