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17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前模气缸,前模气缸的后侧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前模板,前模板的前侧壁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平衡滑杆,两组平衡滑杆上均滑动连接有平衡座,前模板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右侧壁前后两端均固接有限位块,两组限位块的上表面均螺接有定位螺栓,支撑板的后侧设置有后模板,后模板的右侧设置有弹性机构,后模板的后侧均匀设置滚动机构,后模板的左侧设置有左模板,左模板的左侧壁固接有楔形座,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左模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不同大小尺寸规格的叠合板的生产制作,降低操作成本,使用方便,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A kind of assembling mould for building laminated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叠合板又为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在叠合板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模具对叠合板进行制作,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同大小尺寸规格的叠合板使用与其相对应的尺寸规格的模具进行制作,这样增加了操作成本,同时搬运更换不同模具的时候也比较麻烦,浪费人力物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前模气缸(2),所述前模气缸(2)的后侧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前模板(3),所述前模板(3)的前侧壁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平衡滑杆(4),两组所述平衡滑杆(4)上均滑动连接有平衡座(5),且平衡座(5)与底板(1)的上表面相固接,所述前模板(3)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右侧壁前后两端均固接有限位块(7),两组所述限位块(7)的上表面均螺接有定位螺栓(8),所述限位块(7)通过定位螺栓(8)与底板(1)相固接,所述支撑板(6)的后侧设置有后模板(9),所述后模板(9)的右侧设置有弹性机构(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前侧设置有前模气缸(2),所述前模气缸(2)的后侧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前模板(3),所述前模板(3)的前侧壁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平衡滑杆(4),两组所述平衡滑杆(4)上均滑动连接有平衡座(5),且平衡座(5)与底板(1)的上表面相固接,所述前模板(3)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右侧壁前后两端均固接有限位块(7),两组所述限位块(7)的上表面均螺接有定位螺栓(8),所述限位块(7)通过定位螺栓(8)与底板(1)相固接,所述支撑板(6)的后侧设置有后模板(9),所述后模板(9)的右侧设置有弹性机构(10),所述后模板(9)的后侧均匀设置滚动机构(11),所述后模板(9)的左侧设置有左模板(12),且左模板(12)位于前模板(3)的后侧,所述左模板(12)的左侧壁固接有楔形座(1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左模气缸(14),且左模气缸(14)的后侧动力输出端与楔形座(13)相固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均设置有吊环(15),所述底板(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减震垫脚(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10)包括弹性筒(1005),所述弹性筒(1005)的左侧活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仁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