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钢筋续接装置,包括钢筋连接器,所述钢筋连接器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注浆管,且钢筋连接器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出浆管,所述钢筋连接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且钢筋连接器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钢筋插接口,所述第一钢筋插接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且钢筋连接器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套环,所述钢筋连接套环远离钢筋连接器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钢筋插接口,且第二钢筋插接口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更加稳固的将两根钢筋续接在一起,并且能够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续接固定,使得该钢筋续接装置的使用更加广泛。
A kind of steel bar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钢筋续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续接装置,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钢筋续接装置,属于钢筋续接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当钢筋的长度不够无法达到使用需求时,则需要使用钢筋续接装置即钢筋连接器将两根钢筋连接起来,从而加长钢筋的长度来满足使用需求,所以钢筋连接器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现有的钢筋续接装置是螺纹连接在两根钢筋的接头处,从而将两根钢筋续接起来,续接起来后无法保证两根钢筋的连接的稳固性,存在钢筋的接头处从钢筋续接装置中脱落导致两根钢筋分离断开的情况发生,并且一个钢筋续接装置只能够对与其直径相对应的两组钢筋进行连接,当续接的钢筋直径较小时则需要使用与其相对应的钢筋连接器对其进行连接,无法使用一个钢筋连接器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续接,给该钢筋续接装置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钢筋续接装置,包括钢筋连接器,所述钢筋连接器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注浆管,且钢筋连接器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出浆管,所述钢筋连接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且钢筋连接器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钢筋插接口,所述第一钢筋插接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且钢筋连接器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套环,所述钢筋连接套环远离钢筋连接器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钢筋插接口,且第二钢筋插接口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钢筋连接套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钢筋连接套环靠近钢筋连接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锥形连接管,且锥形连接管远离钢筋连接套环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座。优选的,所述钢筋连接套环、锥形连接管与连接座为一体成型构件。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与钢筋连接器螺纹连接,且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钢筋连接套环通过锥形连接管与连接座和钢筋连接器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插接口的直径大于第二钢筋插接口的直径。优选的,所述钢筋连接器、连接座、锥形连接管与钢筋连接套环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注浆管能够在工作人员使用钢筋连接器将两根钢筋续接起来后向钢筋连接器中注入凝固浆料将钢筋连接器与两根钢筋固定起来,既能够更加稳固的将钢筋续接在一起,也能够使得钢筋连接器与两根钢筋紧固连接,避免钢筋从钢筋连接器中脱落的情况发生。2、通过设置的钢筋连接套环能够通过锥形连接管与连接座螺纹连接在钢筋连接器的两侧,钢筋连接套环的第二钢筋插接口的直径小于钢筋连接器的第一钢筋插接口的直径,从而可以使用钢筋连接器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续接,能够满足对不同直径钢筋的续接要求,使得钢筋连接器的使用更加广泛,并且设置的钢筋连接套环通过锥形连接管与连接座与钢筋连接器螺纹连接,简单的连接结构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钢筋连接套环进行安装。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钢筋连接器与钢筋连接套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钢筋连接器与钢筋连接套环的连接结构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中:1、钢筋连接器;101、注浆管;102、出浆管;103、第一钢筋插接口;104、第一密封圈;105、第一螺纹;2、钢筋连接套环;201、连接座;202、锥形连接管;203、第二钢筋插接口;204、第二密封圈;205、第三密封圈;206、第二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钢筋续接装置,包括钢筋连接器1,钢筋连接器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注浆管101,通过注浆管101能够在工作人员使用钢筋连接器1将两根钢筋续接起来后向钢筋连接器1中注入凝固浆料将钢筋连接器1与两根钢筋固定起来,既能够更加稳固的将钢筋续接在一起,也能够使得钢筋连接器1与两根钢筋紧固连接,且钢筋连接器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出浆管102,当注入的浆料从出浆管102中溢出后则表明钢筋连接器1中已经注满固定浆料,钢筋连接器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105,第一螺纹105与钢筋外表面的螺纹吻合连接,从而使得钢筋连接器1将钢筋续接起来,且钢筋连接器1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钢筋插接口103,第一钢筋插接口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04,第一密封圈104能够使得钢筋更加稳定的与钢筋连接器1连接,且钢筋连接器1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套环2,钢筋连接套环2可以对直径较小的钢筋进行续接,从而可以使用钢筋连接器1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续接,钢筋连接套环2远离钢筋连接器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钢筋插接口203,第二钢筋插接口203可以将钢筋插接进钢筋连接套环2中,且第二钢筋插接口203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4,第二密封圈204能够使得钢筋与钢筋连接套环2连接的更加稳固密封,钢筋连接套环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206,第二螺纹206可以使得钢筋连接套环2与钢筋连接,钢筋连接套环2靠近钢筋连接器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锥形连接管202,且锥形连接管202远离钢筋连接套环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座201,通过连接座201与锥形连接管202能够将钢筋连接套环2与钢筋连接器1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钢筋连接套环2、锥形连接管202与连接座201为一体成型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座201与钢筋连接器1螺纹连接,且连接座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205,第三密封圈205能够使得连接座201与钢筋连接器1连接的更加稳固密封,从而使得钢筋连接套环2与钢筋连接器1连接的更急紧固密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钢筋连接套环2通过锥形连接管202与连接座201和钢筋连接器1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钢筋插接口103的直径大于第二钢筋插接口203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钢筋连接器1、连接座201、锥形连接管202与钢筋连接套环2相互连通。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两根钢筋的接头处分别插接进钢筋连接器1两侧的第一钢筋插接口103中,同时拧转钢筋连接器1将其拧紧即可将两根钢筋续接起来,其次工作人员通过注浆管101向钢筋连接器1中注入凝固浆料将钢筋连接器1与两根钢筋固定起,既能够更加稳固的将钢筋续接在一起,也能够使得钢筋连接器1与两根钢筋紧固连接,避免钢筋从钢筋连接器1中脱落的情况发生,当注入的浆料从出浆管102中溢出后则表明钢筋连接器1中已经注满固定浆料,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直径较小的钢筋进行续接时,先通过锥形连接管202与连接座201将钢筋连接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钢筋续接装置,包括钢筋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器(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注浆管(101),且钢筋连接器(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出浆管(102),所述钢筋连接器(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105),且钢筋连接器(1)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钢筋插接口(103),所述第一钢筋插接口(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04),且钢筋连接器(1)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套环(2);/n所述钢筋连接套环(2)远离钢筋连接器(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钢筋插接口(203),且第二钢筋插接口(203)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4),所述钢筋连接套环(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206);/n所述钢筋连接套环(2)靠近钢筋连接器(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锥形连接管(202),且锥形连接管(202)远离钢筋连接套环(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座(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钢筋续接装置,包括钢筋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器(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注浆管(101),且钢筋连接器(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出浆管(102),所述钢筋连接器(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105),且钢筋连接器(1)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钢筋插接口(103),所述第一钢筋插接口(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04),且钢筋连接器(1)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筋连接套环(2);
所述钢筋连接套环(2)远离钢筋连接器(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钢筋插接口(203),且第二钢筋插接口(203)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4),所述钢筋连接套环(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206);
所述钢筋连接套环(2)靠近钢筋连接器(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锥形连接管(202),且锥形连接管(202)远离钢筋连接套环(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座(201)。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美,朱连强,
申请(专利权)人:孙健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