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192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其包括水槽、排水管、生物填料层、出水管和水泵,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水槽的底部导通;所述生物填料层设于所述水槽的上方;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生物填料层的上方;所述水泵与所述排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出水管的水喷到生物填料层后渗出至水槽内,通过水槽底部的排水管引出,经水泵再泵送至出水管,由此使得水体可以有效循环,大幅度减少水的消耗量,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An efficient water circulation spray system for biological deodoriz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除臭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生物除臭系统一般将生物填料湿润后使得微生物将臭气从气相溶解成液相,微生物把液相里的臭气成分吸收转化成硝态氮和有机胺等,其通用做法是在生物填料上喷水以使其湿润,但是持续喷水使得水的消耗量太大,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出水管的水喷到生物填料层后渗出至水槽内,通过水槽底部的排水管引出,经水泵再泵送至出水管,由此使得水体可以有效循环,大幅度减少水的消耗量,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其包括水槽、排水管、生物填料层、出水管和水泵,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水槽的底部导通;所述生物填料层设于所述水槽的上方;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生物填料层的上方;所述水泵与所述排水管和出水管连接。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生物填料层上方的出水管上设有多个喷头。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PP材料防堵喷头。进一步地,所述喷头距离所述生物填料层40cm-45cm。进一步地,每个喷头之间的间距为60cm。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内设有DO检测仪。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内设有增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内水分的含氧量不低于1mg/L且不高于2mg/L。进一步地,所述水槽为水箱,所述生物填料层设于所述水箱的中部,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水箱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连接有时间控制装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出水管的水喷到生物填料层后渗出至水槽内,通过水槽底部的排水管引出,经水泵再泵送至出水管,由此使得水体可以有效循环,大幅度减少水的消耗量,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位于生物填料层上方的出水管上设有多个喷头,通过喷头喷洒使得水分雾化得更加均匀,生物填料层的湿润也更加均匀。喷头为PP材料防堵喷头,其可以有效的防止喷头堵塞。喷头距离所述生物填料层40cm-45cm,以使得喷头喷出的水与生物填料层充分接触。每个喷头之间的间距为60cm,以使得喷头布置均匀,生物填料层的湿润也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其包括水槽1、排水管2、生物填料层3、出水管4和水泵5,所述排水管2与所述水槽1的底部导通;所述生物填料层3设于所述水槽1的上方,生物填料层3内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出水管4设于所述生物填料层3的上方;所述水泵5与所述排水管2和出水管4连接。出水管4的水喷到生物填料层3后渗出至水槽1内,通过水槽1底部的排水管2引出,经水泵5再泵送至出水管4,由此使得水体可以有效循环,大幅度减少水的消耗量,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生物填料层3上方的出水管4上设有多个喷头6,通过喷头6喷洒使得水分雾化得更加均匀,生物填料层3的湿润也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所述喷头6为PP材料防堵喷头6,其可以有效的防止喷头6堵塞。进一步地,所述喷头6距离所述生物填料层340cm-45cm,以使得喷头6喷出的水与生物填料层3充分接触。进一步地,每个喷头6之间的间距为60cm,以使得喷头6布置均匀,生物填料层3的湿润也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水槽1内设有DO检测仪,以使得水槽1内的水的含氧量可以得到检测。进一步地,所述水槽1内设有增氧装置,由于水槽1内收集的水会起到缺氧反应,把硝态氮和有机胺等通过反硝化转化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使得水的含氧量降低,通过增氧装置可以增加循环水体的含氧量。进一步地,所述水槽1内水分的含氧量不低于1mg/L且不高于2mg/L。含氧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反应。进一步地,所述水槽1为水箱,所述生物填料层3设于所述水箱的中部,所述出水管4设于所述水箱的顶部。通过水箱将整个设备容纳在一起,水箱位于生物填料层3下方的一侧开设进气口,另一侧开设排气口,生物填料层3中间用隔板7隔开,隔板7没过水槽1里的水或直接延伸至水槽1底部,以使得废气进来后穿过隔板7一侧的生物填料层3,然后再进过隔板7另一侧的生物填料层3后经排气口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水泵5连接有时间控制装置8,该时间控制装置8为定时开关空气器,把水泵5喷淋的时间设定,其可根据现场的工作情况调整,控制好生物填料层3的湿润度和除臭系统内的缺氧环境,确保微生物在兼氧和高活性的状态下生长。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水槽;/n排水管,其与所述水槽的底部导通;/n生物填料层,其设于所述水槽的上方;/n出水管,其设于所述生物填料层的上方;/n水泵,其与所述排水管和出水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水槽;
排水管,其与所述水槽的底部导通;
生物填料层,其设于所述水槽的上方;
出水管,其设于所述生物填料层的上方;
水泵,其与所述排水管和出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生物填料层上方的出水管上设有多个喷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PP材料防堵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距离所述生物填料层40cm-45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系统的高效水循环喷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裕鹏梁华贵叶明杰李恒谢金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益康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