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837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底座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一对所述电动推杆安置于一对所述底座上壁面,一对所述电动推杆驱动端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板,一对所述支撑板侧壁面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板,一对所述固定板之间安装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上安装有固定结构,一对所述固定板上壁面安装有照明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眼科手术用具技术领域,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动推杆使患者头部到达最佳高度,通过转动结构以及固定结构,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可以转动其头部,并达到对头部限位的作用,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同时也有利于医护人员尽快完成手术。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ophthalmic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眼科手术用具
,具体为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眼科手术过程中,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因此患者神志清楚,手术开始前患者需仰卧位,以充分暴露术眼,同时必须为患者铺上无菌手术巾,因重力作用手术巾往往会紧贴口鼻,导致患者手术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压迫感和呼吸不畅等不适,容易导致头部出现不觉的乱动,再加上患者的精神紧张的影响,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呼吸阻碍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进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辅助眼科手术顺利进行的辅助工具,能够转动并限位患者头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解决患者在术中的面部压迫感、憋气不舒适等问题造成的呼吸阻碍感,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病人术中的舒适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鉴于此,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底座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一对所述电动推杆安置于一对所述底座上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底座(1)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2),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电动推杆(2)安置于一对所述底座(1)上壁面,一对所述电动推杆(2)驱动端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板(3),一对所述支撑板(3)侧壁面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板(4),一对所述固定板(4)之间安装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上安装有固定结构,一对所述固定板(4)上壁面安装有照明结构;/n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承载板(5)、保护盒(6)、伺服电机(7)、主齿轮(8)、转杆(9)、伞齿轮(10)、第一转轮(11)、运动杆(12)以及第二转轮(13);/n所述承载板(5)安置于一对所述固定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底座(1)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2),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电动推杆(2)安置于一对所述底座(1)上壁面,一对所述电动推杆(2)驱动端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板(3),一对所述支撑板(3)侧壁面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板(4),一对所述固定板(4)之间安装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上安装有固定结构,一对所述固定板(4)上壁面安装有照明结构;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承载板(5)、保护盒(6)、伺服电机(7)、主齿轮(8)、转杆(9)、伞齿轮(10)、第一转轮(11)、运动杆(12)以及第二转轮(13);
所述承载板(5)安置于一对所述固定板(4)之间,所述保护盒(6)安置于承载板(5)下壁面,且上壁面开设有开口,所述伺服电机(7)安置于保护盒(6)内下壁面,所述主齿轮(8)安置于伺服电机(7)驱动端,所述承载板(5)下壁面以及保护盒(6)下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通孔,一对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轴承,所述转杆(9)一端嵌装于一对所述第一轴承,所述伞齿轮(10)套装于转杆(9)上,且与主齿轮(8)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轮(11)圆心安置于转杆(9)另一端,且位于承载板(5)上壁面,所述运动杆(12)一端安置于第一转轮(11)上壁面,所述第二转轮(13)安置于连接杆另一端,且位于第一转轮(11)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燕胡玲吴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