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81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该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包括一垫片本体,垫片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穿孔和右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借鉴单排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法,将一根锚钉固定于肱骨大结节,无须担心多根锚钉增加锚钉脱出风险,尤其是外侧的锚钉易脱出的问题,两片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增加肩袖组织的覆盖面积,提高了肩袖组织的有效压力,便于肌腱与骨骼愈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的产品结构小巧,操作简单,便于市场普及。

A kind of gasket for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
技术介绍
肩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肉及肌腱复合体,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骨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是肩关节的常见病症,常常由于肩关节的反复前屈及外展运动而导致肩袖组织退变、进而造成肩袖撕裂所致。目前肩袖损伤手术的常规治疗方法存有双排带线锚钉缝合缝线桥固定法和单排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法两种。其中,双排带线锚钉缝合缝线桥固定法是先采用内排带线锚钉固定于肱骨大结节区、将线穿过肩袖组织,再应用外排锚钉将线压住固定于大结节下方骨皮质,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缝线桥覆盖较大面积的肩袖范围,但是多根锚钉增加了锚钉脱出的风险,尤其对于外侧的锚钉,非常容易脱出,若将该方法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病人的肩袖损伤,手术失败的概率高;单排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法是利用单根带线锚钉固定于肩胛骨、再将线穿过肩袖组织,然后打结缝合,最终将肩袖肌腱缝合固定于肱骨大结节上,这种方法虽然大幅度降低了锚钉脱出的概率,但是由于其覆盖肩袖面积小,损伤肩袖的裂痕不能有效的固定,导致肩袖损伤裂痕很难愈合,而且还会增加肩袖裂痕再次断裂的风险。总之,目前的肩袖损伤治疗中存在要么锚钉易脱出、要么肩袖组织覆盖面积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用以解决目前的肩袖损伤治疗中存在肩袖组织覆盖面积小和锚钉易脱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包括一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的中部为长方形、两端为半圆形,所述垫片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穿孔和右穿孔,所述左穿孔和所述右穿孔的外端和内端分别设置为大圆弧端和小圆弧端,所述大圆弧端和所述小圆弧端之间通过过度段连接。优选地,所述过度段的宽度从所述大圆弧端至所述小圆弧端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垫片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间隔部,所述左穿孔和所述右穿孔设置于所述间隔部的两侧,且所述左穿孔和所述右穿孔关于所述垫片本体宽度方向上的中线对称。优选地,所述垫片本体的间隔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翼轴和右翼轴,所述左翼轴上套有第一左蝶翼片和第二左蝶翼片,所述右翼轴上套有第一右蝶翼片和第二右蝶翼片。优选地,所述第一左蝶翼片、所述第二左蝶翼片、所述第一右蝶翼片和所述第二右蝶翼片均包括轴孔圆端和垫片接触端,所述第一左蝶翼片和所述第二左蝶翼片的轴孔圆端套设于所述左翼轴上,所述第一左蝶翼片和所述第二左蝶翼片的垫片接触端分别搭设于所述垫片本体左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第一右蝶翼片和所述第二右蝶翼片的轴孔圆端套设于所述右蝶翼片上,所述第一右蝶翼片和所述第二右蝶翼片的垫片接触端搭设于所述垫片本体右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优选地,所述垫片本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为关节腔面和肩袖组织面,所述关节腔面为光滑面,所述肩袖组织面为磨砂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植入锚钉:清理肩袖损伤处的间隙,将锚钉固定于肱骨大结节上,所述锚钉上缠绕有第一细线和第二细线;斜向穿细线:先将第一细线的两端分别斜向穿过肩袖组织后露出两端,再将第二细线的两端分别斜向穿过肩袖组织后露出两端;收紧细线:先将第一细线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垫片本体的左穿孔和右穿孔,将第二细线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二垫片本体的左穿孔和右穿孔,再将所述第一垫片本体和所述第二垫片本体分别放置在肩袖组织表面,然后用力压住所述第一垫片本体并收紧第一细线,最后用力压住所述第二垫片本体并收紧第二细线;打结固定:对第一细线和第二细线进行打结,将第一细线和第二细线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垫片本体和所述第二垫片本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细线和所述第二细线的中部缠绕在所述锚钉的中部且分别露出两端。优选地,所述第一垫片本体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垫片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翼轴和右翼轴,所述左翼轴上套有第一左蝶翼片和第二左蝶翼片,所述右翼轴上套有第一右蝶翼片和第二右蝶翼片,在所述收紧细线与所述打结固定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收紧所述第一细线时,展开所述第一垫片本体的第一左蝶翼片和第二左蝶翼片,卡住第一细线的两端;在收紧第二细线时,同时展开所述第二垫片本体的第一右蝶翼片和第二右蝶翼片,卡住第二细线的两端。优选地,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剪断所述第一细线和所述第二细线的多余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在借鉴单排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法的基础上,将一根锚钉固定于肱骨大结节,无须担心多根锚钉增加锚钉脱出风险,尤其是外侧的锚钉易脱出的问题,两片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增加肩袖组织的覆盖面积,提高了肩袖组织的有效压力,便于肌腱与骨骼愈合。本技术公开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的产品结构小巧,操作简单,便于市场普及。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的顶面的俯视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的底面的仰视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的侧面的前视图;图4为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的侧面的后视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的侧面的左视图;图6为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锚钉固定于肱骨大结节的侧视图;图7为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斜向穿线的正视图;图8为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覆盖在肩袖肌腱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与“右”是基于附图描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目的是出于描述本技术的方便。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和图5,该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包括一垫片本体1,垫片本体1的中部为长方形、两端为半圆形,垫片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间隔部13,间隔部13的两侧设置有左穿孔11和右穿孔12,即左穿孔11和右穿孔12分别设置于垫片本体1的两端,左穿孔11和右穿孔12关于垫片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中线对称。其中,垫片本体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为关节腔面和肩袖组织面,垫片本体1采用聚醚醚酮制成,关节腔面为光滑面,肩袖组织面为磨砂面。左穿孔11和右穿孔12的外端和内端分别设置为大圆弧端101和小圆弧端102,大圆弧端101和小圆弧端102之间通过过度段103连接;过度段103起于大圆弧端101、止于小圆弧端102,且过度段103的宽度从起至止逐渐减小。参考图2至图4,垫片本体1的间隔部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翼轴21和右翼轴31,左翼轴21上套有第一左蝶翼片22和第二左蝶翼片23,右翼轴31上套有第一右蝶翼片32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垫片本体(1),/n所述垫片本体(1)的中部为长方形、两端为半圆形,/n所述垫片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穿孔(11)和右穿孔(12),/n所述左穿孔(11)和所述右穿孔(12)的外端和内端分别设置为大圆弧端(101)和小圆弧端(102),所述大圆弧端(101)和所述小圆弧端(102)之间通过过度段(10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垫片本体(1),
所述垫片本体(1)的中部为长方形、两端为半圆形,
所述垫片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穿孔(11)和右穿孔(12),
所述左穿孔(11)和所述右穿孔(12)的外端和内端分别设置为大圆弧端(101)和小圆弧端(102),所述大圆弧端(101)和所述小圆弧端(102)之间通过过度段(10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度段(103)的宽度从所述大圆弧端(101)至所述小圆弧端(102)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间隔部(13),所述左穿孔(11)和所述右穿孔(12)设置于所述间隔部(13)的两侧,且所述左穿孔(11)和所述右穿孔(12)关于所述垫片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中线对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本体(1)的间隔部(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翼轴(21)和右翼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潇雄林源张博任世祥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