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
技术介绍
肩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肉及肌腱复合体,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骨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是肩关节的常见病症,常常由于肩关节的反复前屈及外展运动而导致肩袖组织退变、进而造成肩袖撕裂所致。目前肩袖损伤手术的常规治疗方法存有双排带线锚钉缝合缝线桥固定法和单排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法两种。其中,双排带线锚钉缝合缝线桥固定法是先采用内排带线锚钉固定于肱骨大结节区、将线穿过肩袖组织,再应用外排锚钉将线压住固定于大结节下方骨皮质,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缝线桥覆盖较大面积的肩袖范围,但是多根锚钉增加了锚钉脱出的风险,尤其对于外侧的锚钉,非常容易脱出,若将该方法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病人的肩袖损伤,手术失败的概率高;单排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法是利用单根带线锚钉固定于肩胛骨、再将线穿过肩袖组织,然后打结缝合,最终将肩袖肌腱缝合固定于肱骨大结节上,这种方法虽然大幅度降低了锚钉脱出的概率,但是由于其覆盖肩袖面积小,损伤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垫片本体(1),/n所述垫片本体(1)的中部为长方形、两端为半圆形,/n所述垫片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穿孔(11)和右穿孔(12),/n所述左穿孔(11)和所述右穿孔(12)的外端和内端分别设置为大圆弧端(101)和小圆弧端(102),所述大圆弧端(101)和所述小圆弧端(102)之间通过过度段(10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垫片本体(1),
所述垫片本体(1)的中部为长方形、两端为半圆形,
所述垫片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穿孔(11)和右穿孔(12),
所述左穿孔(11)和所述右穿孔(12)的外端和内端分别设置为大圆弧端(101)和小圆弧端(102),所述大圆弧端(101)和所述小圆弧端(102)之间通过过度段(10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度段(103)的宽度从所述大圆弧端(101)至所述小圆弧端(102)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间隔部(13),所述左穿孔(11)和所述右穿孔(12)设置于所述间隔部(13)的两侧,且所述左穿孔(11)和所述右穿孔(12)关于所述垫片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中线对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袖损伤治疗垫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本体(1)的间隔部(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翼轴(21)和右翼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潇雄,林源,张博,任世祥,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