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腹腔镜疝手术导线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腹腔镜疝手术导线针。
技术介绍
儿童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幼儿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沟部位有可复性肿块,一般根治性治疗时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等。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无瘢痕的优点,日益受到小儿外科医师和患者的认可。目前,比较常用且简便的方法是使用自制的导线针完成斜疝内环口的高位结扎。在手术操作中需要使用到多种功能的导线针,但是现有的单根导线针只能实现单一的功能,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的导线针,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腹腔镜疝手术导线针,以解决现有导线针功能单一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儿腹腔镜疝手术导线针,包括针体、设置在针体上的针尖以及套设在针体外侧的针管,针管靠近针尖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针管位于第一斜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带线槽,针尖靠近针管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腹腔镜疝手术导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1)、设置在针体(1)上的针尖(2)以及套设在针体(1)外侧的针管(3),所述针管(3)靠近针尖(2)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4),所述针管(3)位于第一斜面(4)的一侧设有第一带线槽(5),所述针尖(2)靠近针管(3)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斜面(4)平行的第二斜面(6),所述针体(1)位于第二斜面(6)的一侧上设有与第一带线槽(5)对应的第二带线槽(7),所述第二带线槽(7)内设有勾线槽(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腹腔镜疝手术导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1)、设置在针体(1)上的针尖(2)以及套设在针体(1)外侧的针管(3),所述针管(3)靠近针尖(2)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4),所述针管(3)位于第一斜面(4)的一侧设有第一带线槽(5),所述针尖(2)靠近针管(3)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斜面(4)平行的第二斜面(6),所述针体(1)位于第二斜面(6)的一侧上设有与第一带线槽(5)对应的第二带线槽(7),所述第二带线槽(7)内设有勾线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腹腔镜疝手术导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3)上设有第一圆弧过渡段(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显坤,李贵全,吴本华,陈昌志,骆建美,
申请(专利权)人: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