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用撒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66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施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有机肥用撒肥车,旨在解决现有撒肥车撒肥不均和撒肥宽度不可调的技术问题,该撒肥车包括移动载具和主肥料斗,所述移动载具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移动载具两侧的副撒肥机构、移动载具尾部的主撒肥机构相连,所述主撒肥机构与副撒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主撒肥机构和副撒肥机构均设有次肥料斗、分料室、分料轴和行走轮,所述次肥料斗底部设有与分料室相连通的分料口,所述分料轴上设有分料槽并设置于分料室内,所述行走轮的车轴与分料轴之间由链条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连接的主撒肥机构和副撒肥机构增大了撒肥车的撒肥宽度,并通过行走轮带动分料轴的转动,保证了撒肥的均匀。

A fertilizer spreader for organic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用撒肥车
本技术涉及农业施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肥用撒肥车。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施肥,最初的施肥方式是人工施肥,该方式的优点是施肥均匀、可控性好,但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市场上出现了自动撒肥车,现有撒肥车一般是由拖拉机带动撒飞车拖斗运行,拖斗尾部设有撒肥机构,在行进过程中进行撒肥作业。撒肥车的出现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施肥效率,但是现有撒肥车依旧存在下列不足之处:1、大部分撒肥车直接将有机肥撒于地面上,容易造成肥力的流失,只有一小部分撒肥车将有机肥撒于地面后再用土壤将其覆盖;2、在施肥过程中,拖拉机行进速度难以保证恒定不变,但是撒肥速度是恒定不变的,这样就造成行进速度快时施肥量大,行进速度慢时施肥量小,造成施肥不均的问题;3、撒肥机尾部的撒肥装置越宽,撒肥面积也就越大,撒肥车所要行驶次数也就越少,但这也会增大撒肥车的宽度,造成撒肥车在乡村公路上行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肥用撒肥车,以解决现有撒肥车撒肥不均和撒肥宽度不可调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有机肥用撒肥车,包括移动载具和设置于移动载具上的主肥料斗,所述移动载具尾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通过连接杆与主撒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主撒肥机构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副撒肥机构,所述副撒肥机构通过转动液压缸与升降机构相连;所述主撒肥机构和副撒肥机构均包括:次肥料斗、分料室、下料腿、分料轴和行走轮,所述次肥料斗顶部通过输料管与主肥料斗底部相连,所述次肥料斗底部呈锥形,所述分料室设置于次肥料斗正下方,且分料室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若干分料口,所述分料室通过分料口与次肥料斗、下料腿连通,所述分料轴设置于分料室内,且在分料轴上沿其轴向设有若干与分料口相对应的分料槽,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次肥料斗的侧下方,所述行走轮的车轴与分料轴之间由链条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分料槽的开口宽度大于分料口的宽度。优选的,所述主肥料斗底部呈锥形。优选的,所述主肥料斗底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粉碎臂。优选的,所述主肥料斗底部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滑动连接有挡料板,且所述挡料板位于搅拌轴下方。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升降台、升降液压缸和下升降台,所述下升降台固定设置于移动载具上,所述升降液压缸的顶端与上升降台固定连接、底端与下升降台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在主撒肥机构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次撒肥机构,这样当两个次撒肥机构转动至与主撒肥机构平行时,采用三个撒肥机构进行撒肥作业,可以将撒肥效率提高三倍;当两个次撒肥机构转动至与移动载具相平行时,整个撒肥机的宽度与移动载具基本相同,便于撒肥车的移动。2、本技术通过升降组件将主撒肥机构、次撒肥机构与移动载具相连,通过升降组件带动主撒肥机构、次撒肥机构的升降,从而使得主撒肥机构、次撒肥机构将有机肥撒于地面以下。3、本技术中在次肥料斗的底板上设有肥料口,并在次肥料斗的正下方设有分料室,该分料室内设有带有分料槽的分料轴,设置于次肥料斗的侧下方的行走轮与分料轴之间由链条传动连接,通过行走轮带动分料轴转动,进而带动分料槽对次肥料斗内的有机肥进行均匀分布,保证了整个施肥过程中做到均匀撒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撒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分料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分料室与下料腿的连接示意图;1为移动载具,2为主肥料斗,3为升降机构,4为连接杆,5为主撒肥机构,6为副撒肥机构,7为转动液压缸,8为次肥料斗,9为分料室,10为下料腿,11为分料轴,12为行走轮,13为输料管,14为分料口,15为分料槽,16为车轴,17为支撑架,18为链条,19为搅拌轴,20为粉碎臂,21为插口,22为挡料板,23为上升降台,24为升降液压缸,25为下升降台,26为连接板,27为拨土板,28为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有机肥用撒肥车,包括移动载具1和设置于移动载具1上的主肥料斗2,这里的移动载具1指的是车底盘或拖拉机拖斗,移动载具1尾部设有升降机构3,该升降机构3整体呈“]”型,并开口朝向主肥料斗2设置,升降机构3通过连接杆4与移动载具1尾端的主撒肥机构5固定连接,主撒肥机构5的两端与设置于移动载具1两侧的副撒肥机构6转动连接,副撒肥机构6通过转动液压缸7与升降机构3相连。主撒肥机构5和副撒肥机构6均包括:次肥料斗8、分料室9、下料腿10、分料轴11和行走轮12,次肥料斗8顶部呈矩形状、底部呈锥形状,且次肥料斗8的顶部通过输料管13与主肥料斗2底部相连,分料室9设置于次肥料斗8正下方,分料室9的顶部和底部均线性分布有若干矩形分料口14,分料室9顶部的分料口14使次肥料斗8与分料室9内腔连通,分料室9底部的分料口14使下料腿10与分料室9内腔连通(下料腿10内部中空);分料轴11设置于分料室9内,且在分料轴11上沿其轴向设有若干与分料口14相对应的分料槽15,分料槽15的开口宽度大于分料口14的宽度,行走轮12设置于次肥料斗8的侧下方,两个行走轮12之间的车轴16通过支撑架17与次肥料斗8转动连接,且车轴16的两轴端与分料轴11的两轴端之间由链条18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主肥料斗2内的有机肥顺利进入次肥料斗8内,主肥料斗2通过支撑柱28与移动载具1固定连接,主肥料斗2底部呈锥形,且在主肥料斗2内底部设有搅拌轴19,搅拌轴19上设有粉碎臂20;同时主肥料斗2底部设有插口21,该插口21内滑动连接有挡料板22,且挡料板22位于搅拌轴11下方。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包括上升降台23、升降液压缸24和下升降台25,下升降台25固定设置于移动载具1上,升降液压缸24的顶端与上升降台23固定连接、底端与下升降台25固定连接,上升降台23通过连接杆4与次肥料斗8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主撒肥机构5与副撒肥机构6的转动连接是这样实现的,在副撒肥机构5与主撒肥机构6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6,两个连接板2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下料腿10底部后侧设有拨土板27。本实施例中,输料管13为软管。本实施例中,支撑柱28为液压缸。上述有机肥用撒肥车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在道路上行驶时,通过转动液压缸7的缩短使副撒肥机构6转动至与移动载具1平行状态,这样就使得撒肥车具有较小的宽度,有利用撒肥车的通行。进行撒肥作业时,通过转动液压缸7伸长,副撒肥机构6转动至与主撒肥机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用撒肥车,包括移动载具和设置于移动载具上的主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载具尾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通过连接杆与主撒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主撒肥机构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副撒肥机构,所述副撒肥机构通过转动液压缸与升降机构相连;所述主撒肥机构和副撒肥机构均包括:次肥料斗、分料室、下料腿、分料轴和行走轮,所述次肥料斗顶部通过输料管与主肥料斗底部相连,所述次肥料斗底部呈锥形,所述分料室设置于次肥料斗正下方,且分料室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若干分料口,所述分料室通过分料口与次肥料斗、下料腿连通,所述分料轴设置于分料室内,且在分料轴上沿其轴向设有若干与分料口相对应的分料槽,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次肥料斗的侧下方,所述行走轮的车轴与分料轴之间由链条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用撒肥车,包括移动载具和设置于移动载具上的主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载具尾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通过连接杆与主撒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主撒肥机构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副撒肥机构,所述副撒肥机构通过转动液压缸与升降机构相连;所述主撒肥机构和副撒肥机构均包括:次肥料斗、分料室、下料腿、分料轴和行走轮,所述次肥料斗顶部通过输料管与主肥料斗底部相连,所述次肥料斗底部呈锥形,所述分料室设置于次肥料斗正下方,且分料室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若干分料口,所述分料室通过分料口与次肥料斗、下料腿连通,所述分料轴设置于分料室内,且在分料轴上沿其轴向设有若干与分料口相对应的分料槽,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次肥料斗的侧下方,所述行走轮的车轴与分料轴之间由链条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琚志军李明利唐艳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汇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