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行程改变原理的缆线切断前稳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制造
,具体为利用行程改变原理的缆线切断前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在出厂时为了方便运输和计量,一般会以线捆的形式进行生产,在进行电缆铺设时,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长度来截取相应长度的电缆,由于电缆的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且表面为光滑的绝缘层,在进行剪切时由于张力的原因会导致线缆整体发生移动,此时会造成切口处不平整,导致在进行电缆对接时需要二次切割,耗费了一定的时间,同时,如果线缆切断时发生移动,切刀与绝缘层的接触面积增加,会导致绝缘层出现破裂,对线缆铺设后的使用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出了利用行程改变原理的缆线切断前稳定装置,具备可对线缆进行夹持和可变距的优点,通过周期性的与切割同步的夹持、松开动作,可保证在切割过程中线缆的位置不变,进而确保了切口处的整齐,同时,通过可变距的结构,可使该装置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线缆,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对线缆进行夹持和 ...
【技术保护点】
1.利用行程改变原理的缆线切断前稳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2),所述底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块(3),所述定位孔(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杆(5),所述定位块(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夹持机构(6);/n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定位环(61),所述定位环(6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块(62),所述定位环(6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个转块(63),所述转块(6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杆(64),所述转杆(6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轮(65);/n所述底座(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壳体(7),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行程改变原理的缆线切断前稳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2),所述底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块(3),所述定位孔(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杆(5),所述定位块(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夹持机构(6);
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定位环(61),所述定位环(6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块(62),所述定位环(6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三个转块(63),所述转块(6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杆(64),所述转杆(6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轮(65);
所述底座(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杆(8),所述壳体(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动轮(9),所述主动轮(9)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左齿块(11)和右齿块(12),所述左齿块(11)和右齿块(12)的下方均活动连接有卡块(13),所述壳体(7)的下方放置有驱动块(14),所述驱动块(14)的表面开设有两条异形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行程改变原理的缆线切断前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安装板和座体两部分,该座体部分的形状为圆形且圆心与定位孔(2)的圆心为同一点,三个所述定位块(3)以定位孔(2)的圆心为参照呈均匀分布,即相邻两个定位块(3)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行程改变原理的缆线切断前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61)由两个规格和尺寸均相同的环形结构组成,两个环形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