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惕平专利>正文

氯化亚铜复合盐系列正极材料电池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433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1:04
氯化亚铜复合盐系列正极材料电池设计。本设计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行业新材料组合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根据酸、碱材料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原理,其特征是以氯化亚铜辅以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以及两性金属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等)为原材料进行二种以上材料的多化合物综合配方,通过复合化学反应过程,形成电池用的带色彩氯化亚铜复合盐系列正极复合材料。该系列复合盐材料添加碳粉、石墨、乙炔黑及适量水混合均匀后压模或直接填入衬有隔膜的锌、铝容器内密封封装,便可形成多种形状及标称电压2.3‑‑‑‑3伏以上、终止电压可至1伏左右的准固态可充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用以提高可充电池生产的安全、环保、低成本、快充等综合性能。

Battery design of cuprous chloride composite salt series positive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氯化亚铜复合盐系列正极材料电池设计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行业新材料组合技术。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根据酸碱材料共同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原理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氯化亚铜辅以碱金属(Na、K、Li等)的氢氧化物(NaOH、KOH、LiOH等)以及两性金属(Fe\Ni\Mn\Gr\Sb等)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等)为原材料进行两种化合物以上的多化合物综合配方,通过复合化学反应过程,形成系列复合盐新型正极电池材料。将形成的新型复合盐材料添加碳粉、石墨、乙炔黑及适量水混合均匀后压模或直接填入衬有隔膜的锌、铝容器内,引出电极并密封封装,便形成多种形状和多项实施例的可充电池。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复合盐材料电解反应的可逆转化过程。本专利技术可以提升解决电池生产的安全、环保、低成本、快充等综合性技术需求。具体实施方式:现将部分可行实施例列举如下实施例一、将氯化亚铜与氢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高锰酸钾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锂)进行复合配方化学反应,形成铜、铁、锰复合盐材料。实施例二、将氯化亚铜与氢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铬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氢氧化锂)进行复合配方化学反应,形成铜、铁、铬复合盐材料。实施例三、将氯化亚铜与硫酸镍(锰)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锂)进行复合配方化学反应,形成铜、镍(锰)复合盐材料。实施例四、将氯化亚铜与高锰酸钾(或高锰酸钠、高锰酸锂、及锰酸钠、钾、锂等)加氢氧化钠(钾、锂等)进行复合配方化学反应,形成铜、锰复合盐材料。实施例五、将氯化亚铜与三氧化二锑加氢氧化钠(钾、锂等)进行复合配方化学反应,形成铜、锑复合盐材料。实施例六、将氯化亚铜与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铬、高锰酸钾(钠、锂等)加氢氧化钠(钾、锂等)进行复合配方化学反应,形成铜、铁、铬、锰复合盐材料。还有很多类似实施例(略)。将上述实施例形成的氯化亚铜系复合盐添加碳粉、石墨、乙炔黑和适量水等混合均匀,压模或直接填入衬有隔膜的锌、铝容器内,引出电极并密封封装,便形成系列可充电池。其满充电压在2.3-3伏以上,放电终止电压可低至1伏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所述氯化亚铜系列电池正极材料为复合盐设计,其特征是以氯化亚铜加碱金属(Na、K、Li等)的氢氧化物(NaOH\KOH\LIOH)和两性金属(Fe、Mn、Ni、Gr、Sb等)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等)为组合,进行复合配方反应形成氯化亚铜系列复合盐正极电池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所述氯化亚铜系列电池正极材料为复合盐设计,其特征是以氯化亚铜加碱金属(Na、K、Li等)的氢氧化物(NaOH\KOH\LIOH)和两性金属(Fe、Mn、Ni、Gr、Sb等)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等)为组合,进行复合配方反应形成氯化亚铜系列复合盐正极电池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复合盐正极材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惕平
申请(专利权)人:赵惕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