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133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层次分析法解析归类各配电设备上的RFID信息;步骤2、建立以巡视所辖区域设备所用的巡视人员最少的目标函数,并基于步骤1的各配电设备巡视所需的周期、车辆约束和人员约束,确定配网巡视规划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配网巡视规划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以及资源利用率。

A metho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patrol based on RF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检修
,涉及配电网巡视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
技术介绍
配电网是电能传送的关键组成部分,配电网可靠、稳定的供电不论对供电企业还是用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故供电企业针对配电网设备提出各种巡视方法及内容,但对巡视设备线路的规划却很少有规定。各供电企业在巡视线路的选取主要依据巡视人员对设备的了解和以往巡视经验来确定,这导致巡视线路选取主观性较大,容易造成巡视设备的不到位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且资源利用率高的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层次分析法解析归类各配电设备上的RFID信息;步骤2、建立以巡视所辖区域设备所用的巡视人员最少的目标函数,并基于步骤1的各配电设备巡视所需的周期、车辆约束和人员约束,确定配网巡视规划结果。而且,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1)建立层次分析法的准则层,包括配电设备上RFID提供的各配电设备信息有设备类型g、投运日期d、设备缺陷信息b、所属线路故障信息f。(2)建立层次分析法的方案层Y={v1,v2,v3,v4}={10,30,60,90},代表设备巡视周期,单位为天;上式中,Y表示方案层集合,其中V1表示第一个方案巡视设备需要10天,V2表示第二个方案巡视设备需30天,V3表示第三个方案巡视设备需60天,V4表示第四个方案巡视设备需90天。(3)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配电设备上RFID的信息得到各配电设备巡视所需的周期;而且,所述步骤1第(3)步的具体方法包括:①确定各配电设备上的RFID信息中所包含的每个信息的划分类别以及每类信息巡视周期所占比重;②根据占比积确定层次分析法方案层的选取方案;而且,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1)建立目标函数为巡视所辖区域设备所用的巡视人员最少:minN其中,N为巡视人员数量;(2)确定巡视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①每日巡视所需的车辆应小于等于可用车辆总数Nv。由于有多少巡视人员就使用多少辆车辆,所以该约束条件可表示为N≤Nv。②每日巡视人员数量应小于等于运维人员的总数Na,即N≤Na③巡视周期内完成所有中压配电网设备的巡视任务:上式中,m(d,i)表示在d巡视日第i个巡视人员巡视的中压配电网设备数量;D为巡视日总数;N为巡视人员数量;M表示巡视周期内需要完成巡视的中压配电网设备总数。(3)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得到配电网巡视的巡视方案以及所需巡视人员最少的最优目标;而且,所述步骤2第(3)步的具体步骤包括:①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式所示的整数编码方式,将染色体L1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各设备的编号,共有M个基因;第二部分也为M个基因,每个基因包含巡视人员和巡视日信息,其取值有N×D个;②第二部分的基因与第一部分的基因相对应,L1中a1与b1×1对应、a2与bN×D对应、a3与b1×2对应、aM与bN×D对应:L1=[a1a2a3…aM|b1×1bN×Db1×2…bN×D]上式中,第一个巡视人员第一个巡视日b1×1巡视的设备编号为a1;第一个巡视人员第二个巡视日b1×2,巡视的设备编号为a3;第N个巡视人员第D个巡视日bN×D,巡视的设备编号为a2和a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特别是利用层次分析法解析RFID信息,进而结合物流工程学得到配电网巡视方法。本专利技术在进行配电网规划时考虑了车辆、人员的约束条件。本专利技术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寻优确定巡视所需运行人员数量并得到设备巡视方案。通过本专利技术得到的配网巡视规划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以及资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层次分析法解析归类各配电设备上的RFID信息;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1)建立层次分析法的准则层,包括配电设备上RFID提供的各配电设备信息有设备类型g、投运日期d、设备缺陷信息b、所属线路故障信息f。(2)建立层次分析法的方案层Y={v1,v2,v3,v4}={10,30,60,90},代表设备巡视周期,单位为天;上式中,Y表示方案层集合,其中V1表示第一个方案巡视设备需要10天,V2表示第二个方案巡视设备需30天,V3表示第三个方案巡视设备需60天,V4表示第四个方案巡视设备需90天。在本实施例中,因为RFID中记录有设备类型的相关信息,通过结合这些信息就可以确定该设备巡视所需的时间,也就是采用第几种方案。(3)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配电设备上RFID的信息得到各配电设备巡视所需的周期;所述步骤1第(3)步的具体方法包括:①确定各配电设备上的RFID信息中所包含的每个信息的划分类别以及每类信息巡视周期所占比重,如下表所示:本专利技术引入占比积的概念,占比积表示不同信息的类别巡视信息巡视周期占比相乘得到的值;②根据占比积确定层次分析法方案层的选取方案;设定对于投运日期为超过15年,缺陷次数大于等于6次,所属线路故障次数大于等于3次的土建配电室巡视周期方案为第一个方案,即巡视土建配电室的周期为10天(此情况占比积为30%*50%*50%*50%=0.0375);对于投运年限为5年以下,设备缺陷次数为0次,所属线路故障次数为0次的电缆设备(或架空设备)巡视周期方案为第四个方案,即巡视周围为90天(此情况占比积为15%*5%*5%*5%=0.00001875)。占比积对应的方案层见下表:占比积>=0.030.003<=Yd<0.030.0001<=Yd<0.003<0.0001对应方案层方案方案四方案三方案二方案一步骤2、建立以巡视所辖区域设备所用的巡视人员最少的目标函数,并基于步骤1的各配电设备巡视所需的周期、车辆约束和人员约束,确定配网巡视规划结果;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1)建立目标函数为巡视所辖区域设备所用的巡视人员最少:minN其中,N为巡视人员数量;(2)确定巡视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①每日巡视所需的车辆应小于等于可用车辆总数Nv。由于有多少巡视人员就使用多少辆车辆,所以该约束条件可表示为N≤Nv。②每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利用层次分析法解析归类各配电设备上的RFID信息;/n步骤2、建立以巡视所辖区域设备所用的巡视人员最少的目标函数,并基于步骤1的各配电设备巡视所需的周期、车辆约束和人员约束,确定配网巡视规划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层次分析法解析归类各配电设备上的RFID信息;
步骤2、建立以巡视所辖区域设备所用的巡视人员最少的目标函数,并基于步骤1的各配电设备巡视所需的周期、车辆约束和人员约束,确定配网巡视规划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1)建立层次分析法的准则层,包括配电设备上RFID提供的各配电设备信息有设备类型g、投运日期d、设备缺陷信息b、所属线路故障信息f。
(2)建立层次分析法的方案层Y={v1,v2,v3,v4}={10,30,60,90},代表设备巡视周期,单位为天;
上式中,Y表示方案层集合,其中V1表示第一个方案巡视设备需要10天,V2表示第二个方案巡视设备需30天,V3表示第三个方案巡视设备需60天,V4表示第四个方案巡视设备需90天。
(3)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配电设备上RFID的信息得到各配电设备巡视所需的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第(3)步的具体方法包括:
①确定各配电设备上的RFID信息中所包含的每个信息的划分类别以及每类信息巡视周期所占比重;
②根据占比积确定层次分析法方案层的选取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配电网巡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
(1)建立目标函数为巡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光耀张亮刘亚丽李国栋霍现旭于天一鄂志君李振斌刘云胡晓辉李树鹏吕金炳王峥陈培育吴磊杨帮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