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结构及冷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11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结构及冷藏设备,该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部的折弯方向相适应,所述安装本体还设有用于与安装基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该安装结构及冷藏设备在使用时,可以更加稳定的安装电源线且电源线不易与其他元气件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结构及冷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藏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及冷藏设备。
技术介绍
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冰箱也成为了每个家庭的必备电器。冰箱一般会有电源线,电源线在冰箱机械室内安装时,需要借助压线块进行安装,然而,传统的压线块在使用时,特别是当电源线需要避让其他元气件折弯时,压线块会因为电源线因为自身的回复力使压线块安装不稳定或者是电源线回弹时与其他元气件发生干涉影响其他元气件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压线块在使用时,特别是当电源线需要避让其他元气件折弯时,压线块会因为电源线因为自身的回复力使压线块安装不稳定或者是电源线回弹时与其他元气件发生干涉影响其他元气件的安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结构及冷藏设备,该安装结构及冷藏设备在使用时,可以更加稳定的安装电源线且电源线不易与其他元气件发生干涉。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部的折弯方向相适应,所述安装本体还设有用于与安装基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上述安装结构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连接部将所述安装本体固设于安装基板,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折弯部,当面临电源线需要进行折弯避让方式进行安装或者安装基板存在对应的拐角时,可以通过折弯部对应安装在安装基板的拐角处,并将电源线穿过所述安装通孔,由于该安装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部的折弯方向相适应,因此,当电源线穿过所述安装通孔时,自身已经发生的弯折,安装通孔的内壁对电源线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可以避免电源线因为自身的回复力使安装本体安装不稳定或者是电源线回弹时与其他元气件发生干涉影响其他元气件的安装的问题。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本体包括第一分段体和第二分段体,所述第一分段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段体的一端连接并呈夹角设置形成所述折弯部,所述安装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分段体和所述第二分段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本体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分段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分段体穿过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与所述第二侧壁呈夹角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还设有用于与安装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折弯部的外壁突出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分段体更靠近所述第二分段体,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折弯部的突出方向与所述第一分段体的朝向相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所述折弯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壁设有用于与电源线抵接的抵接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的内壁设有第一弹性凸起和第二弹性凸起,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和所述第二弹性凸起沿所述安装通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形成夹持部,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和所述第二弹性凸起均被设置为受挤压力时沿所述安装通孔的径向收缩使所述夹持部的夹持宽度可调。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冷藏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上述安冷藏设备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连接部将所述安装本体固设于安装基板,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折弯部,当面临电源线需要进行折弯避让方式进行安装或者安装基板存在对应的拐角时,可以通过折弯部对应安装在安装基板的拐角处,并将电源线穿过所述安装通孔,由于该安装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部的折弯方向相适应,因此,当电源线穿过所述安装通孔时,自身已经发生的弯折,安装通孔的内壁对电源线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可以避免电源线因为自身的回复力使安装本体安装不稳定或者是电源线回弹时与其他元气件发生干涉影响其他元气件的安装的问题。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冷藏设备还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安装本体包括第一分段体和第二分段体,所述第一分段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段体的一端连接并呈夹角设置形成所述折弯部,所述安装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分段体和所述第二分段体,所述安装本体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分段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分段体穿过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与所述第二侧壁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体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折弯部的外壁突出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为插接缺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插接凸起,所述插接缺口的形状与所述插接凸起的形状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还设有用于所述安装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折弯部的外壁突出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安装结构与电源线的其中一个视角的装配图;图2为安装结构与电源线的另一个视角的装配图;图3为安装结构与电源线的另一个视角的装配图;图4安装结构与安装基板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安装本体;102、折弯部;104、安装通孔;110、第一分段体;120、第二分段体;130、连接体;132、第一侧壁;1322、第二侧壁;1324、第一连接部;1326、第二连接部;20、安装基板;200、第三连接部;30、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部的折弯方向相适应,所述安装本体还设有用于与安装基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弯部的折弯方向相适应,所述安装本体还设有用于与安装基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包括第一分段体和第二分段体,所述第一分段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段体的一端连接并呈夹角设置形成所述折弯部,所述安装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分段体和所述第二分段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分段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分段体穿过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与所述第二侧壁呈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还设有用于与安装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折弯部的外壁突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分段体更靠近所述第二分段体,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折弯部的突出方向与所述第一分段体的朝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所述折弯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壁设有用于与电源线抵接的抵接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振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