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锅炉翅片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10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锅炉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底端设有底座,底座顶端分布支架,支架顶端设有排烟室,排烟室顶端两侧通过固定连接条固定集分水器,两侧集分水器之间设有翅片换热器,排烟室外底端面设有冷凝水管,进水管的外设有水温传感器,排烟室外侧顶端设有烟温传感器;进水管连通集分水器,集分水器连通出水管,两侧集分水器之间通过翅片换热器连通,且翅片换热器位于排烟室内腔顶端,排烟室连通冷凝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换热器设在底端为水冷低温换热,换热管采用翅片换热器增大换热面积,从而吸收冷凝锅炉烟气中未利用的潜热,完成锅炉整体余热换热工作,换热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有力提升。

A finned tube heat exchanger for condensing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锅炉翅片管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凝锅炉翅片管式换热器,涉及冷凝锅炉换热器

技术介绍
冷凝锅炉就是利用高效的冷凝余热回收装置来吸收锅炉排出的高温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以达到提高锅炉热效率的目的。普通锅炉燃烧时的烟气温度很高,约为130度,带走了很多热量,冷凝燃烧技术将烟气温度降到50度,将部分烟气冷凝成液态,吸收了烟气从气体变为液体的热量,也就是回收了原来被烟气带走的热量,所以热效率比普通锅炉高许多。由于在计算锅炉热效率时不考虑高温烟气所带走的热量,而冷凝锅炉利用了这部分热量,所以热效率计算不能套用传统锅炉效率计算式计算,否则就有可能超过100%,得出冷凝式锅炉的理论最大热效率为111%的错误结论。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NOX和少量的SO2,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会引起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产生,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冷凝锅炉在冷凝烟气中水蒸汽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去除烟气中的这些有害物质,因此,采用冷凝锅炉对保护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冷凝锅炉的换热效率不高,由于冷凝的作用排烟温度过低,如果低于临界点会产生冷凝水,从而产生酸性排放物,对锅炉换热体产生腐蚀,因此必须要控制排烟温度和材料的严格要求,达到高效率的同时还要达到设备的超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冷凝锅炉换热器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凝锅炉翅片管式换热器,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锅炉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面等距离分布若干支架,若干所述支架顶端设置有排烟室,所述排烟室顶端四周均设置有固定连接条,且所述排烟室顶端两侧通过固定连接条固定集分水器,两侧所述集分水器之间设置有翅片换热器,所述集分水器外表面一侧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集分水器上表面一侧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排烟室延伸至集分水器外侧,所述排烟室外底端面设置有冷凝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排烟室延伸至集分水器外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温传感器;所述进水管连通集分水器,所述集分水器连通出水管,两侧所述集分水器之间通过翅片换热器连通,且所述翅片换热器位于排烟室内腔顶端,所述排烟室连通冷凝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器主体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支架和排烟室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烟室和集分水器一体成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烟室的底端面为斜坡式结构,且所述排烟室的底端面延长线和地面呈锐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水管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冷凝水管的冷凝口低于排烟室的最低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通过翅片换热器增大换热面积,从而吸收冷凝锅炉烟气中未利用的潜热,完成提高冷凝锅炉的整体换热工作,提高换热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有力提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图;图中1、翅片换热器;2、集分水器;3、支架;4、排烟室;5、底座;6、进水管;7、固定连接条;8、冷凝水管;9、水温传感器;10、烟温传感器;11、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锅炉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底端设置有底座5,底座5顶端面等距离分布若干支架3,若干支架3顶端设置有排烟室4,排烟室4顶端四周均设置有固定连接条7,且排烟室4顶端两侧通过固定连接条7固定集分水器2,两侧集分水器2之间设置有翅片换热器1,集分水器2外表面一侧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管6,集分水器2上表面一侧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11,排烟室4延伸至集分水器2外侧,排烟室4外底端面设置有冷凝水管8,进水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水温传感器9,利用水温传感器9能够之间检测到进水管6内的水温,进而方便使用者控制进水温度,排烟室4延伸至集分水器2外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温传感器10,利用烟温传感器10检测排烟室内的温度,便于使用者观察烟气潜热是否被利用,进而便于判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和工作效率;进水管6连通集分水器2,集分水器2连通出水管11,两侧集分水器2之间通过翅片换热器1连通,且翅片换热器1位于排烟室4内腔顶端,翅片换热器1的设计有效的放大了换热面积,并满足了烟气的流速,当烟气中的潜热被翅片换热器1吸收之后,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对翅片换热器1外壁起到自洁功能,避免了翅片换热器1长期工作形成污垢和腐蚀,排烟室4连通冷凝水管8,让烟气在换热之后形成冷凝水,从冷凝水管8流出。换热器主体采用316L特种不锈钢材质,相比一般材质使用寿命延长1倍以上;底座5、支架3和排烟室4焊接,焊接的连接方式使得底座5、支架3和排烟室4彼此更加稳固;排烟室4和集分水器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排烟室4和集分水器2能够在使用时更加稳固,在集分水器2工作时,使得烟气能够直接进入排烟室4的内部;排烟室4的底端面为斜坡式结构,且排烟室4的底端面延长线和地面呈锐角,此种斜坡式结构的设计,使得排烟室4中的烟气顺畅的排出,降低了阻力,避免烟气不畅引起压力过大,甚至造成烟气爆燃等严重事故,也防止了冷凝水长期滞留造成排烟室底部的损伤,缩短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冷凝水管8为弧形结构,且冷凝水管8的冷凝口低于排烟室4的最低面,此种设计,使得冷凝水更易于从冷凝水管8中排出。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通过进水管6向集分水器2中输入冷水,冷水从集分水器2流动到翅片换热器1中再从出水管11流出,当冷凝锅炉中的烟气从排烟室4经过翅片换热器1外表面时,经过冷凝作用,烟气中的潜热被吸收,从而完成换热,当烟气被换热后,在排烟室4内经过冷凝作用形成冷凝水,斜坡式结构的排烟室4将冷凝水从冷凝水管8排出,完成烟气的冷凝。本专利技术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通过翅片换热器增大换热面积,从而吸收冷凝锅炉烟气中未利用的潜热,完成提高冷凝锅炉的整体换热工作,提高换热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有力提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锅炉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主体底端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顶端面等距离分布若干支架(3),若干所述支架(3)顶端设置有排烟室(4),所述排烟室(4)顶端四周均设置有固定连接条(7),且所述排烟室(4)顶端两侧通过固定连接条(7)固定集分水器(2),两侧所述集分水器(2)之间设置有翅片换热器(1),所述集分水器(2)外表面一侧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集分水器(2)上表面一侧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11),所述排烟室(4)延伸至集分水器(2)外侧,所述排烟室(4)外底端面设置有冷凝水管(8),所述进水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水温传感器(9),所述排烟室(4)延伸至集分水器(2)外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温传感器(10);所述进水管(6)连通集分水器(2),所述集分水器(2)连通出水管(11),两侧所述集分水器(2)之间通过翅片换热器(1)连通,且所述翅片换热器(1)位于排烟室(4)内腔顶端,所述排烟室(4)连通冷凝水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锅炉翅片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主体底端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顶端面等距离分布若干支架(3),若干所述支架(3)顶端设置有排烟室(4),所述排烟室(4)顶端四周均设置有固定连接条(7),且所述排烟室(4)顶端两侧通过固定连接条(7)固定集分水器(2),两侧所述集分水器(2)之间设置有翅片换热器(1),所述集分水器(2)外表面一侧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集分水器(2)上表面一侧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11),所述排烟室(4)延伸至集分水器(2)外侧,所述排烟室(4)外底端面设置有冷凝水管(8),所述进水管(6)的外表面设置有水温传感器(9),所述排烟室(4)延伸至集分水器(2)外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温传感器(10);所述进水管(6)连通集分水器(2),所述集分水器(2)连通出水管(11),两侧所述集分水器(2)之间通过翅片换热器(1)连通,且所述翅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