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电全真空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01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电全真空马桶,包括微压开启装置、气流转换装置、控制开光装置、真空阀、排污管、马桶和微气压连接管;主壳体上设置有圆凹槽、U型挡板和中支柱,主壳体上还设置有锥度管,主壳体外侧还设置有进气孔;Z字翘板的主板一端设置有长舌板,Z字翘板的小舌板与主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小舌板的橡胶安装孔内设置有橡胶块,主板上的两个孔对应套设在圆锥斜面上,长舌板位于U型挡板内部;支撑柱设在圆凹槽内,U型压板的主体杆中部后侧设置有凹槽;拨动杆压在主板两端的翘杆上;所述小圆孔内滑动设置有复位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按压产生微气压控制马桶进行抽吸,排放效果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使用。

A kind of all vacuum toilet without electr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电全真空马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桶的
,特别是无电全真空马桶的

技术介绍
目前生活中,真空马桶都是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驱动,然后进行喷水清洗,电磁阀驱动需要消耗电能,同时容易出现漏电等现象,十分危险;其次,电器驱动容易损坏,工作可靠性较差。针对这样的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无电全真空马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电全真空马桶,能够使按压产生微气压控制马桶进行抽吸,排放效果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电全真空马桶,包括微压开启装置、气流转换装置、控制开关装置、真空阀、排污管、马桶和微气压连接管;所述控制开关装置包括第一卡体、按钮帽、第二卡体、支撑体、折形皮囊、外卡件和中核件,所述第一卡体内部的滑动圆柱孔上端设置有挡环,滑动圆柱孔下端外侧设置有下卡勾;所述滑动圆柱孔内设置有按钮帽;所述折形皮囊设置在按钮帽的内腔内;所述第二卡体内固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下端与第二卡体内的支撑隔板上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中核件设置在支撑体的大凹槽内,折形皮囊下端的内凹环紧套在中核件的圆板外侧边缘上,折形皮囊下端的内凹环固定在圆板边缘与大凹槽内侧壁之间,圆板下侧与大凹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中核件的圆板上设置有弹性卡片和长气柱,弹性卡片位于长气柱外部,弹性卡片卡设在支撑体的中圆孔内,长气柱穿过支撑隔板中部的中心大通孔,弹性卡片下端与中心大通孔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体的大凹槽上还设置有增气孔,第二卡体上端的上卡勾与下卡勾相配合,第二卡体的支撑隔板上还设置有圆锥柱孔;所述外卡件内部的内卡螺纹与第二卡体外侧的外卡螺纹相配合;所述圆板上还设置有增气槽;所述微压开启装置包括主壳体、U型压板、Z字翘板、橡胶块、复位推杆、顶盖、支撑板、橡胶膜和固定盖,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圆凹槽、U型挡板和中支柱,所述主壳体上还设置有锥度管,主壳体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小圆孔,主壳体外侧还设置有进气孔,所述Z字翘板的主板一端设置有长舌板,主板开设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为圆形孔,另一个孔为腰形孔,Z字翘板的小舌板与主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小舌板上的橡胶安装孔内设置有橡胶块,圆形孔与腰形孔对应套设在圆锥斜面上;所述U型压板的主体杆前侧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拨动杆,主体杆下侧的两个支撑柱设置在圆凹槽内,所述U型压板的主体杆中部后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拨动杆压在主板两端的翘杆上;所述小圆孔内滑动设置有复位推杆,复位推杆一端位于凹槽内;所述主壳体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槽,主壳体一端还固设有支撑板,所述橡胶膜外端的固定环块设置在固定环槽内且通过所述固定盖一端边缘进行压紧,橡胶膜中间的平面膜位于支撑板上表面上,平面膜中部设置有中凸块,中凸块下侧开设有固定圆槽,平面膜边缘与固定环块之间通过斜面膜连接;所述工作柱通过固定圆柱固定在固定圆槽内,工作柱位于支撑板中部的中心通孔内;所述固定盖上端中部设置有凹型槽,凹型槽底面上开设有大通孔,凹型槽底面盖设有橡胶堵板,所述中凸块位于大通孔内,凸块上端面与橡胶堵板一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气流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E字管、外壳体、蓄能腔和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相连接,第一连接块的第一凹槽与第二连接块的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凹槽底面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块,第二密封块通过设置在第二连通孔两端的第二挡块和第二挡板进行固定,浮动橡胶片边缘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连接处,浮动橡胶片中部两侧通过浮动挡板固定,一个螺丝钉穿过浮动橡胶片和浮动挡板将浮动挡板固定在滑动杆一端上,所述滑动杆依次穿过第二挡板、第二密封块和第二挡块,滑动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一个浮动挡板侧面相接触,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挡板侧面相接触,第二连接块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块一端相连接,第三连接块的第三凹槽底面开设有第三连通孔,第三连通孔中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块,滑动杆穿设在第三连通孔和第三密封块内,第三连接块另一端与第四连接块一端相连接,第四连接块相对设置有第四下凹槽和第四上凹槽,第四下凹槽和第四上凹槽之间通过锥形挡孔连通,第四下凹槽外侧盖设有第四挡盖,第四下凹槽内设置有橡胶球,橡胶球刚好位于锥形挡孔内,橡胶球直径大于锥形挡孔的直径,橡胶球与第四挡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动杆的主圆杆一端开设有深圆槽,主圆杆的侧面开设有腰形连通孔和圆形连通孔,腰形连通孔和圆形连通孔均与深圆槽连通,顶头的螺纹连接杆设置在深圆槽上端内,螺纹连接杆与深圆槽上端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还设置有第一接入通道和第一接出通道,第一接入通道和第一接出通道均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三接出通道和第三接入通道,第三接出通道和第三接入通道均与第三凹槽相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置有第四通道,第四通道与第四下凹槽相连通;所述E字管的第一端管与第一接出通道之间连接有第一阻尼块,E字管的第二端管与第二通道之间连接有第二阻尼块,E字管的第三端管与第三接入通道之间连接有十字通管;所述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内均设置有阻尼孔,阻尼孔的直径为0.1-0.2mm;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外侧盖设有外壳体,外壳体与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的外侧壁形成蓄能腔,蓄能腔与十字通管相连通;所述所述马桶下端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真空阀,真空阀上的第一连接管与第四通道相连接,排污管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三接出通道相连接;所述长气柱与微压孔之间通过微气压连接管相连接;所述连接气孔与第一接入通道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按钮帽下端的凸环与滑动圆柱孔形成滑动配合;所述增气槽底面上设置有增气锥孔。作为优选,所述圆凹槽和中支柱的数量均为两个,圆凹槽和中支柱分别位于U型挡板两侧;所述所述中支柱的下部下圆柱与中支柱的上部上圆柱之间通过圆锥斜面连接;所述所述两个中支柱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圆形孔中心与腰形孔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橡胶块的位置位于锥度管正上方,所述长舌板位于U型挡板内部;所述所述斜面膜的厚度为0.2-0.4mm,平面膜的厚度为0.6-1mm。作为优选,所述圆形孔与腰形孔形成一个12°-20°的拔模锥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两两连接的截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圆锥斜面与圆形孔和腰形孔形成线接触;所述凹槽的竖直侧壁与底侧的角度为β,β范围为95°-120°,拨动杆的下侧面与主体杆的竖直侧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为70°-85°。作为优选,所述锥度管的横截面积为上小下大,锥度管下部为一通孔;所述连接气孔与锥度管下部的通孔相连通;所述工作柱与长舌板的位置相对。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杆与第二挡板和第二挡块均形成滑动配合,滑动杆与第二密封块形成过渡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圆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电全真空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压开启装置(1000)、气流转换装置(2000)、控制开关装置(3000)、真空阀(401)、排污管(404)、马桶(405)和微气压连接管(406);所述控制开关装置(3000)包括第一卡体(301)、按钮帽(302)、第二卡体(303)、支撑体(304)、折形皮囊(305)、外卡件(306)和中核件(307),所述第一卡体(301)内部的滑动圆柱孔(3012)上端设置有挡环(3013),滑动圆柱孔(3012)下端外侧设置有下卡勾(3011);所述滑动圆柱孔(3012)内设置有按钮帽(302);所述折形皮囊(305)设置在按钮帽(302)的内腔(3021)内;所述第二卡体(303)内固设有支撑体(304),支撑体(304)下端与第二卡体(303)内的支撑隔板(3035)上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中核件(307)设置在支撑体(304)的大凹槽(3041)内,折形皮囊(305)下端的内凹环(3051)紧套在中核件(307)的圆板(3071)外侧边缘上,折形皮囊(305)下端的内凹环(3051)固定在圆板(3071)边缘与大凹槽(3041)内侧壁之间,圆板(3071)下侧与大凹槽(3041)底面之间留有间隙,中核件(307)的圆板(3071)上设置有弹性卡片(3072)和长气柱(3073),弹性卡片(3072)位于长气柱(3073)外部,弹性卡片(3072)卡设在支撑体(304)的中圆孔(3042)内,长气柱(3073)穿过支撑隔板(3035)中部的中心大通孔(3031),弹性卡片(3072)下端与中心大通孔(3031)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体(304)的大凹槽(3041)上还设置有增气孔(3043),第二卡体(303)上端的上卡勾(3034)与下卡勾(3011)相配合,第二卡体(303)的支撑隔板(3035)上还设置有圆锥柱孔(3032);所述外卡件(306)内部的内卡螺纹(3061)与第二卡体(303)外侧的外卡螺纹(3033)相配合;所述圆板(3071)上还设置有增气槽(3074);/n所述微压开启装置(1000)包括主壳体(101)、U型压板(102)、Z字翘板(103)、橡胶块(104)、复位推杆(105)、顶盖(106)、支撑板(107)、橡胶膜(108)和固定盖(109),所述主壳体(101)上设置有圆凹槽(1011)、U型挡板(1012)和中支柱(1013),所述主壳体(101)上还设置有锥度管(1015),主壳体(101)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小圆孔(1014),主壳体(101)外侧还设置有进气孔(1016),所述Z字翘板(103)的主板(1031)一端设置有长舌板(1032),主板(1031)开设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为圆形孔,另一个孔为腰形孔,Z字翘板(103)的小舌板(1035)与主板(1031)之间通过连接板(1037)进行连接,小舌板(1035)上的橡胶安装孔(1036)内设置有橡胶块(104),圆形孔与腰形孔对应套设在圆锥斜面(10133)上;/n所述U型压板(102)的主体杆(1021)前侧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拨动杆(1022),主体杆(1021)下侧的两个支撑柱(1023)设置在圆凹槽(1011)内,所述U型压板(102)的主体杆(1021)中部后侧设置有凹槽(1024);所述拨动杆(1022)压在主板(1031)两端的翘杆(1034)上;所述小圆孔(1014)内滑动设置有复位推杆(105),复位推杆(105)一端位于凹槽(1024)内;/n所述主壳体(101)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槽(1017),主壳体(101)一端还固设有支撑板(107),所述橡胶膜(108)外端的固定环块(1081)设置在固定环槽(1017)内且通过所述固定盖(109)一端边缘进行压紧,橡胶膜(108)中间的平面膜(1082)位于支撑板(107)上表面上,平面膜(1082)中部设置有中凸块(1084),中凸块(1084)下侧开设有固定圆槽(1085),平面膜(1082)边缘与固定环块(1081)之间通过斜面膜(1083)连接;所述工作柱(111)通过固定圆柱(1111)固定在固定圆槽(1085)内,工作柱(111)位于支撑板(107)中部的中心通孔(1071)内;/n所述固定盖(109)上端中部设置有凹型槽(1091),凹型槽(1091)底面上开设有大通孔(1092),凹型槽(1091)底面盖设有橡胶堵板(110),所述中凸块(1084)位于大通孔(1092)内,凸块(1084)上端面与橡胶堵板(110)一侧之间留有间隙;/n所述气流转换装置(2000)包括第一连接块(201)、第二连接块(202)、第三连接块(203)、第四连接块(204)、E字管(205)、外壳体(206)、蓄能腔(207)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电全真空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压开启装置(1000)、气流转换装置(2000)、控制开关装置(3000)、真空阀(401)、排污管(404)、马桶(405)和微气压连接管(406);所述控制开关装置(3000)包括第一卡体(301)、按钮帽(302)、第二卡体(303)、支撑体(304)、折形皮囊(305)、外卡件(306)和中核件(307),所述第一卡体(301)内部的滑动圆柱孔(3012)上端设置有挡环(3013),滑动圆柱孔(3012)下端外侧设置有下卡勾(3011);所述滑动圆柱孔(3012)内设置有按钮帽(302);所述折形皮囊(305)设置在按钮帽(302)的内腔(3021)内;所述第二卡体(303)内固设有支撑体(304),支撑体(304)下端与第二卡体(303)内的支撑隔板(3035)上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中核件(307)设置在支撑体(304)的大凹槽(3041)内,折形皮囊(305)下端的内凹环(3051)紧套在中核件(307)的圆板(3071)外侧边缘上,折形皮囊(305)下端的内凹环(3051)固定在圆板(3071)边缘与大凹槽(3041)内侧壁之间,圆板(3071)下侧与大凹槽(3041)底面之间留有间隙,中核件(307)的圆板(3071)上设置有弹性卡片(3072)和长气柱(3073),弹性卡片(3072)位于长气柱(3073)外部,弹性卡片(3072)卡设在支撑体(304)的中圆孔(3042)内,长气柱(3073)穿过支撑隔板(3035)中部的中心大通孔(3031),弹性卡片(3072)下端与中心大通孔(3031)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体(304)的大凹槽(3041)上还设置有增气孔(3043),第二卡体(303)上端的上卡勾(3034)与下卡勾(3011)相配合,第二卡体(303)的支撑隔板(3035)上还设置有圆锥柱孔(3032);所述外卡件(306)内部的内卡螺纹(3061)与第二卡体(303)外侧的外卡螺纹(3033)相配合;所述圆板(3071)上还设置有增气槽(3074);
所述微压开启装置(1000)包括主壳体(101)、U型压板(102)、Z字翘板(103)、橡胶块(104)、复位推杆(105)、顶盖(106)、支撑板(107)、橡胶膜(108)和固定盖(109),所述主壳体(101)上设置有圆凹槽(1011)、U型挡板(1012)和中支柱(1013),所述主壳体(101)上还设置有锥度管(1015),主壳体(101)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小圆孔(1014),主壳体(101)外侧还设置有进气孔(1016),所述Z字翘板(103)的主板(1031)一端设置有长舌板(1032),主板(1031)开设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为圆形孔,另一个孔为腰形孔,Z字翘板(103)的小舌板(1035)与主板(1031)之间通过连接板(1037)进行连接,小舌板(1035)上的橡胶安装孔(1036)内设置有橡胶块(104),圆形孔与腰形孔对应套设在圆锥斜面(10133)上;
所述U型压板(102)的主体杆(1021)前侧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拨动杆(1022),主体杆(1021)下侧的两个支撑柱(1023)设置在圆凹槽(1011)内,所述U型压板(102)的主体杆(1021)中部后侧设置有凹槽(1024);所述拨动杆(1022)压在主板(1031)两端的翘杆(1034)上;所述小圆孔(1014)内滑动设置有复位推杆(105),复位推杆(105)一端位于凹槽(1024)内;
所述主壳体(101)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槽(1017),主壳体(101)一端还固设有支撑板(107),所述橡胶膜(108)外端的固定环块(1081)设置在固定环槽(1017)内且通过所述固定盖(109)一端边缘进行压紧,橡胶膜(108)中间的平面膜(1082)位于支撑板(107)上表面上,平面膜(1082)中部设置有中凸块(1084),中凸块(1084)下侧开设有固定圆槽(1085),平面膜(1082)边缘与固定环块(1081)之间通过斜面膜(1083)连接;所述工作柱(111)通过固定圆柱(1111)固定在固定圆槽(1085)内,工作柱(111)位于支撑板(107)中部的中心通孔(1071)内;
所述固定盖(109)上端中部设置有凹型槽(1091),凹型槽(1091)底面上开设有大通孔(1092),凹型槽(1091)底面盖设有橡胶堵板(110),所述中凸块(1084)位于大通孔(1092)内,凸块(1084)上端面与橡胶堵板(110)一侧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气流转换装置(2000)包括第一连接块(201)、第二连接块(202)、第三连接块(203)、第四连接块(204)、E字管(205)、外壳体(206)、蓄能腔(207)和密封圈(208),所述第一连接块(201)与第二连接块(202)、第三连接块(203)相连接,第一连接块(201)的第一凹槽(2013)与第二连接块(202)的第二凹槽(2022)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凹槽(2022)底面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2021),第二连通孔(2021)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块(2024),第二密封块(2024)通过设置在第二连通孔(2021)两端的第二挡块(2023)和第二挡板(2025)进行固定,浮动橡胶片(2026)边缘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块(201)与第二连接块(202)之间连接处,浮动橡胶片(2026)中部两侧通过浮动挡板(2027)固定,一个螺丝钉穿过浮动橡胶片(2026)和浮动挡板(2027)将浮动挡板(2027)固定在滑动杆(2028)一端上,所述滑动杆(2028)依次穿过第二挡板(2025)、第二密封块(2024)和第二挡块(2023),滑动杆(2028)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2029),第一弹簧(2029)一端与一个浮动挡板(2027)侧面相接触,第一弹簧(2029)另一端与第二挡板(2025)侧面相接触,第二连接块(202)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块(203)一端相连接,第三连接块(203)的第三凹槽(2031)底面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富强连加俤
申请(专利权)人:厚力德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