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静颐专利>正文

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00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均安装于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之间的高分子粘结料、钢构底板、矩阵支座和间隙梳齿板,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之间设置有伸缩缝,且伸缩缝上端对应的两跨桥梁梁板端部均设置有预留槽;每跨预留槽内均设置有所述钢构底板,且钢构底板和对应的桥梁梁板之间通过高分子粘结料相连;两个钢构底板的中部均设置有矩阵支座,间隙梳齿板设置于两个矩阵支座上端,且间隙梳齿板的两端与两个钢构底板均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工厂化模块生产,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大大降低损坏率,减小了行车噪音,且养护维修施工时间短,有益于确保桥梁安全畅通,提升养护维修施工质量,更加绿色环保。

Expansion joint of six direction variable level bridg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
,具体涉及一种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桥梁伸缩缝多采用F型钢混凝土、E型钢混凝土、梳齿钢结构混凝土等模式,这种钢结构加混凝土模式在应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一是建设施工及养生时间周期长,重车长期荷载作用易损坏;二是养护维修施工时间周期长,维修施工期间影响道路安全畅通;三是养护维修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养生期混凝土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受其他车道车辆冲击荷载影响,混凝土强度难以保障);四是养护维修施工产生混凝土建渣多,不够环保;五是减震降噪效果差,行车舒适性降低;六是伸缩缝全寿命周期成本高;七是养护维修频繁,时间长,影响社会良好形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包括均安装于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之间的高分子粘结料、钢构底板、矩阵支座和间隙梳齿板,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之间设置有伸缩缝,且伸缩缝上端对应的两跨桥梁梁板端部均设置有预留槽;每跨预留槽内均设置有所述钢构底板,且每个钢构底板和对应的桥梁梁板之间均通过高分子粘结料相连;两个钢构底板的中部均设置有矩阵支座,间隙梳齿板设置于两个矩阵支座上端,且间隙梳齿板的两端与两个钢构底板均相连接,均可在工厂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钢构底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竖直板,第一水平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垂直连接,矩阵支座设置于对应的第一水平板上;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上端面与桥梁梁板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水平板通过膨胀螺栓与对应的桥梁梁板相连接。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四个角均通过膨胀螺栓与对应的桥梁梁板相连接。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竖直板与对应的桥梁梁板之间及第一水平板与对应的桥梁梁板之间均通过高分子粘结料相连,第二竖直板的下端与对应的桥梁梁板相抵接,且第二竖直板远离高分子粘结料的一端与对应的桥梁梁板靠近另一跨桥梁梁板的一端在同一竖直面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矩阵支座包括矩形分布于对应的钢构底板上的多个橡胶支座。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间隙梳齿板的上端面与桥梁梁板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间隙梳齿板为双层结构的间隙梳齿板,且位于下层的间隙梳齿板的下端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橡胶支座的下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高分子粘结料为TST无缝伸缩缝粘结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工厂化模块化标准化生产,大大减少现场施工人力物力和时间,可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并减缓冲击荷载对桥梁损坏作用,大大降低损坏率,且大大缩短养护维修施工时间,更有益于确保桥梁安全畅通,养护维修施工质量可以确保(高分子粘结料替代混凝土,更有利于伸缩缝与桥梁梁板的连接,形成更加牢固的整体,强度等质量指标不受其他车道车辆冲击荷载的影响,在保质的基础上也保证了使用寿命,使用耐久性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在维修过程中无混凝土建渣等废料,更加绿色环保;本专利技术具有双重减震效果,减小了行车噪音,使得行车舒适性提升,同时减小了重车冲击荷载破坏作用,有益于桥梁结构的保护;本专利技术便于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式安装,有益于产品质量管控和提升,大大减低维修率,营造良好社会形象;在压力和冲击力作用下可以实现前后、两侧和上下方向的六向变位,可减少伸缩缝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率,使桥梁伸缩缝全寿命周期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间隙梳齿板的俯视图。图中:1-桥梁梁板;2-高分子粘结料;3-钢构底板;4-矩阵支座;5-间隙梳齿板;6-伸缩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具体点说是在桥梁上设置伸缩缝的一种结构,包括安装于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1之间的高分子粘结料2、钢构底板3、矩阵支座4和间隙梳齿板5,间隙梳齿板5可满足横向小量位移,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1之间设置有伸缩缝6,作为桥梁梁板1预留的移动空间,避免过度挤压变形,对桥梁梁板1造成损害,且伸缩缝6上端对应的两跨桥梁梁板1端部均设置有预留槽;每跨预留槽内均设置有所述钢构底板3,且每个钢构底板3和对应的桥梁梁板1之间均通过高分子粘结料2相连;两个钢构底板3的中部均设置有矩阵支座4,间隙梳齿板5设置于两个矩阵支座4上端,矩阵支座4在对间隙梳齿板5提供支撑的同时保证间隙梳齿板5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伸缩量,且间隙梳齿板5的两端与两个钢构底板3均相连接,钢构底板3与桥梁梁板1之间的高分子粘结料2也保证间隙梳齿板5在两跨桥梁梁板1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的伸缩量,同时间隙梳齿板5在伸缩缝的长度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的伸缩量,保证间隙梳齿板5具有六向变位来缓冲的优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施工时,先将钢构底板3进行固定,然后在钢构底板3和对应的桥梁梁板1之间的预留槽内灌入高分子粘结料2,待伸缩缝温度整体降至常温即可通车,单车道施工时间为2-3小时;而灌入的高分子粘结料2为高温低压热塑成型的材料,在灌入后降温约1-2小时,钢构底板温度降至50度以下,以便安装工人操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工厂化模块化标准化生产,大大减少现场施工人力物力和时间,可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并减缓冲击荷载对桥梁损坏作用,大大降低损坏率,且大大缩短养护维修施工时间,更有益于确保桥梁安全畅通,养护维修施工质量可以确保(高分子粘结料替代混凝土,更有利于伸缩缝与桥梁梁板1的连接,形成更加牢固的整体,强度等质量指标不受其他车道车辆冲击荷载的影响,在保质的基础上也保证了使用寿命,使用耐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安装于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1)之间的高分子粘结料(2)、钢构底板(3)、矩阵支座(4)和间隙梳齿板(5),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1)之间设置有伸缩缝(6),且伸缩缝(6)上端对应的两跨桥梁梁板(1)端部均设置有预留槽;每跨预留槽内均设置有所述钢构底板(3),且每个钢构底板(3)和对应的桥梁梁板(1)之间均通过高分子粘结料(2)相连;两个钢构底板(3)的中部均设置有矩阵支座(4),间隙梳齿板(5)设置于两个矩阵支座(4)上端,且间隙梳齿板(5)的两端与两个钢构底板(3)均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安装于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1)之间的高分子粘结料(2)、钢构底板(3)、矩阵支座(4)和间隙梳齿板(5),两跨相邻设置的桥梁梁板(1)之间设置有伸缩缝(6),且伸缩缝(6)上端对应的两跨桥梁梁板(1)端部均设置有预留槽;每跨预留槽内均设置有所述钢构底板(3),且每个钢构底板(3)和对应的桥梁梁板(1)之间均通过高分子粘结料(2)相连;两个钢构底板(3)的中部均设置有矩阵支座(4),间隙梳齿板(5)设置于两个矩阵支座(4)上端,且间隙梳齿板(5)的两端与两个钢构底板(3)均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底板(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竖直板,第一水平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垂直连接,矩阵支座(4)设置于对应的第一水平板上;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上端面与桥梁梁板(1)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通过膨胀螺栓与对应的桥梁梁板(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向变位桥梁伸缩缝,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静颐郭开军
申请(专利权)人:郭静颐郭开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