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95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包括管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平行置于所述管体的内壁,所述管体的一端密封,所述第一活塞位于所述管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活塞和管体的内部具有容纳液体样本的腔体,所述管体设置至少一个液体进出口和至少一个液体进出阀门,所述液体进出阀门位于所述管体液体进出口处,控制液体进出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活塞能够沿所述管体相对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流式电转染装置能够提高电转染装置的稳定性,提高电转染效率。

A intermittent flow electrotransf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转染领域,涉及一种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活塞移动加压的方式抑制电转染产生气泡的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
技术介绍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外周的一层薄膜,是细胞与外界进行选择性物质交换的通透性屏障。细胞膜使细胞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并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周围环境中的一些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其它的物质则不行。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养料,排出代谢产物,使物质的转运达到平衡状态。所以,细胞膜的基本功能就是维持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有选择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研究发现,如果对细胞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并持续一段时间,就可以诱导细胞膜上产生一些微孔,使细胞的通透性增强,所谓细胞电穿孔(Electroporation)就是指细胞在外加脉冲电场的作用下,细胞膜脂双层上形成瞬时微孔的生物物理过程。电转染(Electrotransfection)是利用电穿孔技术将外源的生物大分子,如DNA、RNA或蛋白质导入细胞的技术。当细胞膜发生电穿孔时,其通透性和膜电导会瞬时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包括管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平行置于所述管体的内壁,所述管体的一端密封,所述第一活塞位于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开口处,所述第一活塞和管体的内部具有容纳液体样本的腔体,所述管体设置至少一个液体进出口和至少一个液体进出阀门,所述液体进出阀门位于所述管体液体进出口处,控制液体进出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活塞能够沿所述管体相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包括管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平行置于所述管体的内壁,所述管体的一端密封,所述第一活塞位于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开口处,所述第一活塞和管体的内部具有容纳液体样本的腔体,所述管体设置至少一个液体进出口和至少一个液体进出阀门,所述液体进出阀门位于所述管体液体进出口处,控制液体进出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活塞能够沿所述管体相对移动。


2.一种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包括管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平行置于所述管体的内壁,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位于所述管体两端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管体的内部具有容纳液体样本的腔体,所述管体设置至少一个液体进出口和至少一个液体进出阀门,所述液体进出阀门位于所述管体液体进出口处,控制进出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活塞和/或第二活塞能够沿所述管体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设置至少两个液体进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和/或第二活塞设置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晓兵马红杨昌陈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壹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