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89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电絮凝系统、电气浮系统和电催化氧化系统。电絮凝系统包括电絮凝容器和电絮凝电极单元,电絮凝电极单元装设在电絮凝容器之内;电气浮系统包括电气浮容器和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包括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气浮电极单元,气浮电极单元得电能析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电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电氧化容器和氧化电极单元,氧化电极单元装接在电氧化容器;所述电絮凝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它具有如下优点:采用电气浮、电絮凝和电催化氧化为核心,将废水降解为符合排放标准的可排放或可资源化利用的清水和少量非危因废渣(约千分之五),以实现环保处理目标。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废水如:废乳化液及废切削液、黑臭水体、农药化工废水等。金属加工过程中,该加工如金属板带材轧制压造或金属机加工配件切削等,都需大量配制乳化液或切削液,乳化液或切削液起冷却和润滑作用,但该乳化液或切削液在加工过程中会老化,会发生复杂变质反应而失效被废弃,废弃的乳化液或切削液含油量高,含金属粉末量高,含有机溶剂乳化剂高,一般化学需氧量高达5~20万mg/l,且油水呈乳化状态,因此处理难度很高。传统方法采用强酸破乳法或蒸馏浓缩法来处理,但传统方法明显存在如下缺陷:一是用强酸破乳法,它虽可实现油水破乳和油水分离,但对乳化液中的乳化剂无法降解和去除,还需增加其它设备进行深度处理,而经酸(硫酸)破乳后的废乳液中的有机溶剂很容易发生的缩聚反应会给后续处理带来极大难题;二是用蒸馏浓缩法,蒸馏浓缩产生的浓缩液一般占总量的15%左右,该浓缩液含油量高,有机溶剂高,已经反应生成含油危险废弃物,该废浓缩液除了用高温焚烧外,几乎难以处理,而高温焚烧容易产生二恶英、苯等有害气体从而造成空气污染。传统方法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难题,要么需深度处理达到符合排放要求气体工艺带来难以解决的难题,要么产生的危废无法处理。黑臭水体是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必然现象,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城市、乡镇和农村,其产业原因有:一是人居生活污水缺乏处理设施或收集渠道,人口密集,建设设施无法配套造成污水直接排入河、渠、沟或塘内,造成塘沟河渠水体污染物聚集,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黑发臭;二是特殊地理位置的河渠水位低于所流向的江河湖海水平面,导致沟渠河污水无法流动使其自结氧化能力消失,造成发黑发臭。例如黄河两岸城镇群就容易形成黑臭水体,例如沿海城市群也容易形成黑臭水体。目前采用的消除黑臭水体的方法和手段无外乎二种:一是清淤,二是河道改造。清淤只是一种暂时性治理的临时应急手段,因为只要水中的污染物没有去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染物流入水体还是会造成污泥的集聚和水体的发黑发臭,所以其仅起到临时性应急作用。河道改造包括河道绿化和河道改建,并在河道上植入生态生物降解设施,这固然可行,然而只要这些河道沟渠两岸人居密集,建筑杂乱,河道狭窄,没有更多的可用空间地面,还是难以进行改建,还是会形成黑臭水体,所以往往以此方法消除黑臭水体工程浩大历时较长,一般城镇难以承受和无法实施,如果勉强实施则容易起到走过场和应付检查的假工程局面。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对水体无二次污染危害,占地少,无须大规模改造河渠设施装置,以迅速解决黑臭水体的污染问题,消除因黑臭水体给周边居民带来的生活不便。农药化工行业在制造农药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含有终端农药成分或者中间体的废水,该废水一般都具有高含盐量(高达十万PPM级)、高化学需氧量(九十万PPM级)、高含氮量(高达5万PPM级)的特性,且还残留高含量之对生物具有毒性的物质,如比锭美、吡呀酮类、杀虫丹类、呋喃类…。该废水由于毒性高、含盐量高、酸碱值强(一般皆为强酸强碱),所以难以采用传统方法处理。传统方法如:生化方法,因无法在废水中培养细菌故实施效果极差;膜方法浓缩,因其具有强酸强碱及高盐的特性,故难以用膜方法浓缩,且即使浓缩了其浓缩液也无法处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目前一般只能采用高温焚烧的方法来处理,但废水成分复杂,高温焚烧产生的焚烧尾气成分不可知,存在污染空气的风险,所以也被限制和谨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废水处理装置,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废水处理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电絮凝系统,包括电絮凝容器和电絮凝电极单元,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装设在电絮凝容器之内;电气浮系统,包括电气浮容器和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所述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包括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气浮电极单元,所述气浮电极单元得电能析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电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电氧化容器和氧化电极单元,所述氧化电极单元装接在电氧化容器;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气浮电极单元和氧化电极单元都能电接电源,而且所述电絮凝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之间及所述电氧化容器之后都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水泵机构;及电还原系统,包括电还原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还原电极单元,所述还原电极单元浸没在电还原容器内之水中;所述电还原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第二负电极和绝缘及耐腐性的网布,该第二正电极包括由包含有碳材料之颗粒堆积构成的电极堆,所述第二负电极装设在网布内,且所述颗粒大小和网布网孔大小符合颗粒无法进入网布内的条件;所述水泵机构、电絮凝容器、电还原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氧化容器之后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过滤膜系统,所述过滤膜系统连接物化容器之出水口。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电还原系统,包括电还原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还原电极单元,所述还原电极单元浸没在电还原容器内之水中;所述电还原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第二负电极和绝缘及耐腐性的网布,该第二正电极包括由包含有碳材料之颗粒堆积构成的电极堆,所述第二负电极装设在网布内,且所述颗粒大小和网布网孔大小符合颗粒无法进入网布内的条件;电吸附系统,包括电吸附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电吸附电极单元,所述电吸附容器设有电吸附入水口、处理水出水口和污水出水口,所述吸附电极单元包括第一吸附型电极、第二吸附型电极和非吸附型电极,所述电源电接吸附电极单元以为吸附电极单元提供电能,吸附电极单元得电使第一吸附型电极、第二吸附型电极能吸附流经吸附电极单元的水中的杂质并从处理水出水口流出,变换极向使吸附电极单元解除吸附,解除吸附的杂质被水带走并从污水出水口流出;所述电絮凝容器、电还原容器、电气浮容器、电氧化容器和电吸附容器依序接通。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絮凝容器和电还原容器之间、电还原容器和电气浮容器之间及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之间都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过滤膜系统,所述过滤膜系统连接电吸附容器的出水口。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包括二采用不溶性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篮,所述电极篮开设有网眼,所述电极篮用于放置能电解为电极离子的电极颗粒;所述电气浮系统还包括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所述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包括气泵、气管和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出气嘴,所述气管接通气泵和出气嘴,通过气泵启动使出气嘴排出气体,气体上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絮凝系统,包括电絮凝容器和电絮凝电极单元,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装设在电絮凝容器之内;/n电气浮系统,包括电气浮容器和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所述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包括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气浮电极单元,所述气浮电极单元得电能析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n电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电氧化容器和氧化电极单元,所述氧化电极单元装接在电氧化容器;/n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气浮电极单元和氧化电极单元都能电接电源,而且所述电絮凝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絮凝系统,包括电絮凝容器和电絮凝电极单元,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装设在电絮凝容器之内;
电气浮系统,包括电气浮容器和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所述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包括装于电气浮容器内且浸没于电气浮容器内之水中的气浮电极单元,所述气浮电极单元得电能析出气体,气体上浮成微气泡;
电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电氧化容器和氧化电极单元,所述氧化电极单元装接在电氧化容器;
所述电絮凝电极单元、气浮电极单元和氧化电极单元都能电接电源,而且所述电絮凝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之间及所述电氧化容器之后都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泵机构;及
电还原系统,包括电还原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还原电极单元,所述还原电极单元浸没在电还原容器内之水中;所述电还原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第二负电极和绝缘及耐腐性的网布,该第二正电极包括由包含有碳材料之颗粒堆积构成的电极堆,所述第二负电极装设在网布内,且所述颗粒大小和网布网孔大小符合颗粒无法进入网布内的条件;
所述水泵机构、电絮凝容器、电还原容器、电气浮容器和电氧化容器依序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氧化容器之后设有物化絮凝系统的物化容器,所述物化絮凝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装置,所述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物化容器以能向物化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膜系统,所述过滤膜系统连接物化容器之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还原系统,包括电还原容器和能电接电源的还原电极单元,所述还原电极单元浸没在电还原容器内之水中;所述电还原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正电极、第二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烈明
申请(专利权)人:方明环保科技漳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