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道充电装置、车辆受电装置及车辆移动充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81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行道充电装置、车辆受电器装置及车辆移动充电方法,车行道充电装置包括沿车行道埋设的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沿车行道设置的道路隔离架和供电器;车辆受电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偏转驱动机构、偏摆臂、偏摆臂锁定机构和受电器,所述受电器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正极受电体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负极受电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充电过程中通过供电器的限位结构与受电器的限位器相互配合,能保证车辆在行驶充电过程中,车辆的受电器与供电器始终保持正确的接触位置,使充电顺利进行,保证充电安全,解决了车辆移动充电的技术难题。

Roadway charging device, vehicle receiving device and vehicle mobile charg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行道充电装置、车辆受电装置及车辆移动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车行道充电装置、车辆受电装置及车辆移动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一般为充电桩。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其固定在地面或墙壁上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缺点在于不能为行驶中的车辆进行充电,这使得其使用方便性较差;如何实现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充电是一个技术难题。在城区内安装充电桩需要占用位置,有些城区拥挤不仅很难腾出空间而且位置使用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行道充电装置、车辆受电装置及车辆移动充电方法,以解决为行驶中的车辆充电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车行道充电装置,包括沿车行道埋设的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还包括沿车行道设置的道路隔离架和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用于与充电车辆的受电器滑动接触的供电器;所述供电器包括与车行道平行布置的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分别与沿车行道埋设的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连接;所述供电器还包括对沿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移动的受电器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受电器在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上左右移动的距离范围,以阻止受电器在左及右方向上与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脱离;所述限位结构还用于在受电器出现上下跳动时,在上下方向上对受电器的运动进行竖向导向;所述限位结构还用于引导受电器上下移动使其与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器接触或脱离;所述供电器还包括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与负极导体平行的竖向引导板,所述竖向引导板用于引导受电器沿竖向引导板竖向移动使其与限位结构接触或脱离。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隔离架上与负极导体平行的左限位竖向挡板和右限位竖向挡板;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凹槽形导轨,所述凹槽形导轨上的凹槽的左右侧壁面为竖立面;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矩形导轨,所述矩形导轨的左右侧面为竖立面。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凹槽形导轨,所述凹槽形导轨即为供电器的负极导体;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矩形导轨,所述矩形导轨即为供电器的负极导体。进一步,所述正极导体通过第一导线与正极输电线连接,所述负极导体通过第二导线与负极输电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上串联有开关。进一步,所述的车行道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道路隔离架底部、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连接的连接器A,还包括设置在车行道上、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连接的连接器B,所述连接器A和连接器B插接配合。进一步,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开关为由控制器控制的电控开关,所述电源用于对控制器和电控开关供电。进一步,所述的车行道充电装置还包括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正对布置在道路隔离架上的不同部位,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的开关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开关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防护框,所述供电器设置在防护框中,所述防护框的侧面上设置有使受电器进入的开口。本专利技术中车辆受电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偏转驱动机构、偏摆臂、偏摆臂锁定机构和受电器,所述受电器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正极受电体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负极受电体,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偏摆臂的一端上;所述车辆受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受电器上与供电器的限位结构配合的限位器;所述偏转驱动机构用于在充电时驱动偏摆臂水平偏转至与竖向引导板接触,以及用于在充电结束时驱动偏摆臂回转到车辆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在充电时驱动偏摆臂下降或上升,以使受电器的正极受电体与供电器的正极导体处于充电接触状态、以使受电器的负极受电体与供电器的负极导体处于充电接触状态、以及使受电器的限位器与供电器的限位结构处于配合状态,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用于在充电结束时驱动偏摆臂上升或下降,以使受电器与供电器的正极导体、负极导体和限位结构分离;所述偏摆臂锁定机构用于在充电过程中将偏摆臂的偏转角度锁定。进一步,当所述供电器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隔离架上的左限位竖向挡板和右限位竖向挡板时,所述车辆受电装置的限位器为设置在安装座左侧上与左限位竖向挡板配合的左限位板和设置在安装座右侧上与右限位竖向挡板配合的右限位板,或者所述车辆受电装置的限位器为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位于左限位竖向挡板和右限位竖向挡板之间的矩形块;当所述供电器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凹槽形导轨时,所述车辆受电装置的限位器为设置在安装座上与凹槽形导轨上的凹槽滑动配合的矩形块;当所述供电器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矩形导轨时,所述车辆受电装置的限位器为设置在安装座上与矩形导轨滑动配合的凹形块。进一步,所述安装座由正极座、负极座、水平导向杆和第三弹簧组成,受电器的正极受电体设置在正极座上,受电器的负极受电体设置在负极座上,所述正极座通过水平导向杆与负极座连接,所述正极座或负极座与水平导向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弹簧套在水平导向杆上,且第三弹簧一端顶在负极座上,第三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正极座上。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与车体连接的基座、竖直固定在基座上的导柱、与导柱上下滑动配合的升降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驱动升降座上下运动的直线驱动器,所述偏转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偏转驱动机构为电机或马达;所述偏摆臂与偏转驱动机构的转轴连接;所述偏摆臂锁定机构为一端通过球铰或万向节与偏摆臂铰接、另一端通过球铰或万向节与车体铰接的被动伸缩杆,所述被动伸缩杆由内杆、套管、锁块、条形导磁体和电磁铁组成,所述套管套在内杆上并与内杆滑动配合,所述条形导磁体设置在内杆上,所述锁块位于套管内并与条形导磁体正对,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与内杆垂直的导向孔,所述锁块的一部分位于导向孔中并与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电磁铁设置在锁块上并与条形导磁体正对。进一步,所述车辆受电装置还包括扭转减震器,所述扭转减震器包括用于设置在车体上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内并与固定座转动配合的旋转座和设置在固定座与旋转座之间的第四弹簧组成,且固定座和旋转座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顶在固定座上的限位凸起上,第四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旋转座上的限位凸起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基座设置在旋转座上。进一步,所述偏摆臂与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部铰接;所述偏转驱动机构和偏摆臂锁定机构为同一机构,均为自动伸缩杆;所述自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球铰或万向节与偏摆臂铰接,自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球铰或万向节与车体铰接。进一步,所述自动伸缩杆通过伸缩调节器与球铰或万向节连接,所述伸缩调节器由被动伸缩杆和调节弹簧组成,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套管上,调节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内杆上。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垂直固定有第一枢轴,所述第一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行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行道埋设的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还包括沿车行道设置的道路隔离架和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用于与充电车辆的受电器滑动接触的供电器;/n所述供电器包括与车行道平行布置的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分别与沿车行道埋设的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连接;/n所述供电器还包括对沿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移动的受电器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受电器在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上左右移动的距离范围,以阻止受电器在左及右方向上与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脱离;所述限位结构还用于在受电器出现上下跳动时,在上下方向上对受电器的运动进行竖向导向;所述限位结构还用于引导受电器上下移动使其与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器接触或脱离;/n所述供电器还包括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竖向引导板,所述竖向引导板用于引导受电器沿竖向引导板竖向移动使其与限位结构接触或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1 CN 2018113912314;20181121 CN 2018113919821.一种车行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行道埋设的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还包括沿车行道设置的道路隔离架和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用于与充电车辆的受电器滑动接触的供电器;
所述供电器包括与车行道平行布置的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分别与沿车行道埋设的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连接;
所述供电器还包括对沿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移动的受电器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受电器在正极导体及负极导体上左右移动的距离范围,以阻止受电器在左及右方向上与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脱离;所述限位结构还用于在受电器出现上下跳动时,在上下方向上对受电器的运动进行竖向导向;所述限位结构还用于引导受电器上下移动使其与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器接触或脱离;
所述供电器还包括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竖向引导板,所述竖向引导板用于引导受电器沿竖向引导板竖向移动使其与限位结构接触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左限位竖向挡板和右限位竖向挡板;
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凹槽形导轨,所述凹槽形导轨上的凹槽的左右侧壁面为竖立面;
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矩形导轨,所述矩形导轨的左右侧面为竖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行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凹槽形导轨,所述凹槽形导轨即为供电器的负极导体;
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矩形导轨,所述矩形导轨即为供电器的负极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体通过第一导线与正极输电线连接,所述负极导体通过第二导线与负极输电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上串联有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行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道路隔离架底部、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连接的连接器A,还包括设置在车行道上、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连接的连接器B,所述连接器A和连接器B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行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开关为由控制器控制的电控开关,所述电源用于对控制器和电控开关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行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正对布置在道路隔离架上的不同部位,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的开关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开关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防护框,所述供电器设置在防护框中,所述防护框的侧面上设置有使受电器进入的开口。


9.一种车辆受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偏转驱动机构、偏摆臂、偏摆臂锁定机构和受电器,所述受电器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正极受电体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负极受电体,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偏摆臂的一端上;
所述车辆受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受电器上与供电器的限位结构配合的限位器;
所述偏转驱动机构用于在充电时驱动偏摆臂水平偏转至与竖向引导板接触,以及用于在充电结束时驱动偏摆臂回转到车辆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在充电时驱动偏摆臂下降或上升,以使受电器的正极受电体与供电器的正极导体处于充电接触状态、以使受电器的负极受电体与供电器的负极导体处于充电接触状态、以及使受电器的限位器与供电器的限位结构处于配合状态,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用于在充电结束时驱动偏摆臂上升或下降,以使受电器与供电器的正极导体、负极导体和限位结构分离;
所述偏摆臂锁定机构用于在充电过程中将偏摆臂的偏转角度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受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电器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隔离架上的左限位竖向挡板和右限位竖向挡板时,所述车辆受电装置的限位器为设置在安装座左侧上与左限位竖向挡板配合的左限位板和设置在安装座右侧上与右限位竖向挡板配合的右限位板,或者所述车辆受电装置的限位器为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位于左限位竖向挡板和右限位竖向挡板之间的矩形块;
当所述供电器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并与负极导体平行的凹槽形导轨时,所述车辆受电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陈氏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