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包覆防火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80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路包覆防火材以及防火材。管路包覆防火材包括一可挠层及一防火层。可挠层选自诺梅克斯网布、碳纤维网布、凯夫拉网布、氧化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或耐高温硅胶膜。防火层设置在所述可挠层,且防火层选自陶瓷纤维、氧化纤维、碱土纤维、碳纤维、诺梅克斯纤维、凯夫拉纤维、或耐高温硅胶。防火层密度为0.26至4g/cm

Pipe cladding fireproof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包覆防火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火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包覆管路的防火材。
技术介绍
防火材料可区分为难燃性防火材料及不燃性防火材料。难燃性防火材料可被引燃,但离开热源后即会自熄,而不燃性防火材料则不会被引燃。一般而言,对于有较高防火需要的环境,如:厂房,通常要采用不燃性防火材料才能达到防火标准。而一般的不燃性防火材料多是采用多种无机材料相混合,再加入无机粘合剂压制而成,此种不燃性防火材料多呈现相当程度的刚性,难以弯挠。因此,当要对厂房中的管路进行防火处理时,难以采用此种防火材料。而目前市面上能对管路实施防火处理的物品,如:防火涂层,通常难以达到防火标准,因此仍有改善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路包覆防火材及防火材。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路包覆防火材,其包括一可挠层以及一防火层。所述可挠层的密度为0.5至5g/cm3,厚度为0.1至0.5mm。所述可挠层选自诺梅克斯(nomex)网布、碳纤维网布、凯夫拉(kevlar)网布、氧化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或耐高温硅胶膜。所述防火层为多层结构并直接贴合于所述可挠层。所述防火层的密度为0.26至4g/cm3,厚度为0.4至4.9mm。所述防火层选自陶瓷纤维、氧化纤维、碱土纤维、碳纤维、诺梅克斯纤维、凯夫拉纤维、玻璃纤维、或耐高温硅胶。所述防火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可挠层的厚度;所述可挠层的密度大于所述防火层的密度。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的总热值小于4MJ/Kg。优选地,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的总热值小于3.5MJ/Kg。所述防火层为1至3层由陶瓷纤维、氧化纤维、碱土纤维、碳纤维、诺梅克斯纤维、玻璃纤维、或凯夫拉纤维构成的纤维网叠合构成的结构。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路包覆防火材,其包括一可挠层以及一防火层。所述可挠层选自诺梅克斯网布、碳纤维网布、凯夫拉网布、氧化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或耐高温硅胶膜。所述防火层设置在所述可挠层,且所述防火层选自陶瓷纤维、氧化纤维、碱土纤维、碳纤维、诺梅克斯纤维、凯夫拉纤维、玻璃纤维、或耐高温硅胶。所述防火层的密度为0.26至4g/cm3。其中,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的厚度介于0.5至5mm,且总热值小于4MJ/Kg。优选地,所述防火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可挠层的厚度。所述可挠层的密度大于所述防火层的密度。所述防火层为多层堆叠结构。所述防火层直接贴合于所述可挠层。优选地,所述可挠层的厚度为0.1至0.5mm,所述防火层的厚度为0.4至4.9mm。所述可挠层的密度为0.5至5g/cm3,且所述防火层的密度为0.3至3g/cm3。所述可挠层与所述防火层采用针轧、化学粘着、热粘着、或纱线缝合的方式连接。优选地,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还包含另一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设置在所述可挠层的两相反面。其中,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的总热值小于3.5MJ/Kg。优选地,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还包含另一可挠层,所述可挠层设置在所述防火层的两相反面。其中,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的总热值小于3.5MJ/Kg。优选地,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还包含一金属箔层,所述金属箔层设置在所述可挠层及所述防火层其中一者的外侧。其中,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的总热值小于3.5MJ/Kg。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火材,其包括一可挠层以及一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呈软质并直接贴合在所述可挠层,且密度为0.26至2g/cm3。所述可挠性防火材的总热值为4MJ/Kg以下。优选地,所述可挠层选自诺梅克斯网布、碳纤维网布、凯夫拉网布、氧化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或耐高温硅胶膜。所述防火层选自陶瓷纤维、氧化纤维、碱土纤维、碳纤维、诺梅克斯纤维、凯夫拉纤维、玻璃纤维、或耐高温硅胶。所述防火材的总热值小于3.5MJ/Kg。优选地,所述防火材还包含另一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设置在所述可挠层的两相反面。所述可挠层与所述防火层采用针轧、化学粘着、热粘着、或纱线缝合的方式连接。优选地,所述防火材还包含另一可挠层,所述可挠层设置在所述防火层的两相反面。所述可挠层与所述防火层采用针轧、化学粘着、热粘着、或纱线缝合的方式连接。优选地,所述防火材还包含一金属箔层,所述金属箔层设置在所述可挠层及所述防火层其中一者的外侧。所述可挠层与所述防火层采用针轧、化学粘着、热粘着、或纱线缝合的方式连接。优选地,所述防火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可挠层的厚度。所述可挠层的密度大于所述防火层的密度。所述防火层为多层结构。优选地,所述可挠层的厚度为0.1至0.5mm,所述防火层的厚度为0.4至4.9mm。所述可挠层的密度为0.5至5g/cm3,所述防火层的密度为0.3至3g/cm3。所述可挠层与所述防火层采用针轧、化学粘着、热粘着、或纱线缝合的方式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达到不燃性防火材标准且具有可挠的防火材,其能够对应物件的外型弯挠变形,以对应各种不同的使用需要。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侧视剖视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更包括一可挠层。图3为侧视剖视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更包括一防火层。图4为侧视剖视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更包括一金属箔层。图5为侧视剖视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包含有金属箔层的另一实施态样。图6为侧视剖视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包含有金属箔层的再一实施态样。图7为侧视剖视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管路包覆防火材的使用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有关“管路包覆防火材”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可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事先声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包覆防火材1,其包括:一可挠层11以及一防火层12。可挠层11呈现软质可挠,且其密度是介于0.5至5g/cm3。可挠层11选自诺梅克斯网布、碳纤维网布、凯夫拉网布、氧化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或耐高温硅胶膜。可挠层11可以采用市售的网布或耐高温硅胶膜,也可以自行制造,并没有一定的限制。防火层12设置在所述可挠层11。防火层12选自陶瓷纤维、氧化纤维、碱土纤维、碳纤维、诺梅克斯纤维、凯夫拉纤维、玻璃纤维、或耐高温硅胶。所采用的碱土纤维是为陶瓷纤维改良品。防火层12的制作方式并没有任何限制,举例而言,可将前述的纤维依序放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包覆防火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包括:/n一可挠层,密度为0.5至5g/cm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7 TW 1071288051.一种管路包覆防火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包括:
一可挠层,密度为0.5至5g/cm3,厚度为0.1至0.5mm,所述可挠层选自诺梅克斯网布、碳纤维网布、凯夫拉网布、氧化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或耐高温硅胶膜;以及
一防火层,所述防火层为多层结构并直接贴合于所述可挠层,所述防火层的密度为0.26至4g/cm3,厚度为0.4至4.9mm,所述防火层选自陶瓷纤维、氧化纤维、碱土纤维、碳纤维、诺梅克斯纤维、凯夫拉纤维、玻璃纤维、或耐高温硅胶;
其中,所述防火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可挠层的厚度;所述可挠层的密度大于所述防火层的密度;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的总热值小于4MJ/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包覆防火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的总热值小于3.5MJ/Kg,所述防火层为1至3层由陶瓷纤维、氧化纤维、碱土纤维、碳纤维、诺梅克斯纤维、玻璃纤维、或凯夫拉纤维构成的纤维网叠合构成的结构。


3.一种管路包覆防火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包括:
一可挠层,选自诺梅克斯网布、碳纤维网布、凯夫拉网布、氧化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或耐高温硅胶膜;以及
一防火层,设置在所述可挠层,所述防火层选自陶瓷纤维、氧化纤维、碱土纤维、碳纤维、诺梅克斯纤维、凯夫拉纤维、玻璃纤维、或耐高温硅胶,所述防火层密度为0.26至4g/cm3;
其中,所述管路包覆防火材的厚度介于0.5至5mm,总热值小于4MJ/K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包覆防火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可挠层的厚度;所述可挠层的密度大于所述防火层的密度;所述防火层为多层结构;所述防火层直接贴合于所述可挠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包覆防火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层的厚度为0.1至0.5mm,所述防火层的厚度为0.4至4.9mm;所述可挠层的密度为0.5至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修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