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丹专利>正文

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593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包括抬高板、升降杆、支撑架和底座,支撑架包括连接套管和两个L型连接杆,L型连接杆分别插接在连接套管的两端,升降杆的底部与底座焊接连接,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管,两个L型连接杆的顶端分别设有一个抬高板,抬高板的上表面呈向下凹的弧形状,抬高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条固定带,固定带的一侧与抬高板固定连接,抬高板的另一侧设有与固定带粘接的粘扣。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对患者腿部进行抬高时,患者采用坐姿,通过调节升降杆来调节抬高装置的高度,在对患者的两条腿进行抬高时,则通过L型连接杆与连接套管的连接长度来调节两个抬高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患者能够有比较舒适的角度。

An auxiliary body position fixing device after burn plastic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整形治疗修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烧伤术后为了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疼痛,尤其是腿部烧伤患者,需要将腿部垫高以利于术后的恢复。但是现有的垫高方式一般是采用物品例如棉被、枕头等进行抬高,这些物品的可调节行较差,患者使用不舒适,不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容易导致增加感染机会。而且这种调节方式抬高的高度、角度等不能进行调节,在对患者腿部进行抬高时容易造成患者不适,影响术后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包括抬高板、升降杆、支撑架和底座,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套管和两个L型连接杆,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分别插接在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管,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的顶端分别设有一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抬高板、升降杆、支撑架和底座,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套管和两个L型连接杆,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分别插接在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管,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的顶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抬高板,所述抬高板的上表面呈向下凹的弧形状,所述抬高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条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侧与所述抬高板固定连接,所述抬高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固定带粘接的粘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抬高板、升降杆、支撑架和底座,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套管和两个L型连接杆,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分别插接在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管,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的顶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抬高板,所述抬高板的上表面呈向下凹的弧形状,所述抬高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条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侧与所述抬高板固定连接,所述抬高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固定带粘接的粘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的内腔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L型连接杆的外径截面与所述连接套管的内腔界面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烧伤整形术后辅助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紧固螺钉,所述L型连接杆通过所述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套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