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纵向加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502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型纵向加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加密模块,机壳上旋转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平行于机壳的四个侧面,支撑杆的旋转面竖直,机壳顶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杆的回形槽,四个支撑杆的转轴分别设置在回形槽的四角,机壳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杆旋转的支撑部件,支撑杆的自由端旋转连接有延伸杆,延伸杆的旋转面水平,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延伸杆的贯穿槽,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延伸杆旋转的延伸部件。使用者通过支撑部件控制延伸杆旋转,再通过延伸部件控制延伸杆旋转,使得延伸杆和支撑杆呈L形圆周阵列在机壳四周,进而保证机壳与周边的间距,保证充足的散热空间,保护加密模块。

Micro vertical encryp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纵向加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微型纵向加密装置。
技术介绍
纵向加密装置是针对电力二次安全防护体系中电力调度数据保密通信的专用密码设备,是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核心关键设备。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902308U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散热型纵向加密装置,包括机壳,还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散热孔、电源模块以及加密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固定设置在机壳的第二侧壁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纵向加密装置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在四周留出间距至少为十厘米的散热空间,虽然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保证了内部的对流散热,但是如果无法保证散热空间,散热效果依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微型纵向加密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微型纵向加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加密模块,所述机壳上旋转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平行于机壳的四个侧面,所述支撑杆的旋转面竖直,所述机壳顶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杆的回形槽,四个所述支撑杆的转轴分别设置在回形槽的四角,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杆旋转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旋转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旋转面水平,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延伸杆的贯穿槽,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延伸杆旋转的延伸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支撑部件远离回形槽旋转延伸杆并将延伸杆固定在水平位置,此时延伸杆位于机壳外,再通过延伸部件控制延伸杆远离贯穿槽旋转至延伸杆轴线垂直于支撑杆并固定,使得延伸杆和支撑杆呈L形保证机壳与周边的间距,保证充足的散热空间,保护加密模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在回形槽上的用于常态下保证支撑杆水平设置且位于机壳外的旋转扭簧,所述机壳顶面对应支撑杆旋转连接有用于局部覆盖回形槽的挡片,所述机壳顶面固定有用于驱动挡片覆盖回形槽的固定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旋转挡片,使得挡片离开支撑杆的旋转路径,支撑杆在旋转扭簧的驱动下远离回形槽旋转一百八十度,挡片被松开后在固定扭簧的驱动下复位,在不需要支撑杆时反向旋转支撑杆,在支撑杆嵌入回形槽前旋转挡片,在支撑杆位于回形槽内时松开挡片,使得挡片阻碍支撑杆在竖直面内旋转,实现支撑杆的固定和收纳,方便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部件包括贯穿槽靠近延伸杆的转轴的一端设置的磁性片,所述延伸杆上对应磁性片固定有磁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延伸杆旋转至延伸杆轴线和支撑杆轴线垂直时通过磁性片和磁性块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实现固定,固定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方便机壳内外的空气对流,方便带走加密模块上的热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微型风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型风扇有效增强热对流散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密模块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加密模块和散热片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硅脂进一步将加密模块上的热量传递给散热片,通过散热片的良好导热性能进行散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上涂覆有散热涂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涂料层增强了机壳向外热辐射散热的能力,保证机壳散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底面位于四个角落处螺纹连接有底脚,所述底脚竖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旋转底脚调整机壳与安装平面之间的间距,增加散热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可以通过保证散热空间,保证散热效果;2.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二重强化,有效延长该加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延伸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底脚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针对机壳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机壳;11、散热孔;12、散热涂料层;13、底脚;14、回形槽;2、加密模块;21、微型风扇;22、散热片;3、支撑杆;31、旋转扭簧;32、挡片;33、固定扭簧;34、贯穿槽;4、延伸杆;41、磁性块;42、磁性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微型纵向加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机壳1和设置在机壳1内的加密模块2,机壳1上旋转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平行于机壳1的四个侧面,支撑杆3的旋转面竖直,机壳1顶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杆3的回形槽14,四个支撑杆3的转轴分别设置在回形槽14的四角,机壳1设置有支撑部件供使用者控制支撑杆3旋转。支撑杆3的自由端旋转连接有延伸杆4,延伸杆4的旋转面水平,支撑杆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延伸杆4的贯穿槽34,延伸杆4的转轴设置在贯穿槽34内,支撑杆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延伸杆4旋转的延伸部件。使用者在放置机壳1时,通过支撑部件驱动支撑杆3旋转,并在支撑杆3旋转到机壳1外且水平设置时固定支撑杆3的旋转角度,再通过延伸部件控制延伸杆4旋转至支撑杆3轴线和延伸杆4轴线相互垂直的位置并固定,使得延伸杆4和支撑杆3在机壳1的四周呈L形且绕机壳1顶面的中心圆周阵列,保证机壳1四周的物体与机壳1之间的间距,保证机壳1周围的散热空间大小能满足该纵向加密装置散热。参考图2,支撑部件包括固定在回形槽14上的旋转扭簧31,旋转扭簧31固定在支撑杆3与回形槽14的旋转连接处,旋转扭簧31为支撑杆3朝向机壳1外旋转至水平位置提供驱动力,机壳1顶面对应支撑杆3旋转连接有挡片32,挡片32的旋转面水平,机壳1顶面对应挡片32固定有固定扭簧33,固定扭簧33的另一端与挡片32固定,为挡片32旋转至覆盖回形槽14提供驱动力。参考图3和图4,延伸部件包括设置在贯穿槽34内的磁性片42,磁性片42设置在贯穿槽34靠近延伸杆4的转轴的一端,延伸杆4上对应磁性片42固定有磁性块41。使用者旋转挡片32,使得挡片32不与支撑杆3抵接,支撑杆3在旋转扭簧31的驱动下远离机壳1顶面旋转一百八十度,再手动旋转延伸杆4,并通过磁性片42和磁性块41之间的吸引力将延伸杆4固定在延伸杆4轴线与支撑杆3轴线相互垂直的状态,驱动方便。参考图5,为了保证机壳1的散热效果,机壳1底面竖直设置有四个底脚13,底脚13分别设置在机壳1底面的四个角落,底脚13与机壳1底面螺纹连接,使用者可旋转底脚13调整机壳1与安装平面之间的间距,增加散热空间。同时机壳1上还涂覆有散热涂料层12和散热孔11,散热涂料层12增强了机壳1向外热辐射散热的能力,且散热孔11便于对流空气的流通,保证散热。参考图6,为了进一步防止加密模块2过热,加密模块2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型纵向加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机壳(1)和设置在机壳(1)内的加密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旋转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平行于机壳(1)的四个侧面,所述支撑杆(3)的旋转面竖直,所述机壳(1)顶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杆(3)的回形槽(14),四个所述支撑杆(3)的转轴分别设置在回形槽(14)的四角,所述机壳(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杆(3)旋转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杆(3)的自由端旋转连接有延伸杆(4),所述延伸杆(4)的旋转面水平,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延伸杆(4)的贯穿槽(34),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延伸杆(4)旋转的延伸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纵向加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机壳(1)和设置在机壳(1)内的加密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旋转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平行于机壳(1)的四个侧面,所述支撑杆(3)的旋转面竖直,所述机壳(1)顶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杆(3)的回形槽(14),四个所述支撑杆(3)的转轴分别设置在回形槽(14)的四角,所述机壳(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杆(3)旋转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杆(3)的自由端旋转连接有延伸杆(4),所述延伸杆(4)的旋转面水平,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延伸杆(4)的贯穿槽(34),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延伸杆(4)旋转的延伸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纵向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在回形槽(14)上的用于常态下保证支撑杆(3)水平设置且位于机壳(1)外的旋转扭簧(31),所述机壳(1)顶面对应支撑杆(3)旋转连接有用于局部覆盖回形槽(14)的挡片(32),所述机壳(1)顶面固定有用于驱动挡片(32)覆盖回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乔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