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夹式发声装置
本技术属于骨导传声
,尤其涉及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通过外耳结缔组织以及外耳道采集来自人耳外周及周遭环境中的声波。声波可以通过空气传导或者接触人耳外周进而耦合入外耳道,经由颅骨,颌骨和骨迷路直接激励听小骨或由鼓膜采集并放大声波信号并传递给听小骨,并由此到达内耳,经由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人耳在自然状况下获取听觉的过程外耳道是充分开放的,传统入耳式、半入耳式、耳塞式、挂耳式及头戴式耳机,使用振膜和其附属机构作为主要发声器件,通过振膜形成的空气振荡需要一个较为闭合的靠近人耳外周的空气腔体用于传递声波并鼓动鼓膜,因此将不同程度的遮盖或堵塞外耳道由此产生长期佩戴的不适感,隔绝人耳对周遭环境的听觉感知。现有的骨传导耳机,存在漏音较严重、不适于长时间佩戴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漏音严重及佩戴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包括:第一发声体,所述第一发声体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发声体,所述第一发声体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n第二发声体,所述第二发声体与所述第一发声体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发声体传递的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n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折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声体与第二发声体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发声体以及所述第二发声体于耳廓,并向所述第二发声体传递所述第一发声体发出的机械振荡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声体,所述第一发声体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
第二发声体,所述第二发声体与所述第一发声体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发声体传递的机械振荡信号并形成声波;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折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声体与第二发声体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发声体以及所述第二发声体于耳廓,并向所述第二发声体传递所述第一发声体发出的机械振荡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展开或折叠的可折叠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声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可折叠部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声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可折叠部另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夹式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发声体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支撑下贴合于所述耳廓后,所述第二发声体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支撑下贴合于所述耳廓前;所述连接件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发声体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支撑下悬空于所述耳廓外,所述第二发声体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伟,黄伟航,卢鑫,张爱琴,苏子贤,周克宇,周钰婷,余俊烨,杨佳慧,刘志坤,周诗雁,刘添裕,刘贝宁,曹俊杰,袁峰,龚海滨,施武林,钱澄,曹洁铭,温慎洁,
申请(专利权)人:温慎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