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040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播放装置、控制装置、全息投影屏幕、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和至少一个投影仪,所述播放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投影仪连接,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全息投影屏幕连接,从而提高裸眼3D影像的成像效果,使得人眼观看3D影像的成像更清晰,细致,3D影像更立体。

Proj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的投影设备影像画质显著提高,高分辨率的投影设备即使投影到100寸以上显示面积仍能维持影像的清晰度及细致度,可以用作裸眼3D投影显示。裸眼3D投影的其中一个原理是利用视差屏障光栅(Parallaxbarrier),将投射到全息投影屏幕的影像的光线导向指定方向,以产生裸眼3D影像。传统上通常采用液晶光栅将投射到全息投影屏幕的影像的光线导向指定方向。然而由于液晶光栅在技术参数上不容许后期调整,投影系统的整体只能按照设计阶段所规划的屏幕位置、投影的放大比例、观看距离、观众座位位置去设置,只要屏幕位置、投影的放大比例、观看距离、观众座位位置的设置偏离规划就会影响裸眼3D影像的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可提高裸眼3D影像的成像效果,使得人眼观看3D影像的成像更清晰,细致,3D影像更立体。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播放装置、控制装置、全息投影屏幕、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和至少一个投影仪,所述播放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投影仪连接,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全息投影屏幕连接;所述播放装置用于接收播放模式指令和系统设置参数,根据所述播放模式指令获取2D片源,并将所述2D片源转化为多视点的3D影像,并将所述系统设置参数和视点数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视点数为所述3D影像的视点数量,所述系统设置参数包括所述投影仪的分辨率,投影成像的尺寸;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系统设置参数和所述视点数,并根据所述视点数,所述投影仪的分辨率和所述投影成像的尺寸,计算形成裸眼3D影像所需要的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和透明窄缝的宽度;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和所述透明窄缝的宽度,对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表面能形成与所述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对应的不透明屏障,以及与所述透明窄缝的宽度对应的透明窄缝;所述投影仪用于将所述播放装置输出的所述3D影像投影至所述全息投影屏幕,以将所述3D影像放大。优选地,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包括:顶部透明薄膜,顶部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添加黑色染色剂的胆固醇液晶层,底部导电层,底部透明薄膜和电源;所述顶部透明薄膜与所述顶部导电层连接,所述顶部导电层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连接,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与所述添加黑色染色剂的胆固醇液晶层连接,所述添加黑色染色剂的胆固醇液晶层与所述底部导电层连接,所述底部导电层与所述底部透明薄膜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顶部导电层和所述底部导电层连接;所述顶部导电层和所述底部导电层的内侧分布有电极,所有的所述电极沿同一方向排列,并布满整个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表面,各个所述电极宽度以及各个所述电极之间距离均等。优选地,所述顶部导电层和所述底部导电层为ITO导电层。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电极与所述电源的通断;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电极与所述电源通电时,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和添加黑色染色剂的胆固醇液晶层呈透明状态,以使透过所述全息投影屏幕的所述3D影像的光线通过;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电极与所述电源断电时,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和添加黑色染色剂的胆固醇液晶层呈黑色不透明状态,以阻挡透过所述全息投影屏幕的所述3D影像的光线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和所述透明窄缝的宽度对所述电极通电。优选地,所述投影系统还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连接;所述全息投影屏幕固定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固定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优选地,所述投影系统还包括图像获取装置,所述图像获取装置位于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上方,或者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将所述面部图像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面部图像,根据所述面部图像计算所述用户与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之间的观看距离,并根据所述观看距离计算所述连接装置上所连接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最佳距离;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连接装置将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所述最佳距离。上述投影系统通过使用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来代替传统的视差屏障光栅,使得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可以接受控制装置的控制,根据视点数计算形成裸眼3D影像所需要的不透明屏障和透明窄缝之间宽度比例,并根据所述宽度比例,控制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电压,以使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产生裸眼3D影像所需要的不透明屏障和透明窄缝,使得投影在全息投影屏幕的3D影像的光线能够通过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透明窄缝,从而将投射到屏幕的影像的光线导向指定方向,人眼通过观察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便可以产生裸眼3D影像。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电压是受控制装置控制的,从而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上形成的不透明屏障和透明窄缝宽度也受控制装置控制。由于裸眼3D影像的效果好坏与不透明屏障和透明窄缝的宽度有关,所以,只要改变不透明屏障和透明窄缝的宽度就可使得投影设备的3D影像的成像效果不受投影屏幕位置、投影的放大比例等条件的影响,从而提高裸眼3D影像的成像效果,使得人眼观看3D影像的成像更清晰,细致,3D影像更立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投影系统的结构示例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视点数为8时,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光线导向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视点数为4时,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光线导向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表面形成的不透明屏障和透明窄缝的示例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断电状态下的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结构的切面示例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通电状态下的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结构的切面示例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投影系统的结构示例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投影系统的结构示例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投影系统的结构示例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投影系统的结构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播放装置、控制装置、全息投影屏幕、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和至少一个投影仪,所述播放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投影仪连接,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全息投影屏幕连接;/n所述播放装置用于接收播放模式指令和系统设置参数,根据所述播放模式指令获取2D片源,并将所述2D片源转化为多视点的3D影像,并将所述系统设置参数和视点数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视点数为所述3D影像的视点数量,所述系统设置参数包括所述投影仪的分辨率,投影成像的尺寸;/n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系统设置参数和所述视点数,并根据所述视点数,所述投影仪的分辨率和所述投影成像的尺寸,计算形成裸眼3D影像所需要的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和透明窄缝的宽度;/n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和所述透明窄缝的宽度,对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表面能形成与所述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对应的不透明屏障,以及与所述透明窄缝的宽度对应的透明窄缝;/n所述投影仪用于将所述播放装置输出的所述3D影像投影至所述全息投影屏幕,以将所述3D影像放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播放装置、控制装置、全息投影屏幕、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和至少一个投影仪,所述播放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投影仪连接,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全息投影屏幕连接;
所述播放装置用于接收播放模式指令和系统设置参数,根据所述播放模式指令获取2D片源,并将所述2D片源转化为多视点的3D影像,并将所述系统设置参数和视点数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视点数为所述3D影像的视点数量,所述系统设置参数包括所述投影仪的分辨率,投影成像的尺寸;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系统设置参数和所述视点数,并根据所述视点数,所述投影仪的分辨率和所述投影成像的尺寸,计算形成裸眼3D影像所需要的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和透明窄缝的宽度;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和所述透明窄缝的宽度,对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表面能形成与所述不透明屏障的宽度对应的不透明屏障,以及与所述透明窄缝的宽度对应的透明窄缝;
所述投影仪用于将所述播放装置输出的所述3D影像投影至所述全息投影屏幕,以将所述3D影像放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包括:顶部透明薄膜,顶部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添加黑色染色剂的胆固醇液晶层,底部导电层,底部透明薄膜和电源;
所述顶部透明薄膜与所述顶部导电层连接,所述顶部导电层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连接,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与所述添加黑色染色剂的胆固醇液晶层连接,所述添加黑色染色剂的胆固醇液晶层与所述底部导电层连接,所述底部导电层与所述底部透明薄膜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顶部导电层和所述底部导电层连接;
所述顶部导电层和所述底部导电层的内侧分布有电极,所有的所述电极沿同一方向排列,并布满整个所述电控可移动视差屏障光栅的表面,各个所述电极宽度以及各个所述电极之间距离均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樵陈增源
申请(专利权)人:万维科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