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29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包括:杆体、滑槽、外滑套、导油槽、内滑套、滑条、活动接箍;所述滑槽开设在杆体的外壁上,且滑槽与杆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滑条位于内滑套的内壁上,且滑条与内滑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滑套套入安装在杆体上,且滑条与滑槽通过卡合方式滑动连接;所述外滑套包裹在内滑套的外部,且导油槽开设在外滑套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抽油杆扶正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内滑套、外滑套的360度自旋,降低油管对外滑套的轴向摩擦力,保护了油管和抽油杆,同时使外滑套的摩擦更为均匀,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机采效率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A kind of anti eccentric wear centralizer for spinning sucker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技术介绍
抽油杆是抽油机井的细长杆件,它上接光杆,下接抽油泵起传递动力的作用。在有杆泵抽油系统中,抽油杆和油管的偏磨降低了抽油杆和油管的强度,造成抽油杆断裂,磨穿管壁,油管漏失,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伴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有杆泵抽油系统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化,现有的抽油杆扶正器因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够理想,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的还加剧了管杆的偏磨。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有杆泵抽油系统中,抽油杆和油管的偏磨降低了抽油杆和油管的强度,造成抽油杆断裂,磨穿管壁,油管漏失,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伴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有杆泵抽油系统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化,现有的抽油杆扶正器因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够理想,工作过程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包括:杆体(1)、滑槽(2)、外滑套(3)、导油槽(4)、内滑套(5)、滑条(6)、活动接箍(7);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开设在杆体(1)的外壁上,且滑槽(2)与杆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滑条(6)位于内滑套(5)的内壁上,且滑条(6)与内滑套(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滑套(5)套入安装在杆体(1)上,且滑条(6)与滑槽(2)通过卡合方式滑动连接;所述外滑套(3)包裹在内滑套(5)的外部,且导油槽(4)开设在外滑套(3)的外壁上;所述活动接箍(7)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杆体(1)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包括:杆体(1)、滑槽(2)、外滑套(3)、导油槽(4)、内滑套(5)、滑条(6)、活动接箍(7);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开设在杆体(1)的外壁上,且滑槽(2)与杆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滑条(6)位于内滑套(5)的内壁上,且滑条(6)与内滑套(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滑套(5)套入安装在杆体(1)上,且滑条(6)与滑槽(2)通过卡合方式滑动连接;所述外滑套(3)包裹在内滑套(5)的外部,且导油槽(4)开设在外滑套(3)的外壁上;所述活动接箍(7)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杆体(1)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为柱状结构,且杆体(1)由35CrMo材料加工制成,杆体(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另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活动接箍(7)与所述螺纹拧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旋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的螺旋状槽体,且滑槽(2)在杆体(1)的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垒垒杨荣辉窦旭斌邓雪菲安会明吴丽平李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