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膜和由包装膜制成的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19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膜和包装袋,其中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丙烯表层、铝箔层、抗介质层和聚丙烯内层,聚丙烯表层包括朝向聚丙烯内层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端热合层、中间聚丙烯层和内端热合层,内端热合层、铝箔层、抗介质层和聚丙烯内层中每相邻两层之间均通过胶黏剂进行粘结,外端热合层的摩擦系数在0.1‑0.15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膜的最外层为热合层而不是印刷层,且最外层的摩擦系数控制在0.1‑0.15之间,比中国国家标准的摩擦系数0.3小,从而使得该包装膜在封装成包装袋时,外端热合层能与聚丙烯内层热封在一起,很好的消除了封边;而且,将外端热合层与聚丙烯内层热封在一起的封装方式还可以加快封装效率。

A packing film and a packing bag made of the packing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膜和由包装膜制成的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包装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包装膜和由包装膜制成的包装袋。
技术介绍
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这些包装产品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现有的复合包装膜由于外层为印刷层,内层为聚丙烯层,所以只能采用内层与内层对接热封,外层与外层对接热封的封装方式,这种封装方式存在效率低而且还会导致该包装袋上有热封边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得包装袋整体外形不美观且浪费材料。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224569Y一种微波炉用包装袋中公开了“一种微波炉用包装袋,包括至少由两层袋身材料封压而成的袋体,所述每层袋身材料分为热封面和非热封面,在袋体上设有封边,所述至少一条封边的热封面处全部或者局部设有涂层区域。所述包装袋还可以为盖膜产品,其袋身材料包括盖膜材料和与其热封的底部托盘,所述涂层局部地涂布在盖膜材料的热封面上。带有特殊涂层的盖膜材料与底部托盘热封后,在封边区域形成区域,具有相同的微波炉加热自动放气功能”。但是,上述微波炉用包装袋的封装方式存在封装效率低而且外表还会有热封边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膜和由包装膜制成的包装袋,旨在解决现有的包装袋上会有热封边且封装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丙烯表层、铝箔层、抗介质层和聚丙烯内层,所述聚丙烯表层包括朝向所述聚丙烯内层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端热合层、中间聚丙烯层和内端热合层,所述内端热合层、所述铝箔层、所述抗介质层和所述聚丙烯内层中每相邻两层之间均通过胶黏剂进行粘结,所述外端热合层的摩擦系数在0.1-0.15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外端热合层中添加有让其摩擦系数在0.1-0.15之间的爽滑剂。进一步地,所述抗介质层为聚酰胺。进一步地,所述抗介质层经双面电晕处理,其表面张力大于48mN/M。一种包装袋,所述包装袋由包装膜卷制封装形成,卷制封装时,所述聚丙烯内层贴合到所述外端热合层上并热封从而制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扎实密封的铝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包装膜的最外层为热合层而不是印刷层,且最外层的摩擦系数控制在0.1-0.15之间,比中国国家标准的摩擦系数0.3小,从而使得该包装膜在卷制封装成包装袋时,外端热合层能与聚丙烯内层热封在一起,很好的消除了封边,具有外形美观、每个包装袋可节省一个封边材料的优点;而且,将外端热合层与聚丙烯内层热封在一起还可以大大加快封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包装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包装袋的截面示意图。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包装袋;10、聚丙烯表层;11、铝箔层;12、抗介质层;13、聚丙烯内层;14、胶黏剂;101、外端热合层;102、中间聚丙烯层;103、内端热合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1:本实施例用于提供一种包装膜。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膜,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丙烯表层10、铝箔层11、抗介质层12和聚丙烯内层13,聚丙烯表层10包括朝向聚丙烯内层13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端热合层101、中间聚丙烯层102和内端热合层103,内端热合层103、铝箔层11、抗介质层12和聚丙烯内层13中每相邻两层之间均通过胶黏剂14进行粘结,外端热合层101的摩擦系数在0.1-0.15之间。本实施例中,外端热合层101的表面摩擦系数为0.1-0.15,而且热封性能达到3.5N以上,内面电晕处理达38达因。外端热合层101的光学性能好,印刷适应性好,耐磨性、耐热性好,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便于外端热合层101与聚丙烯内层13搭接缝合。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端热合层101中添加爽滑剂的方式,从而让其摩擦系数控制在0.1-0.15之间。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直接表面处理或者其它常规方式来实现将摩擦系数控制在0.1-0.15之间。本实施例中,针对胶黏剂14流动性差,活性强,对铝膜就要有良好的加工性和适宜的机械强度的要求。中间的铝箔层11为基体材料,起防水和阻隔遮光,耐温的作用,表面干净,光亮,有很好的可塑性,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同时,由于胶黏剂14的半液体状物质,有溶解性、溶胀性和渗透性,通过将所述抗介质层12设置在铝箔层11的内侧,使得抗介质层12与胶黏剂14接触更近,起到抗介质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介质层12为聚酰胺,俗称尼龙。所述尼龙经双面电晕处理,其表面张力大于48mN/M。实施例2:本实施例用于提供一种包装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袋,包装袋1由上述实施例1中的包装膜卷制封装形成,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丙烯表层(10)、铝箔层(11)、抗介质层(12)和聚丙烯内层(13),所述聚丙烯表层(10)包括朝向所述聚丙烯内层(13)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端热合层(101)、中间聚丙烯层(102)和内端热合层(103),所述内端热合层(103)、所述铝箔层(11)、所述抗介质层(12)和所述聚丙烯内层(13)中每相邻两层之间均通过胶黏剂(14)进行粘结,所述外端热合层(101)的摩擦系数在0.1-0.1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丙烯表层(10)、铝箔层(11)、抗介质层(12)和聚丙烯内层(13),所述聚丙烯表层(10)包括朝向所述聚丙烯内层(13)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端热合层(101)、中间聚丙烯层(102)和内端热合层(103),所述内端热合层(103)、所述铝箔层(11)、所述抗介质层(12)和所述聚丙烯内层(13)中每相邻两层之间均通过胶黏剂(14)进行粘结,所述外端热合层(101)的摩擦系数在0.1-0.1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热合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陵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