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注塑机及其定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14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拉链注塑机的定位检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导链板、下夹板和上夹板,下夹板能够向上运动与导链板高度平齐,下夹板的后端靠近导链板的前端,下夹板的前端靠近注塑装置下模具的后端,上夹板设置于下夹板上方并连接有用于驱动上夹板上下往复运动的检测驱动器,上夹板安装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检测针和两个感应器,上夹板和下夹板向下移动,使两个检测针的底端进入拉链的无链齿区段,拉链继续向前移动,无链齿区段后端两侧的链齿能够分别向上顶起两个检测针以遮挡对应的感应器。通过上述方式实现自动检测到位情况,提高注塑品质,提高产品合格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定位检测装置的拉链注塑机。

Zippe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its positioning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链注塑机及其定位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拉链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链注塑机的定位检测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定位检测装置的拉链注塑机。
技术介绍
拉链具有使用方便,连接紧密牢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目前,在拉链的链带制造过程中,当把两条植有连续链齿的拉链布带合成整条链带后,需要对该链带进行定寸和除齿处理,在该链带上间隔一定长度切除掉一段链齿,形成间隔的无链齿区段(即空位),为安装拉链的上下止提供空间,然后注塑装置的上下模合模,在每个无链齿区段上均注塑成型上下止。但是由于现有上下止注塑机技术的局限性,有时拉链注塑机的拖带机构不能够准确的把拉链的无链齿区段空位后端部的链齿拉到模腔边沿,即上下模合模时不能保证模具对准无链齿区段,不能判断拉链到位情况,造成模具合模压坏拉链,造成经济损失,降到工作效率。因此,然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检测拉链到位情况的检测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注塑机的定位检测装置,通过检测针和感应器检测拉链的无链齿区段是否到位,防止模具压坏拉链,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定位定检测装置的拉链注塑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拉链注塑机的定位检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导链板、下夹板和上夹板,所述下夹板能够向上运动与所述导链板高度平齐,所述下夹板的后端靠近所述导链板的前端,所述下夹板的前端靠近注塑装置下模具的后端,所述上夹板设置于所述下夹板上方并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板上下往复运动的检测驱动器,所述上夹板安装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检测针和两个感应器,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向下移动,使两个所述检测针的底端进入拉链的无链齿区段,拉链继续向前移动,无链齿区段后端两侧的链齿能够分别向上顶起两个所述检测针以遮挡对应的所述感应器。优选地,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上夹板上设置有用于套装所述导向柱的导向孔。优选地,所述检测驱动器具体为检测气缸。优选地,所述检测气缸安装于所述下夹板下方,所述检测气缸的伸出端穿过所述下夹板上的通孔并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优选地,所述上夹板前端并列设置有两个安装座,所述上夹板的上板面并列设置有两个向前延伸的导向座,竖直设置的所述检测针穿过对应的所述导向座和所述安装座,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优选地,所述检测针中部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的下端面与所述安装座相抵,所述限位台阶和所述导向座之间套装有用于向下推动所述检测针的弹簧。优选地,所述上夹板的上板面安装有支座,两个所述感应器安装于所述支座并朝向前方,分别对应两个所述检测针。优选地,所述导链板上方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下夹板后方拉链的防退胶块,所述导链板上方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防退胶块上下往复运动的防退驱动器。优选地,所述防退驱动器具体为防退气缸。本技术提供一种拉链注塑机,包括注塑装置和定位检测装置,所述定位检测装置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检测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拉链注塑机的定位检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导链板、下夹板和上夹板,下夹板固定设置并与导链板高度平齐,下夹板的后端靠近导链板的前端,下夹板的前端靠近注塑装置的后端,上夹板设置于下夹板上方并连接有用于驱动上夹板上下往复运动的检测驱动器,上夹板安装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检测针和两个感应器,上夹板向下移动,使两个检测针的底端进入拉链的无链齿区段,拉链继续向前移动,无链齿区段后端两侧的链齿能够分别向上顶起两个检测针以遮挡对应的感应器。工作过程中,进行过定寸和除齿的拉链放置于导链板上,由拖带机构拉动拉链向前移动,拉链穿过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空间,当无链齿区段运动至上下夹板中间时,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向下移动夹持拉链,带动检测针向下移动,分别与拉链的两条布带相抵,当无链齿区段位于检测针处时,检测针处于低位,拉链继续向前运动,无链齿区段完全通过检测针处前,无链齿区段后端两侧的链齿将两个检测针向上顶起,处于高位,进而检测针遮挡对应的感应器,表示拉链运动到位,由于注塑装置靠近下夹板,此时也表示无链齿区段到达合模位置,上下模合模完成上下止注塑成型,注塑完成后,上下模打开,拉链继续向前移动,直至到达下一个无链齿区段,整条拉链注塑完成后,上夹板向上运动打开。只有当两个检测针同时由低位变为高位,即两个检测针均被检测到向上顶起时,才表示拉链两侧的链带同时达到正确的合模位置,上下模合模,当仅有一个检测针被顶高,或两个均未顶高,则表示拉链未到位,上下模不会合模,防止压坏链齿。通过上述方式实现自动检测到位情况,提高注塑效率与品质,减少人工查看,提高产品合格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定位检测装置的拉链注塑机,由于上述定位检测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拉链注塑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定位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定位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针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拉链注塑机的定位检测装置,通过检测针和感应器检测拉链的无链齿区段是否到位,防止模具压坏拉链,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定位定检测装置的拉链注塑机。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定位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定位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针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拉链注塑机的定位检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导链板1、下夹板2和上夹板3,定义拉链前进的终止位置为各部件的前方,拉链前进的起始位置为各部件的后方。下夹板2能够向上运动与导链板1高度平齐,下夹板2的后端靠近导链板1的前端,下夹板2的前端靠近注塑装置的后端,即拉链前进过程中依次经过导链板1、下夹板2和注塑装置,上夹板3设置于下夹板2上方,还设置有检测驱动器,连接上夹板3,并用于驱动上夹板3上下往复运动,上夹板3安装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检测针4和两个感应器5,上夹板3和下夹板2向下移动时,两个检测针4的底端进入拉链的无链齿区段,拉链继续向前移动,无链齿区段后端两侧的链齿能够分别向上顶起两个检测针4以遮挡对应的感应器5。工作过程中,已完成定寸和除齿的拉链放置于导链板1上,由拖带机构拉动拉链向前移动,拉链穿过上夹板3和下夹板2之间的空间,当无链齿区段运动至上下夹板中间时,检测驱动器驱动上夹板3和下夹板2向下移动夹持拉链,进而带动检测针4向下移动,使两个检测针4分别与拉链的两条布带相抵。拉链在拖带机构的带动下继续前进,当拉链的无链齿区段位于检测针4下方时,检测针4直接与链带接触,处于低位,感应器5的高度略高于检测针4的位置,当检测针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注塑机的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导链板(1)、下夹板(2)和上夹板(3),所述下夹板(2)能够向上运动与所述导链板(1)高度平齐,所述下夹板(2)的后端靠近所述导链板(1)的前端,所述下夹板(2)的前端靠近注塑装置下模具的后端,所述上夹板(3)设置于所述下夹板(2)上方并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板(3)上下往复运动的检测驱动器,所述上夹板(3)安装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检测针(4)和两个感应器(5),所述上夹板(3)和所述下夹板(2)向下移动,使两个所述检测针(4)的底端进入拉链的无链齿区段,拉链继续向前移动,无链齿区段后端两侧的链齿能够分别向上顶起两个所述检测针(4)以遮挡对应的所述感应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注塑机的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导链板(1)、下夹板(2)和上夹板(3),所述下夹板(2)能够向上运动与所述导链板(1)高度平齐,所述下夹板(2)的后端靠近所述导链板(1)的前端,所述下夹板(2)的前端靠近注塑装置下模具的后端,所述上夹板(3)设置于所述下夹板(2)上方并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板(3)上下往复运动的检测驱动器,所述上夹板(3)安装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检测针(4)和两个感应器(5),所述上夹板(3)和所述下夹板(2)向下移动,使两个所述检测针(4)的底端进入拉链的无链齿区段,拉链继续向前移动,无链齿区段后端两侧的链齿能够分别向上顶起两个所述检测针(4)以遮挡对应的所述感应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2)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上夹板(3)上设置有用于套装所述导向柱的导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驱动器具体为检测气缸(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气缸(6)安装于所述下夹板(2)下方,所述检测气缸(6)的伸出端穿过所述下夹板(2)上的通孔并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