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00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平板(10);第二平板(20),所述第二平板(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板(10)上;多个连接带(30),沿着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的延伸方向布置,且所述多个连接带(30)中的每一个,其两端与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相连接,以限定出紧固空间。该固定装置(100)可以避免患者发生二次受伤,便于清洗和消毒,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中的车辆越来越多,在方便人们日常出行的时候,也多发交通事故,此时伤员多为骨折性损伤,在将患者抬上担架后,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担架多为柔性结构,医护人员在抬担架时,由于柔性结构的担架会促使骨折患者发生二次骨折,这样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担架多没有固定结构,不能将伤员肢体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以避免患者发生二次受伤,便于清洗和消毒,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板上;多个连接带,沿着所述第一平板或者第二平板的延伸方向布置,且所述多个连接带中的每一个,其两端与所述第一平板或者第二平板相连接,以限定出紧固空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平板设计成硬质材料,可以使患者躺在固定装置上更加平稳,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二次受伤;将第二平板与第一平板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便于对第二平板的清洗和消毒;而设置多个连接带有助于将患者的身体固定住,防止病人在固定装置上不稳定而造成二次受伤;而且该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固定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带中的每一个,至少包括柔性部和紧固部,其中,所述柔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平板或者第二平板中的一个相连接,所述紧固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或者第二平板中的一个相连接,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部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部的第二端通过卡扣进行连接。优选地,所述柔性部第二端处设置一凸起,沿着所述柔性部的长度方向且背离所述第二端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定位孔,紧固部的第二端上设有卡环,其中,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适于穿过所述卡环,所述凸起通过自身形变卡固在所述多个定位孔中的一个内。优选地,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部的第二端通过粘结连接,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设置有母贴,所述紧固部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母贴相粘结的子贴。优选地,所述第二平板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平板上,其中,所述第一平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轨,所述第二平板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滑轨相配合的导柱,所述导柱可沿着所述滑轨滑行。优选地,所述导柱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平板的下端面上,其中,当所述导柱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导柱与所述滑轨相卡接;当所述导柱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导柱可分离于所述滑轨优选地,所述导柱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平板的下端面上,其中,所述滑轨在长度方向上至少贯穿所述第一平板的其中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二平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平板上,所述第二平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连接螺柱,所述第一平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连接螺柱一一对应的螺孔,螺母旋拧与所述螺柱的自由端。优选地,所述柔性部的内侧壁设置一层弹性缓冲垫。根据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其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导柱与滑轨配合的方式将第二平板与第一平板进行连接,可以便于第二平板的拆卸清洗和消毒;通过设置弹性缓冲垫可以提高患者的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固定装置100;第一平板10;滑轨11;第二平板20;导柱21;连接带30;把手40;支架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附图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1”、“第2”、“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集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技术。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固定装置10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平板10、第二平板20和多个连接带30。第一平板10;第一平板10为硬质材料,且其强度足以支撑人体的重量而不会发生变形,例如,可以为PVC件;当然第一平板10不限制为板状结构,其也可以包括一对连接在支第一平板10两侧的支柱,这样可以便于医护人员的抬架。第二平板20,所述第二平板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板10上;具体地,第二平板20可以同第一平板10的材质一样为硬质材料,当然也可以为柔性材料,例如可以为柔性织物件,橡胶件等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在固定装置100上的舒适度;而将第二平板20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平板10上可以便于第二平板20的拆卸清理和消毒,由于长时间使用固定装置100会不满细菌病毒,尤其当患者留有伤口更不能触碰第二平板20,将第二平板20设计成可与第一平板10拆卸连接,便于清理消毒。多个连接带30,沿着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的延伸方向布置,且所述多个连接带30中的每一个,其两端与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相连接,以限定出紧固空间,也就是说,在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上设置连接带30,可以将患者的身体固定在紧固空间内,防止在将病人运输至指定地点的过程中由于病人身体不够稳定而造成二次受伤,尤其是骨折患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平板10设计成硬质材料,可以使患者躺在固定装置100上更加平稳,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二次受伤;将第二平板20与第一平板10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便于对第二平板20的清洗和消毒;而设置多个连接带30有助于将患者的身体固定住,防止病人在固定装置100上不稳定而造成二次受伤;而且该固定装置100,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多个连接带30中的每一个,至少包括柔性部和紧固部,其中,所述柔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中的一个相连接,所述紧固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中的一个相连接,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部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也就是说,每个连接带30通过柔性部与紧固部之间的连接而实现对患者在紧固空间内的固定。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部的第二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平板(10);/n第二平板(20),所述第二平板(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板(10)上;/n多个连接带(30),沿着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的延伸方向布置,且所述多个连接带(30)中的每一个,其两端与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相连接,以限定出紧固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平板(10);
第二平板(20),所述第二平板(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平板(10)上;
多个连接带(30),沿着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的延伸方向布置,且所述多个连接带(30)中的每一个,其两端与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相连接,以限定出紧固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带(30)中的每一个,至少包括柔性部和紧固部,其中,所述柔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中的一个相连接,所述紧固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10)或者第二平板(20)中的一个相连接,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部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部的第二端通过卡扣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处设置一凸起,沿着所述柔性部的长度方向且背离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定位孔,紧固部的第二端上设有卡环,其中,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适于穿过所述卡环,所述凸起通过自身形变卡固在所述多个定位孔中的一个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部的第二端通过粘结连接,所述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彤李晴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