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安刚专利>正文

凉暖两用床垫、坐垫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999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凉暖两用床垫、坐垫及其制作方法,是针对现有的床垫和坐垫存在着凉暖性能单一,不适应季节冷热变化需要使用的问题而设计的。该垫为上下两层,每层通过纵、横交叉的固定墙分割为若干个容物腔,分别填充不同的填充物。凉的一层填充的是植物性纤维材料,包括椰果的丝毛、棕糜加工成的丝毛、玉米穗外皮加工成的丝毛及含高纤维的草本植物和谷物的外壳等;暖的一层填充的保温性材料,包括鸭、鹅的羽毛,牛、羊、骆驼的绒毛及涤棉和香蒲棒的绒毛等。具有冬暖夏凉和柔软适度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和载客车辆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生活领域,主要是涉及日常家庭生活中,可随季节冷热变化需要使用的。
技术介绍
目前,日常家庭生活应用的床垫和坐垫,一般是由弹簧、棕糜或草秸札成的胎架,在其上面铺设一层椰果的丝毛、毛或涤棉等一类物质,制成的床垫和坐垫。该垫的凉暖性能单一,不适应季节冷热变化需要使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垫的两层分别装有凉暖不同的填充物,可以方便的在不同的季节使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该凉暖两用垫是双层的,由面料、垫边缘的围墙、固定墙和填充物组成,其特征是a、垫的上层由上面料、中间面料、垫边缘的围墙及内部纵横交叉的固定墙组成,在面料、围墙和固定墙形成的容腔内,充装有植物性纤维材料;b、垫的下层由下面料、中间面料、垫边缘的围墙及内部纵横交叉的固定墙组成,在面料、围墙和固定墙形成的容腔内,充装有保温性材料;c、上层纵向设置的固定墙的两个边分别与中间面料上的墙基和上面料缝合在一起,两端与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下层纵向设置的固定墙的两个边分别与垫的下面料和中间面料缝合在一起,两端与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d、上层横向设置的固定墙的两个边分别与垫的上面料和中间面料上的墙基缝合在一起,两端与纵向固定墙或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下层横向设置的固定墙的两个边分别与垫的下面料和中间面料缝合在一起,两端与纵向固定墙或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e、为保持垫面的平整,垫上下层的固定墙交错设置;f、在垫一个边缘的围墙与上面料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g、在垫一个边缘的围墙与下面料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以上所说的植物性纤维材料包括椰果的丝毛、棕糜加工成的丝毛、玉米穗外皮加工成的丝毛及含高纤维的草本植物和谷物的外壳等;所说保温性材料包括鸭、鹅的羽毛,牛、羊、骆驼的绒毛及涤棉和香蒲棒的绒毛等。为保持垫边缘的围墙平整、挺括,在围墙的内侧贴设海绵类的衬。为了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垫子可以是一层的,凉层或暖层,只充装一种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是a、按照垫上层固定墙的位置将固定墙纵横向的墙基与中间面料的一面缝合;b、按照垫下层固定墙的位置(与上层的位置交错设置)将下层的纵、横固定墙的一边与中间面料的另一面缝合;c、将上层的纵横固定墙的一边与中间面料上的墙基缝合;d、上层的固定墙的另一边与上面料缝合,下层固定墙的另一边与下面料缝合;e、中间面料的边缘与围墙的中间部位缝合;f、上面料的边缘与围墙缝合,在一个边缘的围墙与上面料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下面料的边缘与围墙缝合,在一个边缘的围墙与下面料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g、通过围墙与面料之间的充料缝隙和纵、横固定墙端部的缝隙对垫的两层分别充装植物性纤维材料和保温性材料;h、在充装完成后,将围墙与面料之间的充料缝隙缝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垫子是由两层组成,分别填充有植物性纤维材料和保温性材料,由于植物性纤维材料具有透气性好和凉爽的特点,很适宜于在炎热的夏季使用。而保温性材料具有柔软适度的特点,在春秋和冬季使用是非常理想的。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A-A剖视图。图中1为上面料、2为中间面料、3为下层横向固定墙、4为下面料、5为下层纵向固定墙、6为上下层一体的围墙、7为围墙下端预留充料缝隙、8为围墙上端预留充料缝隙、9为上层固定墙的墙基、10为上层纵向固定墙、11为上层横向固定墙、12为上层横向固定墙充料的缝隙、13为下层横向固定墙充料的缝隙、14为下层固定墙边缘充料的缝隙、15为上层固定墙边缘充料的缝隙。图2中的实线为上层固定墙的示意位置,虚线为下层固定墙的示意位置。具体实施方法现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按照垫上层固定墙的位置将固定墙的墙基9与中间面料2的一面缝合,按照垫下层固定墙的位置(与上层的位置交错设置)将纵、横固定墙5、3与中间面料2的另一面缝合,将上层的纵、横固定墙10、11与垫上面的墙基9缝合;将上层固定墙的另一边与上面料1缝合,下层固定墙的另一边与下面料4缝合;将中间面料2的边缘与围墙6的中间部位缝合;将上面料1的边缘与围墙6缝合,在一个边缘的围墙与上面料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8;下面料4的边缘与围墙6缝合,在一个边缘的围墙与下面料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7。缝合完成后,形成一个两层的垫子,每一层垫子内均由纵、横交叉的固定墙分割为若干个容料腔。将植物性纤维材料加工成丝毛或碎末状,将保温性材料加工成绒状。通过围墙与面料之间的充料缝隙7、8和纵、横固定墙端部的缝隙12、13、14、15对垫的两层分别充装植物性纤维材料和保温性材料;在充装完成后,将围墙与面料之间的充料缝隙7、8缝合。权利要求1.一种凉暖两用床垫、坐垫,由面料、垫边缘的围墙、固定墙和填充物组成,其特征是a、垫的上层由上面料(1)、中间面料(2)、垫边缘的围墙(6)及内部纵横交叉的固定墙(10)、(11)组成,在面料、围墙和固定墙形成的容腔内,充装有植物性纤维材料;b、垫的下层由下面料(4)、中间面料(2)、垫边缘的围墙(6)及内部纵横交叉的固定墙(5)、(3)组成,在面料、围墙和固定墙形成的容腔内,充装有保温性材料;c、上层纵向设置的固定墙(10)的两个边分别与中间面料(2)上的墙基(9)和上面料(1)和缝合在一起,两端与垫边缘的围墙(6)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15);下层纵向设置的固定墙(5)的两个边分别与垫的下面料(4)和中间面料(2)缝合在一起,两端与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14);d、上层横向设置的固定墙(11)的两个边分别与垫的上面料(1)和中间面料(2)上的墙基(9)缝合在一起,两端与纵向固定墙或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12);下层横向设置的固定墙(3)的两个边分别与垫的下面料(4)和中间面料(2)缝合在一起,两端与纵向固定墙或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13);e、为保持垫面的平整,垫上下层的固定墙交错设置;f、在垫一个边缘的围墙(6)与上面料(1)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8);g、在垫一个边缘的围墙(6)与下面料(4)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暖两用床垫、坐垫,其特征是所说的植物性纤维材料包括椰果的丝毛、玉米穗外皮加工成的丝毛及含高纤维的草本植物和谷物的外壳;所说保温性材料包括鸭、鹅的羽毛,牛、羊、骆驼的绒毛及涤棉和香蒲棒的绒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暖两用床垫、坐垫,其特征是垫子是一层的,只充装一种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暖两用床垫、坐垫,其特征是在围墙的内侧贴设一层海绵类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暖两用床垫、坐垫,其制作方法是a、按照垫子上层固定墙的位置将固定墙纵横向的墙基(9)与中间面料(2)的一面缝合;b、按照垫子下层固定墙的位置,将下层的纵、横固定墙与中间面料(2)的另一面缝合;c、将上层纵、横固定墙的一边与中间面料上的墙基(9)缝合;d、上层纵、横固定墙的另一边与上面料(1)缝合,下层纵、横固定墙的另一边与下面料(4)缝合;e、中间面料(2)的边缘与围墙(6)的中间部位缝合;f、上面料(1)的边缘与围墙(6)缝合,在一个边缘的围墙与上面料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8);下面料(4)的边缘与围墙(6)缝合,在一个边缘的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凉暖两用床垫、坐垫,由面料、垫边缘的围墙、固定墙和填充物组成,其特征是:a、垫的上层由上面料(1)、中间面料(2)、垫边缘的围墙(6)及内部纵横交叉的固定墙(10)、(11)组成,在面料、围墙和固定墙形成的容腔内,充装有植物性纤 维材料;b、垫的下层由下面料(4)、中间面料(2)、垫边缘的围墙(6)及内部纵横交叉的固定墙(5)、(3)组成,在面料、围墙和固定墙形成的容腔内,充装有保温性材料;c、上层纵向设置的固定墙(10)的两个边分别与中间面料(2) 上的墙基(9)和上面料(1)和缝合在一起,两端与垫边缘的围墙(6)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15);下层纵向设置的固定墙(5)的两个边分别与垫的下面料(4)和中间面料(2)缝合在一起,两端与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14); d、上层横向设置的固定墙(11)的两个边分别与垫的上面料(1)和中间面料(2)上的墙基(9)缝合在一起,两端与纵向固定墙或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12);下层横向设置的固定墙(3)的两个边分别与垫的下面料(4)和中间面料(2)缝合在一起,两端与纵向固定墙或垫边缘的围墙接触,形成能开合的缝隙(13);e、为保持垫面的平整,垫上下层的固定墙交错设置;f、在垫一个边缘的围墙(6)与上面料(1)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8);g、在垫一个边缘的围墙(6 )与下面料(4)之间预留有充料的缝隙(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佰昌王安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安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