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板栗脱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96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53
一种高效板栗脱苞装置,包括剥离筒,所述剥离筒内侧设有第一空腔,剥离筒底部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中端外侧设有挤压筒,剥离筒内壁和挤压筒外壁从上到下均匀排布有挤压部,剥离筒和挤压筒之间设有剥离区,剥离筒上端设有密封盖,旋转轴上端转动连接在密封盖下端,旋转轴上端连接有电机,密封盖上端开有与剥离区对应的投放口,挤压筒下端外侧设有密封部,密封部下端外侧设有刮料杆,剥离筒底部开有位于剥离区正下方的出料口,剥离筒下端设有分离筒,旋转轴下端外侧设有旋转杆,分离筒底部设有过滤网,分离筒右端开有出苞口,出苞口内侧设有密封塞,密封塞外侧设有拉环,分离筒下端外侧设有支撑腿,支撑腿内侧设有收集漏斗,收集漏斗下端设有出果口。

An efficient device for Chinese chestnut debo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板栗脱苞装置
本技术涉及剥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板栗脱苞装置。
技术介绍
板栗(学名:Castaneamollissima),又名栗、板栗、栗子、风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中国台湾以及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现有板栗剥壳作业仍以人工为主。但是这种人工脱壳的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剥的时候容易刺伤手指、时间消耗多、工作效率低下;由于板栗的种植面积很大,企业想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脱壳,就不得不雇佣大量人工这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无法适应现在生产中大批量、高效率的要求;另外这种人工剥壳的方法,容易把果仁打碎,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板栗脱苞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实现大批量板栗的快速剥离,工作效率高,避免了人工剥壳的种种缺陷,板栗的完整性好,适合大面积种植板栗的企业使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高效板栗脱苞装置,包括剥离筒,所述剥离筒内侧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剥离筒底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中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筒,所述剥离筒内壁和所述挤压筒外壁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倾斜,所述剥离筒内壁和所述挤压筒外壁从上到下均匀排布有若干个挤压部,所述剥离筒和挤压筒之间设有剥离区,所述剥离筒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旋转轴上端转动连接在密封盖下端中心位置,所述旋转轴上端传动连接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密封盖的上端中心位置,所述密封盖上端开有若干个与剥离区对应的投放口,所述挤压筒下端外侧设有环绕挤压筒一周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下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料杆,所述剥离筒底部开有若干个位于剥离区正下方的出料口,所述剥离筒下端固定连接有分离筒,所述旋转轴下端穿过剥离筒底部位于分离筒内侧,所述旋转轴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分离筒内的旋转杆,所述分离筒底部设有位于旋转杆下端的过滤网,所述分离筒右端开有出苞口,所述出苞口内侧设有密封塞,密封塞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分离筒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内侧设有固定连接在分离筒下端的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下端中心位置设有出果口,设有剥离筒、挤压筒和挤压部,旋转的挤压筒使得栗苞在剥离区内受挤压而使苞体破裂,挤压使得板栗和苞体分离开,锥形的剥离区使得不同大小栗苞和为完全分开的栗苞都能得到有效的剥离,设有旋转杆,避免分离后的苞体覆盖在过滤网上端而导致板栗无法通过过滤网。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挤压筒内侧设有第二空腔,减少生产该设备的生产成本,间接的增加工厂收益。进一步完善,所述刮料杆外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部,使得外层区域的板栗和苞体可以扫落到分离筒内。进一步完善,所述出苞口开在与分离筒右端内壁相切的位置,使得分离后的苞体更好地从分离筒内甩出。进一步完善,所述投放口为锥形形状,所述投放口下端直径比剥离筒和挤压筒半径的差小2-3cm,避免栗苞掉落在挤压筒上方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事故。进一步完善,所述挤压部采用弹性橡胶材料,防止栗苞内的板栗受到过大的压力而破裂。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设有剥离筒、挤压筒和挤压部,旋转的挤压筒使得栗苞在剥离区内受挤压而使苞体破裂,挤压使得板栗和苞体分离开,锥形的剥离区使得不同大小栗苞和为完全分开的栗苞都能得到有效的剥离,可以实现大批量板栗的快速剥离,工作效率高,避免了人工剥壳的种种缺陷,板栗的完整性好,适合大面积种植板栗的企业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A方向上的视图;图3为图1在B-B反向上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剥离筒,2、空腔,3、旋转轴,4、挤压筒,5、挤压部,6、剥离区,7、密封盖,8、电机,9、投放口,10、密封部,11、刮料杆,12、出料口,13、分离筒,14、旋转杆,15、过滤网,16、出苞口,17、密封塞,18、拉环,19、支撑腿,20、收集漏斗,21、出果口,22、第二空腔,23、导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3:本实施例中一种高效板栗脱苞装置,包括剥离筒1,所述剥离筒1内侧设有第一空腔2,所述剥离筒1底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中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筒4,所述剥离筒1内壁和所述挤压筒4外壁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倾斜,所述剥离筒1内壁和所述挤压筒4外壁从上到下均匀排布有若干个挤压部5,所述剥离筒1和挤压筒4之间设有剥离区6,所述剥离筒1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7,所述旋转轴3上端转动连接在密封盖7下端中心位置,所述旋转轴3上端传动连接有电机8的输出端,所述电机8固定连接在密封盖7的上端中心位置,所述密封盖7上端开有若干个与剥离区6对应的投放口9,所述挤压筒4下端外侧设有环绕挤压筒4一周的密封部10,所述密封部10下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料杆11,所述剥离筒1底部开有若干个位于剥离区6正下方的出料口12,所述剥离筒1下端固定连接有分离筒13,所述旋转轴3下端穿过剥离筒1底部位于分离筒13内侧,所述旋转轴3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分离筒13内的旋转杆14,所述分离筒13底部设有位于旋转杆14下端的过滤网15,所述分离筒13右端开有出苞口16,所述出苞口16内侧设有密封塞17,密封塞17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8,所述分离筒13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19,所述支撑腿19内侧设有固定连接在分离筒13下端的收集漏斗20,所述收集漏斗20下端中心位置设有出果口21,所述挤压筒4内侧设有第二空腔22,所述刮料杆11外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部23,所述出苞口16开在与分离筒13右端内壁相切的位置,所述投放口9为锥形形状,所述投放口9下端直径比剥离筒1和挤压筒4半径差小2-3cm,所述挤压部5采用弹性橡胶材料。使用时,先将收集好的栗苞从投放口放入剥离筒1内的剥离区6中,启动电机8,栗苞卡在剥离筒1与挤压筒4之间,挤压筒4开始转动,挤压筒4外侧的挤压部5在转动时挤压外侧的栗苞,使得栗苞受力破裂,栗苞内的板栗和苞体则从上层的剥离区6掉落到剥离筒1底部,在刮料杆11的作用下从出料口12掉落到过滤网15上端,旋转杆14转动并带动板栗和苞体转动,板栗通过过滤网15掉落到下方的收集漏斗20中,再从出果口21掉出,直到不再有板栗从出果口21掉落时,通过拉环18将密封塞17拉出,分离后的苞体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出苞口16被甩出。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板栗脱苞装置,包括剥离筒(1),其特征是:所述剥离筒(1)内侧设有第一空腔(2),所述剥离筒(1)底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中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筒(4),所述剥离筒(1)内壁和所述挤压筒(4)外壁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倾斜,所述剥离筒(1)内壁和所述挤压筒(4)外壁从上到下均匀排布有若干个挤压部(5),所述剥离筒(1)和挤压筒(4)之间设有剥离区(6),所述剥离筒(1)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7),所述旋转轴(3)上端转动连接在密封盖(7)下端中心位置,所述旋转轴(3)上端传动连接有电机(8)的输出端,所述电机(8)固定连接在密封盖(7)的上端中心位置,所述密封盖(7)上端开有若干个与剥离区(6)对应的投放口(9),所述挤压筒(4)下端外侧设有环绕挤压筒(4)一周的密封部(10),所述密封部(10)下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料杆(11),所述剥离筒(1)底部开有若干个位于剥离区(6)正下方的出料口(12),所述剥离筒(1)下端固定连接有分离筒(13),所述旋转轴(3)下端穿过剥离筒(1)底部位于分离筒(13)内侧,所述旋转轴(3)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分离筒(13)内的旋转杆(14),所述分离筒(13)底部设有位于旋转杆(14)下端的过滤网(15),所述分离筒(13)右端开有出苞口(16),所述出苞口(16)内侧设有密封塞(17),密封塞(17)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8),所述分离筒(13)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19),所述支撑腿(19)内侧设有固定连接在分离筒(13)下端的收集漏斗(20),所述收集漏斗(20)下端中心位置设有出果口(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板栗脱苞装置,包括剥离筒(1),其特征是:所述剥离筒(1)内侧设有第一空腔(2),所述剥离筒(1)底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中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筒(4),所述剥离筒(1)内壁和所述挤压筒(4)外壁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倾斜,所述剥离筒(1)内壁和所述挤压筒(4)外壁从上到下均匀排布有若干个挤压部(5),所述剥离筒(1)和挤压筒(4)之间设有剥离区(6),所述剥离筒(1)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7),所述旋转轴(3)上端转动连接在密封盖(7)下端中心位置,所述旋转轴(3)上端传动连接有电机(8)的输出端,所述电机(8)固定连接在密封盖(7)的上端中心位置,所述密封盖(7)上端开有若干个与剥离区(6)对应的投放口(9),所述挤压筒(4)下端外侧设有环绕挤压筒(4)一周的密封部(10),所述密封部(10)下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料杆(11),所述剥离筒(1)底部开有若干个位于剥离区(6)正下方的出料口(12),所述剥离筒(1)下端固定连接有分离筒(13),所述旋转轴(3)下端穿过剥离筒(1)底部位于分离筒(13)内侧,所述旋转轴(3)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分离筒(13)内的旋转杆(14),所述分离筒(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挺盛林爱真陈维斌
申请(专利权)人:泰顺县维能家庭农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