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95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属于淡水经济虾类的育苗技术领域。其包括连体式温室大棚、波浪式繁殖土埂、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增氧单元、生物浮床和人工繁育池;所述人工繁育池上方设有连体式温室大棚,人工繁育池内设有一定数量的波浪式繁殖土埂;依托波浪式繁殖土埂两侧设有可按不同密度放置的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每两道波浪式繁殖土埂之间还设置一定数量的增氧单元和生物浮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育苗池中应用生物浮床可培植不同种水生植物,可有效控制水生植物栽培数量面积,可控性大大提高,水生植物既可作为亲虾和虾苗的隐蔽物,同时又具有改良生态的功能,对提高亲虾、虾苗的成活率和育苗产量极为有利。

A kind of soil pond conjoined greenhouse for highly efficient artificial breeding of cray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属于淡水经济虾类的育苗

技术介绍
克氏原螯虾原产北美洲,俗称淡水小龙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蝲蛄科,1929年由日本人将该虾带入我国,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河沟、池塘和各大水系中,并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由于克氏原螯虾的市场消费量及出口加工数量快速增长,其野生资源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因此,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来增加克氏原螯虾的产量已成为满足加工出口和消费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养殖所需的克氏原螯虾苗种主要来自天然水域,随着天然资源数量的下降,人工繁殖克氏原螯虾已成必然趋势。虽然目前国内的克氏原螯虾养殖规模和产量日趋扩大,但制约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目前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中最突出的是规模化养殖所需的优质稳定的种苗配套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工育苗效率低下,亲本运输和放养成活率低,而自然繁殖育苗产量低,效益差,一般池塘育苗亩产仅有几万尾,育苗产量、效益难以提高。育苗产量低与克氏原螯虾怀卵量少、产卵不同步、虾苗规格不整齐及自相残杀率高直接相关。目前生产上多采用自繁自育的自然繁殖方法,或采用外购虾苗进行放养,工厂化规模化专门人工育苗生产模式由于育苗效率低、成本高而很少,很难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推广,所以因虾苗产量低且来源不稳定等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益的提高,导致目前的克氏原螯虾单养、主养产量普遍不高,因此如何提高育苗产量和效率已成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稳步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其通过对繁殖育苗池搭建温室大棚,在繁殖育苗池内根据克氏原螯虾生活习性构建波浪式繁殖土埂,设置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应用生物浮床培植水生植物以及设置高效增氧设施等技术措施以有效改善育苗池生态环境,显著提高了克氏原螯虾亲本和虾苗的密度和成活率,从而实现克氏原螯虾人工高效育苗生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包括连体式温室大棚、波浪式繁殖土埂、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增氧单元、生物浮床和人工繁育池;所述人工繁育池上方设有连体式温室大棚,人工繁育池内设有一定数量的波浪式繁殖土埂;依托波浪式繁殖土埂两侧设有可按不同密度放置的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每两道波浪式繁殖土埂之间还设置一定数量的增氧单元和生物浮床。进一步的,所述连体式温室大棚单元跨度宽7.5-10.5m,高2.5-3.0m。进一步的,所述人工繁育池面积为2-5亩,池深1.5-1.8m,水深0.6-1m。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式繁殖土埂底宽2.5-3m,上宽0.6-0.8m,高0.6-0.8m,坡比0.5-0.7,相邻两土埂之间间距为5-8m。进一步的,所述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由若干排排管堆叠后,通过热塑熔焊连接成整体;所述排管数量为3-5排,自上至下每排排管的数量依次增加;进一步的,所述排管的长度为25-50cm,管径为5.5-7.5cm。进一步的,所述排管数量为5排时,自上至下每排管子的数量依次为8、9、10、11、12根;长度自上至下每排依次为25-30cm、30-35cm、35-40cm、40-45cm和45-50cm。进一步的,所述增氧单元包括鼓风气路和盘式微孔增氧管;所述鼓风气路设置于波浪式繁殖土埂一侧,并与若干个盘式微孔增氧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盘式微孔增氧管管径为2.0-2.5cm;鼓风气路与微孔增氧机连通,并通过鼓风气路对盘式微孔增氧管进行供氧;所述微孔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每2500-4000平方米/kw。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浮床尺寸长为5.0-8.0m,宽为1.0-3.0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设施条件优越,人工虾巢布放、水体水质自动化监控、水温光照控制、水生植物栽培、投饵管理和虾苗起捕等操作极为便利,使得可控性和管理效率极大提高。本技术在育苗池上搭建连体式温室大棚,在育苗池中构建波浪式繁殖土埂,设置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可有效实育苗池现夏季遮阳、冬季保温的功能,显著提高育苗池水体水层利用空间,大大提高克氏原螯虾育苗亲本虾的布放密度,避免亲虾密度过高过于拥挤而相互干扰,从而实现规模化高密度高效人工繁殖育苗,可在目前土池传统自然繁殖育苗效率基础上提高50-100%。本技术可通过虾巢数量调控亲本虾数量密度以控制调节育苗产量规模或虾苗规格,有利于按计划进行育苗生产,育苗后期可通过人工虾巢管道便可捕获亲虾,省工省力且提高捕捞效率。本技术在育苗池中应用生物浮床可培植不同种水生植物,可有效控制水生植物栽培数量面积,可控性大大提高,水生植物既可作为亲虾和虾苗的隐蔽物,同时又具有改良生态的功能,对提高亲虾、虾苗的成活率和育苗产量极为有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是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体式温室大棚;2、波浪式繁殖土埂;3、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4、增氧单元;4-1、鼓风气路;4-2、盘式微孔增氧管;5、生物浮床;6、人工繁育池。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包括连体式温室大棚1、波浪式繁殖土埂2、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3、增氧单元4、生物浮床5和人工繁育池6;所述人工繁育池6上方设有连体式温室大棚1,人工繁育池6内设有一定数量的波浪式繁殖土埂2;依托波浪式繁殖土埂2两侧设有可按不同密度放置的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3;每两道波浪式繁殖土埂2之间还设置一定数量的增氧单元4和生物浮床5。所述连体式温室大棚1单元跨度宽7.5-10.5m,高2.5-3.0m。所述人工繁育池6面积为2-5亩,池深1.5-1.8m,水深0.6-1m。所述波浪式繁殖土埂2底宽2.5-3m,上宽0.6-0.8m,高0.6-0.8m,坡比0.5-0.7,相邻两土埂之间间距为5-8m。所述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3由若干排排管堆叠后,通过热塑熔焊连接成整体;所述排管数量为3-5排,自上至下每排排管的数量依次增加;所述排管的长度为25-50cm,管径为5.5-7.5cm。所述排管数量为5排时,自上至下每排管子的数量依次为8、9、10、11、12根;长度自上至下每排依次为25-30cm、30-35cm、35-40cm、40-45cm和45-50cm。所述增氧单元4包括鼓风气路4-1和盘式微孔增氧管4-2;所述鼓风气路4-1设置于波浪式繁殖土埂2一侧,并与若干个盘式微孔增氧管4-2连通;所述盘式微孔增氧管4-2管径为2.0-2.5cm,对盘式微孔增氧管4-2供氧的微孔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每2500-4000平方米/kw。所述生物浮床5尺寸长为5.0-8.0m,宽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其特征是:包括连体式温室大棚(1)、波浪式繁殖土埂(2)、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3)、增氧单元(4)、生物浮床(5)和人工繁育池(6);/n所述人工繁育池(6)上方设有连体式温室大棚(1),人工繁育池(6)内设有一定数量的波浪式繁殖土埂(2);依托波浪式繁殖土埂(2)两侧设有可按不同密度放置的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3);每两道波浪式繁殖土埂(2)之间还设置一定数量的增氧单元(4)和生物浮床(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其特征是:包括连体式温室大棚(1)、波浪式繁殖土埂(2)、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3)、增氧单元(4)、生物浮床(5)和人工繁育池(6);
所述人工繁育池(6)上方设有连体式温室大棚(1),人工繁育池(6)内设有一定数量的波浪式繁殖土埂(2);依托波浪式繁殖土埂(2)两侧设有可按不同密度放置的立体式专用人工虾巢(3);每两道波浪式繁殖土埂(2)之间还设置一定数量的增氧单元(4)和生物浮床(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其特征是:所述连体式温室大棚(1)单元跨度宽7.5-10.5m,高2.5-3.0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其特征是:所述人工繁育池(6)面积为2-5亩,池深1.5-1.8m,水深0.6-1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其特征是:所述波浪式繁殖土埂(2)底宽2.5-3m,上宽0.6-0.8m,高0.6-0.8m,坡比0.5-0.7,相邻两土埂之间间距为5-8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增洪刘国锋水燕沈怀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