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铁路通达度与城市驱动力的时空耦合关系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也纳入中国高铁网范畴。高铁能够大幅压缩时空距离,促进城市的发展。国外学者研究了高铁对区域凝聚力影响、高铁产生的区域和城市效应、高铁对城市区域系统的影响以及高列网络与城市发展关系。国内学者金凤君等提出高铁路网优化提高了通达性并推动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经济联系;钟少颖等研究了高铁格局对各城市通达性产生的影响;刘传明等探讨了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张学良等提出高铁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促进了各大城市群之间的联系。高铁对城市间交流、区际合作、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产生了带动作用,其快速、便捷、时效增强了城市间的联系度,扩大了区际联系的空间范围。高铁的建设产生区域时空效应,区际线路使各城市间形成了网络和交通圈,加强了区域合作,加快了人、物、信息、资本在城市间的流动,优化了区域内城市的综合协调发展。城市的驱动力因素包含交通、生态、旅游、土地、 ...
【技术保护点】
1.本研究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取2008-2017年各省、市统计年鉴中城市驱动力指标的数据,高铁通达度采用中国高铁网、铁路客运中心网站数据,依据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结合地理和行政区划,将34个省、市划分为7个区域(如表1),选取开通高铁的28个省、市(海南、银川、西藏、港、澳、台除外)为研究区域,以2008-2017年的高速铁路及其连接城市的数据为基础,分析高铁通达度与城市驱动力时空耦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尺度看,高铁通达度水平与城市驱动力水平逐年增长,但发展不均衡,城市驱动力在多因子作用下整体水平高于高铁通达度水平;2)从空间上看,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耦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研究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取2008-2017年各省、市统计年鉴中城市驱动力指标的数据,高铁通达度采用中国高铁网、铁路客运中心网站数据,依据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结合地理和行政区划,将34个省、市划分为7个区域(如表1),选取开通高铁的28个省、市(海南、银川、西藏、港、澳、台除外)为研究区域,以2008-2017年的高速铁路及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江磊,闫浩文,刘涛,禄小敏,王文宁,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