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75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其包括机壳连接基座、卡环、活动调焦轮、活动调焦环及滚珠轴承;机壳连接基座开设基座透光通孔,机壳连接基座设置基座连接圆环、基座限位挡肩,基座连接圆环外圆周面上端部设置外螺纹;卡环内圆周面设置卡环内螺纹,卡环内螺纹与基座连接圆环的外螺纹螺接;活动调焦轮呈圆环形状,滚珠轴承与活动调焦轮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滚珠轴承的内圈卡装限位于卡环与基座限位挡肩之间;活动调焦环位于活动调焦轮上端侧,且活动调焦环与活动调焦轮的上端部连接,活动调焦环中间位置开设调焦环透光通孔。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调焦无虚焦的优点。

A focusing module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
技术介绍
对于摄像机而言,在进行拍照摄像的过程中,为保证所摄取的照片或者图像的清晰度,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摄像机的摄像镜头进行调焦对焦动作。需指出的是,对于现有的摄像机的镜头模组而言,在进行调焦对焦过程中,会出现虚焦较严重的现象,这就会对摄像质量造成影响,难以满足高质量高精度的画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该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调焦无虚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包括有机壳连接基座、卡环、活动调焦轮、活动调焦环以及滚珠轴承;机壳连接基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基座透光通孔,机壳连接基座于基座透光通孔的外围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基座连接圆环,基座连接圆环外圆周面的上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基座连接圆环外圆周面的下端部设置有基座限位挡肩;卡环呈圆环形状,卡环的内圆周面设置有卡环内螺纹,卡环的卡环内螺纹与基座连接圆环的外螺纹螺接;活动调焦轮呈圆环形状,活动调焦轮位于基座连接圆环的外围且活动调焦轮与基座连接圆环间隔布置,滚珠轴承嵌装于活动调焦轮的中心孔内且滚珠轴承与活动调焦轮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滚珠轴承套装于基座连接圆环的外围,且滚珠轴承的内圈卡装限位于卡环与基座限位挡肩之间;活动调焦环位于活动调焦轮的上端侧,且活动调焦环与活动调焦轮的上端部连接,活动调焦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机壳连接基座的基座透光通孔上下对齐布置的调焦环透光通孔,调焦环透光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调焦环内螺纹。其中,所述活动调焦轮内圆周面的下端部设置有朝内凸出的调焦轮限位挡肩,所述滚珠轴承外圈的下表面与调焦轮限位挡肩触接。其中,所述基座连接圆环与所述机壳连接基座为一体结构。其中,所述活动调焦轮的上端部通过锁紧螺丝与所述活动调焦环的边缘部螺接。其中,所述活动调焦轮的外壁设置有凹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其包括有机壳连接基座、卡环、活动调焦轮、活动调焦环以及滚珠轴承;机壳连接基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基座透光通孔,机壳连接基座于基座透光通孔的外围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基座连接圆环,基座连接圆环外圆周面的上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基座连接圆环外圆周面的下端部设置有基座限位挡肩;卡环呈圆环形状,卡环的内圆周面设置有卡环内螺纹,卡环的卡环内螺纹与基座连接圆环的外螺纹螺接;活动调焦轮呈圆环形状,活动调焦轮位于基座连接圆环的外围且活动调焦轮与基座连接圆环间隔布置,滚珠轴承嵌装于活动调焦轮的中心孔内且滚珠轴承与活动调焦轮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滚珠轴承套装于基座连接圆环的外围,且滚珠轴承的内圈卡装限位于卡环与基座限位挡肩之间;活动调焦环位于活动调焦轮的上端侧,且活动调焦环与活动调焦轮的上端部连接,活动调焦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机壳连接基座的基座透光通孔上下对齐布置的调焦环透光通孔,调焦环透光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调焦环内螺纹。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调焦无虚焦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1——机壳连接基座11——基座透光通孔12——基座连接圆环13——外螺纹14——基座限位挡肩2——卡环21——卡环内螺纹3——活动调焦轮31——凹槽4——活动调焦环41——调焦环透光通孔42——调焦环内螺纹5——滚珠轴承6——锁紧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其包括有机壳连接基座1、卡环2、活动调焦轮3、活动调焦环4以及滚珠轴承5。进一步的,机壳连接基座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基座透光通孔11,机壳连接基座1于基座透光通孔11的外围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基座连接圆环12,基座连接圆环12外圆周面的上端部设置有外螺纹13,基座连接圆环12外圆周面的下端部设置有基座限位挡肩14。优选的,基座连接圆环12与机壳连接基座1为一体结构。更进一步的,卡环2呈圆环形状,卡环2的内圆周面设置有卡环内螺纹21,卡环2的卡环内螺纹21与基座连接圆环12的外螺纹13螺接。其中,活动调焦轮3呈圆环形状,活动调焦轮3位于基座连接圆环12的外围且活动调焦轮3与基座连接圆环12间隔布置,滚珠轴承5嵌装于活动调焦轮3的中心孔内且滚珠轴承5与活动调焦轮3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滚珠轴承5套装于基座连接圆环12的外围,且滚珠轴承5的内圈卡装限位于卡环2与基座限位挡肩14之间。另外,活动调焦环4位于活动调焦轮3的上端侧,且活动调焦环4与活动调焦轮3的上端部连接,活动调焦环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机壳连接基座1的基座透光通孔11上下对齐布置的调焦环透光通孔41,调焦环透光通孔41的内壁设置有调焦环内螺纹42。在将滚珠轴承5嵌装于活动调焦轮3的中心孔内时,为实现滚珠轴承5定位,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定位结构设计,具体的:活动调焦轮3内圆周面的下端部设置有朝内凸出的调焦轮限位挡肩,滚珠轴承5外圈的下表面与调焦轮限位挡肩触接。安装时,当滚珠轴承5的外圈碰到调焦轮限位挡肩时,则表示滚珠轴承5安装到位。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活动调焦轮3的上端部通过锁紧螺丝6与活动调焦环4的边缘部螺接;当然,上述螺接装配方式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即本专利技术的活动调焦轮3的上端部还可以通过扣接方式与活动调焦环4装配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活动调焦轮3的外壁设置有凹槽31。在使用者手动转动活动调焦轮3的过程中,上述凹槽31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加手指作用时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手动旋转活动调焦轮3时的便利性。需进一步解释的是,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机壳连接基座1而言,其锁附安装于摄像机镜头的机壳上;其中,机壳连接基座1可以通过螺接或者扣接的方式与摄像机镜头的机壳紧固安装。对于摄像机镜头的透镜组件而言,其安装于活动调焦环4的调焦环透光通孔41内,且上述镜头组件通过外螺纹与调焦环透光通孔41内壁的调节环内螺纹螺接;需特别指出的是,摄像机镜头的透镜组件仅可上下移动,并不能旋转转动。在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手动调焦作业时,使用者手动旋转活动调焦轮3,且活动调焦环4随着活动调焦轮3同步旋转,由于调焦环透光通孔41内壁的内螺纹与透镜组件的外螺纹螺接,在活动调焦环4旋转动作的过程中,活动调焦环4与透镜组件之间的螺纹旋转深度会发生变化,由于活动调焦环4Z轴方向固定不能移动,所以就会推动透镜组件在Z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镜头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连接基座(1)、卡环(2)、活动调焦轮(3)、活动调焦环(4)以及滚珠轴承(5);/n机壳连接基座(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基座透光通孔(11),机壳连接基座(1)于基座透光通孔(11)的外围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基座连接圆环(12),基座连接圆环(12)外圆周面的上端部设置有外螺纹(13),基座连接圆环(12)外圆周面的下端部设置有基座限位挡肩(14);/n卡环(2)呈圆环形状,卡环(2)的内圆周面设置有卡环内螺纹(21),卡环(2)的卡环内螺纹(21)与基座连接圆环(12)的外螺纹(13)螺接;/n活动调焦轮(3)呈圆环形状,活动调焦轮(3)位于基座连接圆环(12)的外围且活动调焦轮(3)与基座连接圆环(12)间隔布置,滚珠轴承(5)嵌装于活动调焦轮(3)的中心孔内且滚珠轴承(5)与活动调焦轮(3)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滚珠轴承(5)套装于基座连接圆环(12)的外围,且滚珠轴承(5)的内圈卡装限位于卡环(2)与基座限位挡肩(14)之间;/n活动调焦环(4)位于活动调焦轮(3)的上端侧,且活动调焦环(4)与活动调焦轮(3)的上端部连接,活动调焦环(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机壳连接基座(1)的基座透光通孔(11)上下对齐布置的调焦环透光通孔(41),调焦环透光通孔(41)的内壁设置有调焦环内螺纹(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良的调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连接基座(1)、卡环(2)、活动调焦轮(3)、活动调焦环(4)以及滚珠轴承(5);
机壳连接基座(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基座透光通孔(11),机壳连接基座(1)于基座透光通孔(11)的外围设置有朝上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基座连接圆环(12),基座连接圆环(12)外圆周面的上端部设置有外螺纹(13),基座连接圆环(12)外圆周面的下端部设置有基座限位挡肩(14);
卡环(2)呈圆环形状,卡环(2)的内圆周面设置有卡环内螺纹(21),卡环(2)的卡环内螺纹(21)与基座连接圆环(12)的外螺纹(13)螺接;
活动调焦轮(3)呈圆环形状,活动调焦轮(3)位于基座连接圆环(12)的外围且活动调焦轮(3)与基座连接圆环(12)间隔布置,滚珠轴承(5)嵌装于活动调焦轮(3)的中心孔内且滚珠轴承(5)与活动调焦轮(3)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滚珠轴承(5)套装于基座连接圆环(12)的外围,且滚珠轴承(5)的内圈卡装限位于卡环(2)与基座限位挡肩(1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木生杨俊文赵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