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和多分幅阴影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73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和多分幅阴影诊断装置,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激光组件生成激光束;将所述激光束发射至待探测目标处,以使所述激光束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以使其再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得到目标激光束;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本申请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中,由于一束激光束中同时携带第一幅阴影图像以及第二幅阴影图像,不需要再额外增加的相机数量。保证了激光束方向的一致性,便于结果分析,简化了实验的复杂度。

Diagnosis method and device of multi split sha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和多分幅阴影诊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
,特别是涉及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和多分幅阴影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放电等离子体的光学诊断
包括激光阴影、干涉、纹影、散射等方面,是一种利用探针光在等离子体中偏转从而携带相应的物理信息的一种诊断手段。激光阴影诊断是一种记录等离子体形态的诊断方式,激光通过不同密度的等离子体区域,会随着折射率的变化而发生偏转,从而携带了等离子体的形态、密度等信息。激光阴影诊断被广泛应用在Z箍缩等离子体、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水中放电等离子体等方面。分幅阴影装置是一种利用存在延时的多束探针光,共同诊断探测目标的一种诊断装置,一种激光阴影的诊断方法是利用多台激光器,相互同步,产生多束延时探针光;另一种方法是将一束探针光多次分光,每路分出的光经过不同的反射光路,从而形成光程延时。分幅阴影诊断中,通常多束光需要从不同的诊断窗口入射,从而使得每幅图像的诊断角度不一致,难以相互对比。此外,多路探针光也需要相同数量的相机来记录,使得实验系统过于复杂。今年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引入了一种小角度入射的方法来使所有的探针光从近似同一方向入射,来获得同一探针方向的多幅图像,但形成多路延时仍需要较大规模的延时阴影光路或者多个激光器。因此,采用光路搭建分幅阴影诊断系统仍然存在着探针方向不一致、延时产生系统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和多分幅阴影诊断装置。一种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激光组件生成激光束;将所述激光束发射至待探测目标处,以使所述激光束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以使其再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得到目标激光束;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上述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激光束发射至待探测目标处,并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从而使得激光束携带待探测目标的第一幅阴影图像,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以使其再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得到目标激光束,从而使得目标激光束携带待探测目标的第二幅阴影图像。相较于传统的一束激光束携带一幅阴影图像,且每一束激光束与一相机对应设置的模式,本申请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中,由于一束激光束中同时携带第一幅阴影图像以及第二幅阴影图像,不需要再额外增加的相机数量,保证了激光束方向的一致性,便于结果分析,简化了实验的复杂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激光组件生成激光束的步骤包括:通过激光器生成激光;所述激光经过扩束镜形成激光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的步骤包括:通过分光镜反射所述目标激光束,并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的步骤包括:所述目标激光束经过透镜;通过相机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以使其再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得到目标激光束的步骤中,所述第一反射镜为偏转反射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激光束发射至待探测目标处,以使所述激光束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激光束通过第二反射镜反射至待探测目标处,以使所述激光束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激光组件生成激光束的步骤之前包括:将待探测目标放置于第一反射镜前预设位置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待探测目标放置于第一反射镜前预设位置处的步骤之后包括:根据所述待探测目标的大小,调整所述待探测目标到第一反射镜的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待探测目标的大小,调整所述待探测目标到第一反射镜的距离的步骤之后包括:测量得到所述待探测目标到第一反射镜的距离。一种多分幅阴影诊断装置,采用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激光组件生成激光束。将所述激光束发射至待探测目标处,以使所述激光束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以使其再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得到目标激光束。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上述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激光束发射至待探测目标处,并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从而使得激光束携带待探测目标的第一幅阴影图像,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以使其再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得到目标激光束,从而使得激光束携带待探测目标的第二幅阴影图像。相较于传统的一束激光束携带一幅阴影图像,且每一束激光束与一相机对应设置的模式,本申请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中,由于一束激光束中同时携带第一幅阴影图像以及第二幅阴影图像,即一束激光束中同时携带两幅阴影图像,不需要再额外增加的相机数量。保证了激光束方向的一致性,便于结果分析,简化了实验的复杂度。为便于描述,各式实例中,将朝向第一反射镜发射的激光束简称为入射光,对应地,入射光传播的路径称为入光路径,将被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称为出射光,对应地,出射光传播的路径称为出光路径。激光束的光斑可以理解为激光束被成像组件拍摄下来后形成的二维图像,激光束的光斑也可以理解为激光束的横截面,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激光束的发射方向。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幅阴影图像和第二幅阴影图像统称为两幅阴影图像。请参阅图1,上述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入射光910通过第二反射镜200反射至待探测目标800处,并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从而使得激光束携带待探测目标的第一幅阴影图像810,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200反射,并再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从而使得出射光920携带待探测目标的第二幅阴影图像820,并被成像组件300识别和成像,这样,激光束的光斑921便会携带第一幅阴影图像和第二幅阴影图像。相较于传统的一束激光束携带一幅阴影图像,且每一束激光束与一相机对应设置的模式,本申请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中,由于一束激光束中同时携带第一幅阴影图像以及第二幅阴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通过激光组件生成激光束;/n将所述激光束发射至待探测目标处,以使所述激光束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n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以使其再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得到目标激光束;/n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激光组件生成激光束;
将所述激光束发射至待探测目标处,以使所述激光束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
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镜反射,以使其再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得到目标激光束;
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激光组件生成激光束的步骤包括:
通过激光器生成激光;
所述激光经过扩束镜形成激光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的步骤包括:
通过分光镜反射所述目标激光束,并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成像组件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的步骤包括:
所述目标激光束经过透镜;通过相机识别和记录所述目标激光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幅阴影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经过所述待探测目标的激光束通过第一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炼刘静黄青丹王勇张亚茹宋浩永饶锐赵崇智李助亚吴培伟何彬彬王炜陈于晴廖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