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熏洗用罩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47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针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形状的罩体,确保罩体表面和人体皮肤充分接触。同时即便患者身体表面有伤口依然能进行蒸汽熏洗,不会带来伤害。为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连接在中药熏洗机本体的输出部上,所述罩体边缘和人体熏洗部贴紧后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罩体内还设有用于保护创口的创口护罩,所述创口护罩下方为和创口匹配的吸盘状隔热罩,创口护罩上方设有用于和罩体连接的固定部。通过这样的结构在伤者伤口尚未愈合时就能进行进行蒸汽熏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A cover for fumigating and wash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熏洗用罩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熏洗用罩体。
技术介绍
中药熏蒸是一种独特的给药途径,通过皮肤给药。皮肤是人的最大的器官,中药的有效成份通过皮肤快速进入人体,直接对病灶发生作用,避免了药物对腑脏的毒副作用,减轻了肝脏的负担,也避免了腑脏对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用到中药熏洗机这一装置。中药熏洗机由药浴机改进而来,可以直接蒸煮中药,免去了需要先将中药煎煮成液体,再将煮成的药液倒入药浴机的中药加注舱的繁锁过程。但是中药熏洗机直接作用在皮肤表面,如何确保蒸汽能充分被皮肤接触吸收,同时避免皮肤被烫伤一直是一个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720714378.7的技术专利《中药熏洗机》中就公开了一种中药熏洗机,包括熏洗机主体、熏洗出口套外层、熏洗出口套内层、一对防滑垫面、局部连接套、熏洗集中罩、连接凹槽及多个熏洗通孔;熏洗出口套内层设在熏洗出口套外层内,熏洗出口套结构连熏洗机主体及局部连接套,熏洗通孔分布在局部连接套上,连接凹槽设在局部连接套上,连接凹槽沿局部连接套的边缘处设置,熏洗集中罩包括连接端、罩体、凹槽及吸水条,罩体的一端连接在连接端上,连接凹槽内,使熏洗集中罩活动连接在局部连接套上,凹槽向内凹陷设置在罩体的内侧端面上,吸水条适配嵌装在凹槽内。该技术能避免在熏洗使用时被蒸汽烫伤,同时也更好的发挥了中药的药效,提高中医治疗效果。但是由于人体表面是不规则的形状,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依然无法保证中药蒸汽能充分和皮肤表面接触,同时现有技术中的中药熏洗机都不能直接给皮肤表面有伤口的患者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熏洗用罩体,针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形状的罩体,确保罩体表面和人体皮肤充分接触。同时即便患者身体表面有伤口依然能进行蒸汽熏洗,不会带来伤害。无需等到伤口愈合就能进行蒸汽熏洗,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为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熏洗用罩体,连接在中药熏洗机本体的输出部上,所述罩体边缘和人体熏洗部贴紧后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罩体内还设有用于保护创口的创口护罩,所述创口护罩下方为和创口匹配的吸盘状隔热罩,创口护罩上方设有用于和罩体连接的固定部。优选的,所述罩体边缘外侧设有不连续的粘贴部。粘贴部作为和罩体一体的延伸部,方便与在固定罩体时设置胶布等。优选的,所述罩体内侧顶部均匀设有固定短针,所述固定短针的末端为圆弧形,创口护罩顶部设有胶体槽,所述胶体槽内填充有热固性树脂。通过这样的结构,无论创口护罩设置在什么位置,都能通过固定短针将其和罩体固定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罩体边缘处贴有温度测试纸,所述温度测试纸从中对折后粘贴在罩体边缘处,且温度测试纸低温端设置在罩体内侧,温度测试纸的高温端在罩体外侧。优选的,所述罩体表面开有平行的通孔,温度测试纸粘贴在通孔上并且使得通孔完全封闭。当温度过高时,不仅温度测试纸颜色发生变化进行警告,同时熏蒸的气体温度过高会导致温度测试纸丧失粘性而脱落,通孔能散出部分热气使得罩体内得以降温。优选的,所述罩体边缘的上缘沿发后际、下颌骨切迹至下颌前方粘合;前下缘粘于两侧的锁骨体表,向两侧延展至两侧肩峰,再由两侧沿肩胛冈体表向胸五棘突汇合粘贴牢靠,从而形成一包含颈肌、上斜方肌等在内的密闭空间。这样的结构配合颈型颈椎病的诊疗流程。优选的,所述罩体边缘位于背部,由肩胛骨下角沿肩胛骨脊柱缘向上跨越斜方肌至胸前腋窝前缘内侧2-5cm处,再沿三角肌前缘至上臂三角肌止点,最后沿三角肌后缘至背部腋窝后缘内侧2-5cm处,并沿肩胛骨外缘至肩胛骨下角汇合粘贴牢靠,从而形成一包含肩袖肌群、三角肌及部分斜方肌在内的密闭空间。这样的结构配合肩周炎的诊疗流程。优选的,所述罩体边缘位于背部,由胸七棘突沿脊柱纵轴线至颈二棘突,上缘向患侧沿发后际至下颌骨角,前缘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下至锁骨,沿锁骨体表向外至胸前腋窝前缘内侧2-5cm处,再沿三角肌前缘至上臂三角肌止点,沿三角肌后缘至背部腋窝后缘内侧2-5cm处,并沿肩胛骨外缘至肩胛骨下角,最后向内延伸至胸七棘突汇合粘贴牢靠,从而形成一包含颈肌、上斜方肌、肩袖肌群、三角肌等在内的密闭空间。这样的结构配合颈肩综合征的诊疗流程。优选的,所述罩体边缘上缘为两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下缘为两侧“环跳”穴的连线,两侧缘分别为两侧肩胛骨下角与“环跳”穴的连线,从而形成一包含腰背部易劳损软组织在内的密闭空间。这样的结构配合下腰痛的诊疗流程。优选的,所述罩体连接在中药熏洗机本体的输出部的通道上设有栅栏板,栅栏板上也设有均匀固定短针。这样的结构既不会影响蒸汽的运动,同时也增加了固定短针所覆盖的面积。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患者体型和熏洗部位选择对应的罩体;步骤二:观察患者皮肤表面是否有伤口,如有,根据伤口大小选择合适的创口护罩;步骤三:创口护罩通过吸盘状隔热罩吸附在伤口表面且不接触伤口;步骤四:将罩体覆盖住熏洗部位,此时固定短针插入到胶体槽内的热固性树脂中;步骤五:通过医用胶布或其他医用粘贴物通过粘贴部将罩体固定在人体表面;步骤六:启动中药熏洗机进行熏洗;步骤七:通过观察温度测试纸判断罩体内温度是否过高,从而调整温度;步骤八:熏洗时间到后取下罩体,清洁患者表面后再取下创口护罩。本专利技术虽然涉及到了医疗用途的器械,但是自身仅保护该器械的一个部件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不涉及疾病的诊断医疗方法,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本专利技术通过创口护罩对患者皮肤表面的伤口进行了保护,这样使得皮肤表面有伤口的患者也能使用中药熏洗机,使得中药熏洗机的应用范围大大拓展。罩体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形状,能紧密贴合在皮肤表面,熏洗效果得以保证。通过这样的结构在伤者伤口尚未愈合时就能进行进行蒸汽熏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对于一些长期进行蒸汽熏洗治疗慢性病的患者,也不会因为日常生活中意外受伤导致蒸汽熏洗的疗程中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罩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罩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口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中药熏洗用罩体1,连接在中药熏洗机本体的输出部上,所述罩体1边缘和人体熏洗部贴紧后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罩体1内还设有用于保护创口的创口护罩2,所述创口护罩2下方为和创口匹配的吸盘状隔热罩21,创口护罩2上方设有用于和罩体1连接的固定部22。本专利技术针对不同的症状选用的罩体有所不同:实施例1:所述罩体1边缘的上缘沿发后际、下颌骨切迹至下颌前方粘合;前下缘粘于两侧的锁骨体表,向两侧延展至两侧肩峰,再由两侧沿肩胛冈体表向胸五棘突汇合粘贴牢靠,从而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连接在中药熏洗机本体的输出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边缘和人体熏洗部贴紧后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罩体内还设有用于保护创口的创口护罩,所述创口护罩下方为和创口匹配的吸盘状隔热罩,创口护罩上方设有用于和罩体连接的固定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连接在中药熏洗机本体的输出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边缘和人体熏洗部贴紧后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罩体内还设有用于保护创口的创口护罩,所述创口护罩下方为和创口匹配的吸盘状隔热罩,创口护罩上方设有用于和罩体连接的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边缘外侧设有不连续的粘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侧顶部均匀设有固定短针,所述固定短针的末端为圆弧形,创口护罩顶部设有胶体槽,所述胶体槽内填充有热固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一所述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边缘处贴有温度测试纸,所述温度测试纸从中对折后粘贴在罩体边缘处,且温度测试纸低温端设置在罩体内侧,温度测试纸的高温端在罩体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一所述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表面开有平行的通孔,温度测试纸粘贴在通孔上并且使得通孔完全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边缘的上缘沿发后际、下颌骨切迹至下颌前方粘合;前下缘粘于两侧的锁骨体表,向两侧延展至两侧肩峰,再由两侧沿肩胛冈体表向胸五棘突汇合粘贴牢靠,从而形成一包含颈肌、上斜方肌等在内的密闭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中药熏洗机的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边缘位于背部,由肩胛骨下角沿肩胛骨脊柱缘向上跨越斜方肌至胸前腋窝前缘内侧2-5cm处,再沿三角肌前缘至上臂三角肌止点,最后沿三角肌后缘至背部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春美卢笛余昱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