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朝将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肠毛滴虫病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9122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0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肠毛滴虫病的中药,是由中草药黄荆枝、细叶桉叶、桧叶、砖子苗、黄荆根、吊灯笼、山苏木、红马蹄草、苕叶细辛、山小橘、黄香薷、香樟果、黄细辛、五味草、胡荽、淡豆豉、牛蒡茎叶、野黄皮、银线草、香薷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intestinal trichomonia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intestinal trichomoniasis is mad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Vitex branch, Eucalyptus tereticornis leaf, brick, seedling, Chinese juniper leaf Huang Jinggen, hanging lanterns, sapanwood, red hill, asarum insigne Diels, Caltha palustris Glycosmis, Huang Xiangru, camphor fruit, Huang Xixin, five grass, coriander, light fermented black bean, burdock leaf, wild yellow, silver grass, Elsholtzia composition. The natur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f YISHION is used as raw material,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curative effect, no toxic side effect and no recur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肠毛滴虫病的中药
技术介绍
肠毛滴虫病是寄生于肠道的鞭毛虫,多见于盲肠与结肠,可引起腹泻等临床症状,本病全年散发,以夏秋季为多。起病可缓可急,病程由数小时以至20余年不等。腹泻为主要症状,稀糊便,可有黏液,但脓血便少见。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约1/5患者有中至低度发热,高热罕见。少数患者表现为腹泻、便秘交替。人毛滴虫寄生在胆道时可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疼痛,恶心呕吐、发热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病原治疗药物首选甲硝唑,儿童分3次或4次口服,5~7天为一个疗程,即期疗效达100%,近期疗效也达95%。此外,还可用替硝唑,或用奥硝唑顿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肠毛滴虫病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肠毛滴虫病的中药,是由中草药黄荆枝、细叶桉叶、桧叶、砖子苗、黄荆根、吊灯笼、山苏木、红马蹄草、苕叶细辛、山小橘、黄香薷、香樟果、黄细辛、五味草、胡荽、淡豆豉、牛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肠毛滴虫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黄荆枝5‑15g、细叶桉叶5‑15、桧叶5‑15、砖子苗5‑15、黄荆根10‑20、吊灯笼5‑15、山苏木10‑20、红马蹄草5‑15、苕叶细辛5‑15、山小橘10‑20、黄香薷5‑15、香樟果10‑20、黄细辛5‑15、五味草5‑15、胡荽5‑15、淡豆豉10‑20、牛蒡茎叶5‑15、野黄皮5‑15、银线草5‑15、香薷5‑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肠毛滴虫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黄荆枝5-15g、细叶桉叶5-15、桧叶5-15、砖子苗5-15、黄荆根10-20、吊灯笼5-15、山苏木10-20、红马蹄草5-15、苕叶细辛5-15、山小橘10-20、黄香薷5-15、香樟果10-20、黄细辛5-15、五味草5-15、胡荽5-15、淡豆豉10-20、牛蒡茎叶5-15、野黄皮5-15、银线草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朝将
申请(专利权)人:彭朝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