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9273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防范及水质安全保障系统,其包括示踪剂投加单元及与其连接的中央控制器,示踪剂投加单元包括通过第一管道与用户端再生水供水装置连通的第一加药箱,第一管道上安装有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投药开关,第一加药箱顶部设有第一加药口和第一进水口,第一加药箱内投加的示踪剂为着色示踪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判断再生水管出口处水的颜色,即可肉眼快速判断再生水管是否发生错接,进一步起到防范错接的目的。

A recogni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 for the wrong connection of the regeneration water pipeline at the user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
本技术涉及再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防范及水质安全保障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污水再生处理技术的发展,再生水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城市及居民生活杂用,且其利用规模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再生水在城市和居民住宅小区的积极推广和应用,由再生水管网与自来水管网共同组成的城市双管网供水系统得以广泛建设和实施,双管网供水系统中再生水和自来水供水独立运行且互不连通,再生水可用于冲厕、街道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非饮用用途。《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16)中规定,再生水管道系统严禁与饮用水管道系统、自备水源供水系统连接。然而,在双管网供水系统实际运行操作过程中,用户端再生水与自来水管道错接的状况时有发生,最常见的类型为城市杂用(尤其是冲厕用水)导致的错接事故,由于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在观感和嗅感上与饮用水都几乎没有区别,无法直观判断,由此带来的水质污染、健康危害、再生水使用疑虑等问题不容忽视。例如,2016年5月,北京市昌平区部分住宅区域发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所述用户端再生水管道(1)与用户端再生水供水装置(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包括示踪剂投加单元(3)及与其连接的中央控制器(4),示踪剂投加单元包括通过第一管道(31)与用户端再生水供水装置连通的第一加药箱(32),第一管道上安装有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投药开关(33),第一加药箱顶部设有第一加药口(321)和第一进水口(322),第一加药箱内投加的示踪剂为着色示踪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所述用户端再生水管道(1)与用户端再生水供水装置(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包括示踪剂投加单元(3)及与其连接的中央控制器(4),示踪剂投加单元包括通过第一管道(31)与用户端再生水供水装置连通的第一加药箱(32),第一管道上安装有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投药开关(33),第一加药箱顶部设有第一加药口(321)和第一进水口(322),第一加药箱内投加的示踪剂为着色示踪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上还安装有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投药计量泵(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加药口处设有第一加药料斗(35),第一加药箱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装置(36)。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2或3的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所构建的再生水水质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再生水水质安全保障系统包括水质在线监控单元(5)及用户端再生水管道错接识别与防范系统,水质在线监控单元(5)包括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水质传感器(52)以及显示屏(53),水质传感器安装在用户端再生水供水装置或用户端再生水管道上,显示屏安装在用户端公共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水水质安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质传感器为pH计、浊度计、电导率仪、硬度仪、氧化还原电位仪、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胡洪营徐闯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