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壳、车锁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15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锁壳、车锁及车辆,所述锁壳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执手容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锁壳、车锁及车辆,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执手暴露于锁壳外,很容易受到碰撞,进而导致执手容易损坏等问题,以延长执手的使用寿命。

Lock case, vehicle lock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壳、车锁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锁壳、车锁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车锁一般包括锁壳、锁销以及安装与锁壳外并与锁销连接的执手,使用者通过扳动执手以移动锁销进而打开车锁。但由于执手暴露于锁壳外,很容易受到碰撞,进而导致执手容易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锁壳、车锁及车辆,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执手暴露于锁壳外,很容易受到碰撞,进而导致执手容易损坏等问题,以延长执手的使用寿命。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锁壳,所述锁壳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执手容纳槽。进一步地,所述锁壳应用于车锁,所述执手容纳槽至少在所述车锁处于打开状态时用于容纳执手。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使得至少在车锁处于打开执手能够获得执手容纳槽的保护,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外部碰撞等原因对执手造成的损害,并且,能够尽可能避免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执手被意外碰撞导致的锁销向锁止状态运动,即能够尽可能避免锁销向插入车轮的方向运动,进而能够尽可能避免由此导致的锁销对车轮的阻碍以及由此导致的车辆骤停的问题,提高了车辆使用的安全性。上述车锁处于打开状态指的是,未对车辆行驶造成阻碍时车锁所处的状态。进一步地,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锁销伸缩口,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腔和用于形成该槽腔的第一槽壁,所述槽腔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锁销伸缩口之间。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操作执手将锁销从打开状态移动至锁止状态的过程中,一般是将执手向靠近锁销伸缩口的方向移动的,采用上述第一槽壁时,能够对作用在执手并指向锁销伸缩口的方向的力形成一定阻挡,进而尽可能避免由于意外导致的执手向锁销伸缩口的运动,提高了车辆使用的安全性。执手容纳槽的延伸方向优选为锁销的延伸方向;上述锁销伸缩口指的是本体上供锁销向本体外伸出及向本体内缩回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口,所述第一槽壁从所述槽口处向靠近所述锁销伸缩口的方向倾斜延伸。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样,在安装执手后,在执手与第一槽壁之间可形成有供使用者的手指伸入的空间,方便使用者操作,并且,由于第一槽壁的倾斜设置,还可通过其倾斜的方向对使用者的手指运动方向进行导向,进而一步方便使用者寻找执手及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口,在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槽口的边缘之间形成弧形导向面。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安装执手后,该弧形导向面与执手之间形成可供使用者手指伸入的空间,方便使用者操作指数,并且该弧形导向面还能够对使用者的手指移动方向进行导向,进而一步方便使用者寻找执手及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具有用于面向车体设置的第一平面,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口,所述槽口的朝向具有第一分量,所述第一分量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使得安装执手后,使用者可从锁壳的侧面将手指深入执手容纳槽中操作执手,使操作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具有用于面向车体设置的第一平面,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口,所述槽口的朝向具有第二分量,所述第二分量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锁壳上安装执手后,这方便使用者从车锁的背面或正面操作执手,背面一般指的是锁壳面向车体的一侧,正面一般为锁壳背离车体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量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的朝向相反。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使得执手容纳槽的槽口能够位于车锁的正面,进而方便使用者操作执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量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的朝向相同。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使得执手容纳槽的槽口能够位于车锁的背面,将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锁壳车锁安装在车体上后,通过本体自身能够对执手形成一定保护,进而尽可能避免外部对执手的意外碰撞。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锁,包括执手和上述的锁壳,所述执手用于设置在所述执手容纳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口,所述执手具有用于确定所述执手的位置的定位端,所述定位端位于所述槽口处。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方便使用者在需操作执手时寻找执手的位置,使用者手指碰到定位端时就可以对执手进行操作。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端从所述槽口伸出所述执手容纳槽。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使得使用者更容易确定执手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具有用于面向车体设置的第一平面,所述定位端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上从所述槽口伸出所述执手容纳槽。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进一步方便了使用者从车锁的侧面操作执手。进一步地,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锁销伸缩口,在所述执手背离所述锁销伸缩口的一侧上形成有供按压的按压面。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按压面为使用者提供按压执手的位置,方便使用者移动执手进而移动锁销。进一步地,在所述按压面远离所述定位端的位置上形成有限位端,所述限位端向远离所述锁销伸缩口方向延伸。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限位端使按压面与之间形成一定供使用者手指伸入的空间,方便使用者操作执手,并且,使用者将手指深入执手容纳槽中时,可通过该限位端限定手指伸入的位置,尽可能避免手指与锁壳产生碰撞,而且,使用者手指也可以作用在该限位端上,进而通过该限位端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除按压面外另一个按压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端与所述按压面之间形成弧形过渡面。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使得使用者手指按压在该弧形过渡面上时,能够有较好的触感,并且,便于使用者在弧形过渡面以及该弧形过渡面与按压面的连接位置施加作用力。进一步地,包括连接件和安装在所述本体内的锁销,在所述执手容纳槽的槽壁上形成有开口,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开口以连接所述锁销和所述执手。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开口和连接能够实现锁销与执手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锁销容纳腔,所述锁销设置在所述锁销容纳腔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所述锁销容纳腔内的稳定部,所述稳定部与所述锁销连接且与所述锁销容纳腔的内壁贴合。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稳定部与锁销容纳腔内壁贴合,提高锁销运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稳定部与所述锁销容纳腔的内壁贴合的面为弧形面。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弧形面使锁销能够更顺畅的运动。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锁壳、车锁及车辆,通过在本体上形成执手容纳槽,使执手能够运动至执手容纳槽中,或无论运动或静止均位于执手容纳槽中,使执手容纳槽形成了对执手的保护,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外部碰撞等原因对执手造成的损害,延长了执手以及车锁的使用寿命。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执手容纳槽,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锁销伸缩口,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腔和用于形成该槽腔的第一槽壁,所述槽腔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锁销伸缩口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执手容纳槽,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锁销伸缩口,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腔和用于形成该槽腔的第一槽壁,所述槽腔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锁销伸缩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应用于车锁,所述执手容纳槽至少在所述车锁处于打开状态时用于容纳执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口,所述第一槽壁从所述槽口处向靠近所述锁销伸缩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口,在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槽口的边缘之间形成弧形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用于面向车体设置的第一平面,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口,所述槽口的朝向具有第一分量,所述第一分量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用于面向车体设置的第一平面,所述执手容纳槽具有槽口,所述槽口的朝向具有第二分量,所述第二分量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量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的朝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量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的朝向相同。


9.车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执手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壳,所述执手用于设置在所述执手容纳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斌孙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