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14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模,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位于墙体外侧,所述内模位于墙体内侧,所述外模为木模,所述内模为铝模,所述木模和所述铝模通过对拉螺杆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爬模中,核心筒的墙体外侧采用木模,内侧采用铝模代替现有技术的木模,木模与铝模强度高,均可重复周转,同时,铝模板块重量较轻,可以认同通过核心筒内窗口传递,无需占用塔吊,同时铝模可多次拆卸重复使用,大大节省了空间、工期与成本。

Climbing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模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爬模。
技术介绍
传统的爬模技术是,爬楼核心筒的内模和外模都是木模,但是木模搬运需要使用塔吊,爬楼核心筒内测空间相对较小,因此,木模的吊装非常不方便,并且木模周转次数较少,增加了爬模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模,可以适用于空间较小的爬楼核心筒内部,还可以减少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模,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位于墙体外侧,所述内模位于墙体内侧,所述外模为木模,所述内模为铝模,所述木模和所述铝模通过对拉螺杆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爬模中,所述爬模还包括木模背楞和铝模背楞,所述木模背楞垂直于爬升方向,固定在所述木模表面,所述铝模背楞垂直于爬升方向,固定在所述铝模表面。可选的,在所述的爬模中,墙体拐角一侧的木模为第一木模,墙体拐角另一侧的木模为第二木模,所述第一木模与第二木模之间通过阴角结构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爬模中,所述阴角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木模连接的阴角钢模,与所述阴角钢模连接的阴角钢模背楞,所述阴角钢模背楞通过对拉螺杆与墙体另一侧的铝模连接,位于所述阴角钢模背楞上可移动的T形芯带,所述T形芯带通过烟斗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二木模的木模背楞上,位于所述第一木模上的直条芯带,所述直条芯带通过烟斗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木模上。可选的,在所述的爬模中,所述木模的厚度大于所述铝模的厚度。可选的,在所述的爬模中,所述木模和所述铝模的厚度差为180mm-200mm。可选的,在所述的爬模中,所述木模和所述铝模通过阳角结构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爬模中,所述阳角结构包括:L形背楞或Z形背楞、所述L形背楞或Z形背楞通过烟斗螺丝固定在所述木模背楞上,所述L形背楞或Z背楞还通过对拉螺杆与墙体另一侧的木模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爬模中,所述爬模还包括:木模接高板,所述木模接高板的端部紧贴所述木模端部,所述木模接高板向着爬升方向延升贴合墙体。可选的,在所述的爬模中,所述爬模还包括:铝模接高板,所述铝模接高板的端部贴合所述铝模的端部,所述铝模接高板向着爬升方向延升并贴合墙体,所述铝模接高板通过对拉螺杆与所述木模接高板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爬模中,核心筒的墙体外侧采用木模,内侧采用铝模代替现有技术的木模,木模与铝模强度高,均可重复周转,同时,铝模板块重量较轻,可以认同通过核心筒内窗口传递,无需占用塔吊,同时铝模可多次拆卸重复使用,大大节省了空间、工期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爬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阴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阳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木模接高板和铝模接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0-木模、111-第一木模、112-第二木模、120-铝模、130-对拉螺杆、140-木模背楞、150-铝模背楞、160-阴角结构、161-阴角钢模、162-T形芯带、163-直条芯带、164-烟斗螺丝、165-阴角钢模背楞、170-阳角结构、171-L形背楞、172-Z形背楞、181-木模接高板、182-铝模接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模,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位于墙体外侧,所述内模位于墙体内侧,所述外模为木模110,所述内模为铝模120,所述木模110和所述铝模120通过对拉螺杆130连接。专利技术人发现适用于爬楼核心筒内的爬模若外模和内模都选用选用木模,则需配置16层(周转4次),大大增加材料投入;且木模过程损耗较大,增加了成本;同时木模周转占用塔吊,且需设置多个卸料平台,不利于工期发展。而目前内侧选用铝模体系,一套铝模与三套支撑即可周转到顶,提高了模板周转次数,且回收利用率高;同时铝模为早拆模体系,板块重量较轻,周转可通过预留洞口传递实现,无需占用塔吊,节省成本与工期。铝模强度较木模高,混凝土拆模质量更佳,提升工程质量品质。进一步的,所述爬模还包括木模背楞140和铝模背楞150,所述木模背楞140垂直于爬升方向,固定在所述木模110表面,所述铝模背楞150垂直于爬升方向,固定在所述铝模120表面。具体的,木模110沿着爬升方向设置于墙体外侧,在木模110表面垂直于爬升方向设置有木模背楞140,以使得可以加固木模110;铝模120沿着爬升方向设置于墙体内侧,铝模120表面垂直于爬升方向也设置有铝模背楞150,用于加固铝模120。本实施例中,墙体拐角一侧的木模为第一木模111,墙体拐角另一侧的木模为第二木模112,所述第一木模111与第二木模112之间通过阴角结构160连接。墙体的形状在垂直于爬升方向的面上可能存在转折,在转折的阴角位置处可以通过一阴角结构160连接木模110与木模110。本实施例中,所述阴角结构160包括:与所述第一木模111连接的阴角钢模161,与所述阴角钢模161连接的阴角钢模背楞165,所述阴角钢模背楞165通过对拉螺杆130与墙体另一侧的铝模120连接,位于所述阴角钢模背楞165上可移动的T形芯带162,所述T形芯带162通过烟斗螺丝164固定在所述第二木模112的木模背楞140上,位于所述第一木模111上的直条芯带163,所述直条芯带163通过烟斗螺丝164固定在所述第一木模111上。具体的,墙体拐角处,拐角一侧的第一木模111需要与拐角另一侧的第二木模112连接,阴角结构160包括:与第一木模111连接并且位于此第一木模111延长线上的阴角钢模161,阴角钢模161呈L形,L的上部分连接第一木模111的端部,L的下部分连接第二木模112的端部;与阴角钢模161连接并位于的第一木模111的延长线上的阴角钢模背楞165、阴角结构160还包括T形芯带162和直条芯带163,T形芯带162的横条部分对着阴角钢模161并且位于阴角钢模背楞165上,并用烟斗螺丝164将T形的竖条部分固定在第二木模112上,由于第一木模111和第二木模112连接的阴角位置处空间狭小,取掉烟斗螺丝164,退掉T形芯带162即可取掉阴角钢模161。同时,还包括一可左右移动直条芯带163,直条芯带163贴合第一木模111,垂直于爬升方向设置,直条芯带163通过烟斗螺丝164固定在阴角钢模16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木模110的厚度大于所述铝模120的厚度,所述木模110和所述铝模120的厚度差为180mm-200mm。由于木模110的厚度大于铝模120的厚度,偏差大约193mm,因此木模110和铝模120不能在同一个平面内铰接,需要借助背楞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木模110和所述铝模120通过阳角结构170连接。在爬楼核心筒的窗口位置,存在木模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位于墙体外侧,所述内模位于墙体内侧,所述外模为木模,所述内模为铝模,所述木模和所述铝模通过对拉螺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位于墙体外侧,所述内模位于墙体内侧,所述外模为木模,所述内模为铝模,所述木模和所述铝模通过对拉螺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模还包括木模背楞和铝模背楞,所述木模背楞垂直于爬升方向,固定在所述木模表面,所述铝模背楞垂直于爬升方向,固定在所述铝模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模,其特征在于,墙体拐角一侧的木模为第一木模,墙体拐角另一侧的木模为第二木模,所述第一木模与第二木模之间通过阴角结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木模连接的阴角钢模,与所述阴角钢模连接的阴角钢模背楞,所述阴角钢模背楞通过对拉螺杆与墙体另一侧的铝模连接,位于所述阴角钢模背楞上可移动的T形芯带,所述T形芯带通过烟斗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二木模的木模背楞上,位于所述第一木模上的直条芯带,所述直条芯带通过烟斗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木模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贺吴祥坤刘鑫洪智李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世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