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07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包括塔体,塔体内设置三层设有通孔的塔板,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塔板、第二塔板和第三塔板,通孔直径呈递减趋势;第三塔板的下方依次布置布气系统和布水系统,第三塔板上端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穿过第一、第二塔板,所述排空管底部连接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位于第一塔板滤料层和出水口之间;第三塔板上设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贯穿第一塔板到第三塔板的滤料层,塔体侧壁设有卸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搅拌装置,补水系统和布气系统也能起到搅拌作用,多重搅拌协同配合,可以破坏铁屑表面的惰性层,避免结块。本新型设有三层塔板,每层塔板之间均含有不同粒径的微电解填料,可以维持较高的孔隙率。

A micro electrolysis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解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微电解反应器。
技术介绍
微电解技术利用了金属原电池腐蚀的原理,是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深度处理的一种理想工艺。它是利用高温熔融规整型微电解填料及配套微电解反应器形成的反应系统。系统通水后利用微电解填料自身产生的电位差,在设备内形成无数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阴阳极的放电形成对废水的电化学处理,进而达到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电化学降解的目的。传统的单层塔板式微电解反应器在保证水力长期分配的均匀性、填料层的不堵塞性,与污染物的充分接触程度上有一定局限性。随着微电解的进行,废水pH逐渐升高,Fe2+、Fe3+易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在混凝作用下吸附溶液中异电荷微粒形成稳定絮凝物并覆盖填料表面有效反应位点,造成铁碳填料的钝化失活,不利于其长期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微电解反应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填料层不均匀、易钝化失活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包括塔体,塔体上部设有进料口、出水口和排空管,所述塔体内设置三层用于堆放微电解填料的且设有通孔的塔板,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塔板、第二塔板和第三塔板,第三塔板的下方依次布置布气系统和布水系统,第一塔板、第二塔板、第三塔板上的通孔直径呈递减趋势;第三塔板上端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穿过第一、第二塔板,搅拌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搅拌叶片组,第一传动轴穿过塔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轴向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组包括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的双螺旋带式叶片和位于第二传动轴底部的锚板式叶片;所述排空管底部连接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位于第一塔板滤料层和出水口之间;第三塔板上设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贯穿第一塔板到第三塔板的滤料层,超声波发生器由塔体外的超声波控制器控制;塔体侧壁设有卸料孔,所述卸料孔的下方与第三塔板平齐。优选的,所述塔体上部设有出水堰和集水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塔板的通孔直径为20~25mm,第二塔板的通孔直径为15~19mm,第三塔板的通孔直径为为8~10mm。优选的,所述布水系统采用三通布水,布水点成环形分布,布水方向朝下。优选的,所述布气系统采用三通布气,布气点成环形交叉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有搅拌装置,搅拌叶片组伸入塔体内,在微电解反应器内的废液进行搅拌,补水系统和布气系统也能起到搅拌作用,多重搅拌协同配合,可以破坏铁屑表面的惰性层,避免结块,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2.本技术设有三层塔板,每层塔板之间均含有不同粒径的微电解填料,可以维持较高的孔隙率。3.本技术设有超声波控制器,超声能够有效去除铁碳填料表面杂质,使其表面反应活性位点连续再生,解除填料的钝化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微电解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机,2.第一传动轴,3.排空管,4.出水堰,5.集水槽,6.出水口,7.三相分离器,8.双螺旋带式叶片,9.第一塔板,10.第二传动轴,11.锚板式叶片,12.第三塔板,13.进气口,14.进水口,15.布水系统,16.布气系统,17.卸料孔,18.第二塔板,19.超声波发生器,20.超声波控制器,21.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如图1所示,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包括塔体,塔体上部设有进料口21、出水口6和排空管3,所述塔体内设置三层用于堆放微电解填料的且设有通孔的塔板,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塔板9、第二塔板18和第三塔板12,第三塔板12的下方依次布置布气系统16和布水系统15,第一塔板9、第二塔板18、第三塔板12上的通孔直径呈递减趋势;第三塔板12上端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穿过第一塔板9、第二塔板18,搅拌装置包括电机1、第一传动轴2、第二传动轴10和搅拌叶片组,第一传动轴2穿过塔体的顶部,电机1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传动轴2与第二传动轴10轴向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组包括固定在第一传动轴2上的双螺旋带式叶片8和位于第二传动轴10底部的锚板式叶片11;所述排空管3底部连接三相分离器7,所述三相分离器7位于第一塔板9滤料层和出水口6之间;第三塔板12上设有超声波发生器19,超声波发生器19贯穿第一塔板9到第三塔板12的滤料层,超声波发生器19由塔体外的超声波控制器20控制;塔体侧壁设有卸料孔17,所述卸料孔17的下方与第三塔板12平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塔体上部设有出水堰4和集水槽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塔板9的通孔直径为20~25mm,第二塔板18的通孔直径为15~19mm,第三塔板12的通孔直径为为8~10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布水系统15采用三通布水,布水点成环形分布,布水方向朝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布气系统16采用三通布气,布气点成环形交叉分布。使用时,废水经进水口14进入布水系统15,同时外部输送的压缩空气经进气口13进入布气系统16,废水经微电解填料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还原、氧化分解处理,搅拌装置对废水进行搅拌,双螺旋带式叶片8在搅拌高浓度液体效果较好,锚板式叶片11靠近底部设置,可以对底部的反应物保持较好的扰动效果,提高微电解反应效率;经微电解反应处理后,三相分离器7进行固液气三相分离,气体经排空管3排空、固体颗粒沉淀,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堰4进入集水槽5,自出水口6排出。填料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随着废水的不断进入而逐步消耗,消耗的过程因催化阳极的腐蚀带来的填料粒径的逐步缩小、辅助阴极的剥离脱落;因消耗而导致粒径小于第一塔板9通孔直径的填料自由下落至第二塔板18,第二层填料继续消耗至粒径小于该层孔径,脱落至第三塔板12,未脱落至第二塔板18的填料继续在第一塔板9参与反应,填料逐渐消耗下落,直至完全消耗随水流出或底部排空。填料的逐级下落,保证了每层塔板可以维持较高的孔隙率,以利于水力、水气与微电解填料的充分接触混合,在填料下落的过程中,通过进料口21向塔体内连续加入,本技术的超声波发生器19产生的超声能够有效去除填料表面杂质,使其表面反应活性位点连续再生,解除填料的钝化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塔体上部设有进料口、出水口和排空管,所述塔体内设置三层用于堆放微电解填料的且设有通孔的塔板,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塔板、第二塔板和第三塔板,第三塔板的下方依次布置布气系统和布水系统,第一塔板、第二塔板、第三塔板上的通孔直径呈递减趋势;第三塔板上端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穿过第一、第二塔板,搅拌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搅拌叶片组,第一传动轴穿过塔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轴向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组包括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的双螺旋带式叶片和位于第二传动轴底部的锚板式叶片;所述排空管底部连接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位于第一塔板滤料层和出水口之间;第三塔板上设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贯穿第一塔板到第三塔板的滤料层,超声波发生器由塔体外的超声波控制器控制;塔体侧壁设有卸料孔,所述卸料孔的下方与第三塔板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塔体上部设有进料口、出水口和排空管,所述塔体内设置三层用于堆放微电解填料的且设有通孔的塔板,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塔板、第二塔板和第三塔板,第三塔板的下方依次布置布气系统和布水系统,第一塔板、第二塔板、第三塔板上的通孔直径呈递减趋势;第三塔板上端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穿过第一、第二塔板,搅拌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搅拌叶片组,第一传动轴穿过塔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轴向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组包括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的双螺旋带式叶片和位于第二传动轴底部的锚板式叶片;所述排空管底部连接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位于第一塔板滤料层和出水口之间;第三塔板上设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