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021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油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包括密闭缸体,缸体内部中空,缸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穿出缸体顶部,缸体上部连接进气管道及排气管道,进气管道连接气泵及进气阀,进气阀设置在气泵与缸体之间,排气管道上连接排气阀,缸体下部连接过油管道,过油管道上安装有过油阀,所述缸体外部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气泵、进气阀及排气阀通过电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方便携带及放置,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化程度较高。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注油时将下缸体中的气体完全排出,保证标准油样的成分。

Transformer oil standard oil sample automatic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油存储设备
,具体是一种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
技术介绍
在线色谱仪是动态监控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其在运行中的准确性常常受生产厂家、使用环境、仪器维护等各种因素影响而降低,对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和危害。目前业内公认的对在线色谱仪进行校验的方法是采用配制含一定浓度标准气体的标准油对在线色谱进行校验。配制好的标准油通常采用容器承装起来,使用时注入在线色谱仪内。现有技术中,承装标准油的容器较为简易,不能阻止外部气体进入,容易污染标准油,并且压力不稳定,容易引起标准油中的气体逃逸,造成油样失真。对于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578590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标准油样储存装置”,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上述结构中单独设置一个储气罐,占用体积较大,携带及布置均不方便,而且,上述结构的压力控制依靠压力表的监控,智能化程度低。另外,活塞底部与储油缸底部会存在一定的缝隙,向储油缸注油时下缸体中仍会有一定量的气体存在,影响标准油的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包括密闭缸体,缸体内部中空,缸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穿出缸体顶部,活塞将缸体分隔为上缸体及下缸体。缸体上部连接进气管道及排气管道,上缸体与进气管道及排气管道连通。进气管道连接气泵及进气阀,进气阀设置在气泵与缸体之间,气泵用来向缸体内提供压力气体,进气阀控制进气开关;排气管道上连接排气阀,排气阀控制排气开关。缸体下部连接过油管道,过油管道上安装有过油阀,过油管道用来连接标准油制备装置及色谱仪,过油阀控制进油及出油动作。所述缸体外部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为集成的电子芯片,控制系统分别与气泵、进气阀及排气阀通过电信号连接,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气泵、进气阀、及排气阀的动作,进气阀、排气阀选用电磁阀,过油阀选用手动阀。所述缸体上部连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电信号连接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用来监测上缸体内的压力,反馈给控制系统,在监测到压力超出设定压力范围时,控制系统启动气泵及进气阀补压或者启动排气阀释压,上缸体内压力稳定,即保证了下缸体内标准油的压力稳定,从而保证其成分稳定。所述活塞杆及活塞上均开设有溢油通道,溢油通道贯穿活塞及活塞杆,溢油通道连接回油管道,回油管道上连接有回油阀。溢油通道一端连通下缸体,另一端通过回油阀连通外部。溢油通道可保证进油时将下缸体的气体全部排出,保证标准油样的成分。回油阀选用手动阀。所述活塞下部设有锥形口,锥形口与溢油通道连通,锥形口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将下缸体的气体排放干净。所述控制箱表面设有放空开关、取样开关及电源插口,放空开关、取样开关及电源插口与控制系统连接,放空开关控制排气阀的动作,取样开关控制进气阀及气泵的动作,电源插口连接外部电力。为了增加结构稳定性,所述缸体顶部连接顶板,活塞杆穿过顶板,活塞杆与顶板之间设有法兰座,缸体底部连接底座。所述顶板上部连接提手,方便整体的拿取。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注油前,将本技术调整至初始状态,具体的,本技术与电源连接,手动关闭回油阀、打开过油阀,开启取样开关,取样开关启动气泵及进气阀,向上缸体内施加气压,从而推动活塞下移,直到将活塞推至缸体最底部。向缸体内注油时,过油管道连接标准油配制装置,手动开启过油阀及回油阀,开启放空开关,放空开关控制排气阀打开,标准油配制装置不断向下缸体内注入标准油,标准油配制装置为注油提供压力,因回油阀打开,油液首先进入溢油通道内,待观察到油液由回油管道出口处溢出时,手动关闭回油阀,油液继续进入下缸体,推动活塞上移,到达需要的量时,关闭放空开关、过油阀及标准油配制装置,标准油被储存于缸体内。色谱仪需要使用标准油样时,将过油管道连接色谱仪的进样口,回油管道连接色谱仪的回油口,开启取样开关,取样开关开启气泵及进气阀,手动打开过油阀,气泵向上缸体内加压,活塞下压,将油液注入色谱仪内。色谱仪正常工作时,标准油液为循环状态,本技术开启回油阀及过油阀配合其循环流动,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不稳定时,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压力调整。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方便携带及放置,而且本技术的智能化程度较高。另外,本技术可保证注油时将下缸体中的气体完全排出,保证标准油样的成分。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与标准油配制装置连接时);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与色谱仪连接时)。图中:1、回油管道;2、活塞杆;3、提手;4、顶板;5、缸体;6、底座;7、过油管道;8、过油阀;9、进气管道;10、排气管道;11、控制箱;12、法兰座;13、回油阀;14、电源插口;15、取样开关;16、放空开关;17、压力传感器;18、溢油通道;19、活塞;20、锥形口;21、排气阀;22、进气阀;23、气泵;24、标准油配制装置;25、色谱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包括密闭缸体5,缸体5内部中空,缸体5内部设置有活塞19,活塞19连接活塞杆2,活塞杆2穿出缸体5顶部,活塞2将缸体5分隔为上缸体及下缸体。缸体5上部连接进气管道9及排气管道10,上缸体与进气管道9及排气管道10连通。进气管道9连接气泵23及进气阀22,进气阀22设置在气泵23与缸体5之间。排气管道10上连接排气阀21。缸体5下部连接过油管道7,过油管道7上安装有过油阀8。所述缸体5外部连接有控制箱11,控制箱11内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为集成的电子芯片,控制系统分别与气泵23、进气阀22及排气阀21通过电信号连接,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气泵23、进气阀22及排气阀21的动作,进气阀22、排气阀21选用电磁阀,过油阀8选用手动阀。所述缸体5上部连接压力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7通过电信号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活塞杆2及活塞19上均开设有溢油通道18,溢油通道18为一条贯穿活塞19及活塞杆2的通道,溢油通道18连接回油管道1,回油管道1上连接有回油阀13。溢油通道18一端连通下缸体,另一端通过回油阀13连通外部。所述活塞2下部设有锥形口20,锥形口20与溢油通道18连通,锥形口20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结构。所述控制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缸体,缸体内部中空,缸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穿出缸体顶部,缸体上部连接进气管道及排气管道,进气管道连接气泵及进气阀,进气阀设置在气泵与缸体之间,排气管道上连接排气阀,缸体下部连接过油管道,过油管道上安装有过油阀,所述缸体外部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气泵、进气阀及排气阀通过电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缸体,缸体内部中空,缸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穿出缸体顶部,缸体上部连接进气管道及排气管道,进气管道连接气泵及进气阀,进气阀设置在气泵与缸体之间,排气管道上连接排气阀,缸体下部连接过油管道,过油管道上安装有过油阀,所述缸体外部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气泵、进气阀及排气阀通过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部连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电信号连接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压器油标准油样自动贮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及活塞上均开设有溢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智涛赵登辉李佳赵海涛张承彪张涣清付汉江刘晓华邹国武毕建通陈元马雯君曾华琼毕建彤姚镇如张韧肖燕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山东中惠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