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95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包括工作台、电动机、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呈圆柱体形,所述主动辊一端设有主动轴,在主动轴上套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的外环固设在工作台面右侧,所述电动机安装在工作台底部,通过皮带带动主动轴旋转,所述从动辊一端设有从动轴,在从动轴上套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的外环安装在工作台面左侧。该成形机能够代替人工实现单层长带缠绕并且能够压紧相邻两层长带,省时省力,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Belt embryo forming machine for circular winding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缠绕型输送带在制造过程中用到的一种机械,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
技术介绍
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运输机的主要部件,在输送物料过程中起承载和运送作用。广泛用于钢铁、煤炭、合金、化工、建材、粮食等行业。使用输送带作为运输载体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操作安全、使用方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且可实现连续化,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的制作方法是:根据客户需求和产品的规格确定好成品输送带的长度,截取一定长度的单层长带,选择长带的一端为起点在环形模具上层层缠绕,两层之间涂有贴合橡胶,借助外力压紧相邻两层。该缠绕型输送带相比于传统输送带没有接头,能够充分发挥布层的强度,减少输送带接头断裂的风险。该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制造过程需要手动缠绕,需要多名工人借助外力压紧相邻两层,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该成形机能够代替人工缠绕,制作橡胶带胚用于下道工序,省时省力,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包括工作台、电动机、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呈圆柱体形,所述主动辊一端设有主动轴,在主动轴上套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的外环固设在工作台面右侧,所述电动机安装在工作台底部,通过皮带带动主动轴旋转,所述从动辊一端设有从动轴,在从动轴上套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的外环安装在工作台面左侧。优选地,该成形机还包括支架、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支架呈口字形安装在工作台面左侧,在支架的顶部内壁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支架的底部内壁设有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在支架的左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螺杆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和与第二螺杆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套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一导轨和第三导轨相配合的滑块,第二套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二导轨和第四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从动轴上的两个轴承外环分别套有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螺杆通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套体连接,第二螺杆通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套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端部均设有轮盘,同时旋转两个轮盘能够使从动辊在工作台面上水平移动。优选地,该成形机还包括压合辊,所述压合辊呈圆柱体型设在主动辊的上方,在压合辊的一端设有压合轴,在压合轴上套有两个轴承,所述压合辊相对于主动辊在竖直方向上能够移动。优选地,该成形机还包括支撑架、第三螺杆、第四螺杆、第三套体和第四套体。所述支撑架呈口字形安装在工作台面右侧主动轴的上方,在支撑架的左侧内壁设有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在支撑架的右侧内壁设有第七导轨和第八导轨,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两个与第三螺杆配和第四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三套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与第五导轨和第七导轨相配合的滑动块,第四套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与第六导轨和第八导轨相配合的滑动块,所述压合轴上的两个轴承外环分别套有第三套体和第四套体,所述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分别通过两个螺纹孔与第三套体和第四套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螺杆和第四螺杆的端部均设有轮转盘。优选地,所述电动机上安装有减速电机。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侧面设有控制按钮,能够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反转和急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代替人工实现单层长带缠绕并且能够压紧相邻两层长带,省时省力,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2)该成形机主动辊的上方设有压合辊,在缠绕单层长带的过程中通过调节压合辊和主动辊之间的距离使相邻两层长带压合的更紧。(3)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端部均设有轮盘,通过同时旋转两个轮盘能够使从动辊在工作台面上水平移动来调节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距离,从而缠绕制造不同大小的环形输送带。在缠绕过程中可以微调轮盘适当增加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更好地压合相邻两层长带。(4)在工作台侧面设有控制按钮,能够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反转和急停,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侧视图图3是从动辊安装在在工作台面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压合辊安装在在工作台面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缠绕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说明:结合图1至图4,一种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包括工作台1、电动机2、主动辊3和从动辊4。其中主动辊3呈圆柱体形,在主动辊3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轴5,在主动轴5上套有两个轴承,具体的两个轴承的内环固定在主动轴5上,两个轴承的外环固设在工作台面右侧,在主动轴5的端部安装有皮带轮。其中电动机2安装在工作台1的底部,在电动机2上安装有减速电机,在减速电机上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电动机2通过皮带带动主动轴5旋转,从而带动主动辊3旋转。其中从动辊4呈圆柱体形,在从动辊4一端设有从动轴6,在从动轴6上套有两个轴承8,具体的两个轴承8的内环固定在从动轴6上,两个轴承8的外环固设在工作台面右侧。具体的该成形机还包括支架9、第一螺杆10、第二螺杆11、第一套体12和第二套体13。所述支架9呈口字形安装在工作台面左侧,在支架9的顶部内壁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支架9的底部内壁设有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在支架9的左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螺杆10配合的第一螺纹孔14和与第二螺杆11配合的第二螺纹孔15。所述第一套体1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一导轨和第三导轨相配合的滑块,第二套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二导轨和第四导轨相配合的滑块16,所述从动轴6上的两个轴承8外环分别套有第一套体12和第二套体13,所述第一螺杆10通过第一螺纹孔14与第一套体12连接,第二螺杆11通过第二螺纹孔15与第二套体13连接。更具体的在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1的端部均设有轮盘17,通过同时旋转两个轮盘17能够使从动辊4在工作台面上水平移动来调节主动辊3与从动辊4之间的距离,从而缠绕制造不同大小的环形输送带。在缠绕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调轮盘17适当增加主动辊3与从动辊4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更好地压合相邻两层长带。设置两个螺杆和套体的作用是,在缠绕过程中长带是紧绷的,由于长带对从动辊4拉力的作用会使从动辊4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倾斜,通过旋转其中一个轮盘,来调节从动辊4使之与主动辊3平行。其中在主动辊3上方设置有压合辊7,在压合辊7的一端设有压合轴18,所述压合辊7呈圆柱体型相对于主动辊3在竖直方向上能够移动。具体的该成形机还包括支撑架19、第三螺杆20、第四螺杆21、第三套体22和第四套体23。所述支撑架19呈口字形安装在工作台面右侧主动轴3的上方,在支撑架19的左侧内壁设有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在支撑架19的右侧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电动机、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呈圆柱体形,所述主动辊一端设有主动轴,在主动轴上套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的外环固设在工作台面右侧,所述电动机安装在工作台底部,通过皮带带动主动轴旋转,所述从动辊一端设有从动轴,在从动轴上套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的外环安装在工作台面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电动机、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均呈圆柱体形,所述主动辊一端设有主动轴,在主动轴上套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的外环固设在工作台面右侧,所述电动机安装在工作台底部,通过皮带带动主动轴旋转,所述从动辊一端设有从动轴,在从动轴上套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的外环安装在工作台面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支架呈口字形安装在工作台面左侧,在支架的顶部内壁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支架的底部内壁设有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在支架的左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螺杆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和与第二螺杆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套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一导轨和第三导轨相配合的滑块,第二套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二导轨和第四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从动轴上的两个轴承外环分别套有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螺杆通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套体连接,第二螺杆通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套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缠绕输送带带胚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端部均设有轮盘,同时旋转两个轮盘能够使从动辊在工作台面上水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元聪张在葵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世特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