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翔皓专利>正文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爆喷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81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爆喷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爆喷泉。该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分流结构,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用于使气体和液体分开排放,分流结构包括分流件和遮挡组件,分流件上设置有排气孔和排液孔;遮挡组件包括浮漂和遮挡部,浮漂位于分流件的下方,遮挡部的一端与浮漂连接,遮挡部被配置为具有遮挡排气孔、开启排液孔的第一位置以及遮挡排液孔、开启排气孔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浮漂受浮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当壳体内部液体较多时,浮漂带动遮挡部遮挡排气孔,释放排液孔,使液体从排液孔排出壳体,当壳体内部气体较多时,浮漂带动遮挡部遮挡排液孔,释放排气孔,使气体从排气孔排出壳体。

A gas-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and gas explosion foun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爆喷泉
本技术涉及气爆喷泉
,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爆喷泉。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大型音乐喷泉作为一种最具表现力的水景形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广泛运用,气爆喷泉由于具有喷发强劲、水形壮观,并伴有响亮的爆鸣音等优点,在当今的音乐喷泉及水景观工程中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现有的气爆喷泉装置内气水掺混,动力作用变化剧烈,导致水柱发散,含气发白。现有技术中,为去除气爆喷泉装置内的气体,通常会在气爆装置内部进行改造。然而,在气爆装置内部进行一定的改动会削弱装置本身的强度,容易缩短气爆喷泉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能够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气爆喷泉装置实现气液分离,从而延长气爆喷泉装置的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可以代替气爆喷泉装置实现气液分离,无需对气爆喷泉装置进行改动,在保证气爆喷泉装置喷出的水柱不发散的同时,延长了气爆喷泉装置的使用寿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分流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使气体和液体分开排放,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分流件和遮挡组件,所述分流件上设置有排气孔和排液孔;所述遮挡组件包括浮漂和遮挡部,所述浮漂位于所述分流件的下方,所述遮挡部的一端与所述浮漂连接,所述遮挡部被配置为具有遮挡所述排气孔、开启所述排液孔的第一位置以及遮挡所述排液孔、开启所述排气孔的第二位置。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遮挡部包括通过连接轴连接的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分流件设置,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遮挡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遮挡部和所述浮漂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遮挡部能够遮挡所述排液孔,所述第二遮挡部能够遮挡所述排气孔。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连接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排液孔与所述连接轴之间的距离。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遮挡部上与所述排液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使气体和液体均能流出的通孔。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遮挡部包括第一遮挡橡胶和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一遮挡橡胶均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且所述第一遮挡橡胶位于所述分流件和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遮挡部包括第二遮挡橡胶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第二遮挡橡胶均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浮漂和所述第二遮挡橡胶之间。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流件上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排液孔连通。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液管的外侧套设有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压盖,所述压盖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压盖与所述出液管之间的空间与所述排气孔连通。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出液管相对的一端设置有进口管。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爆喷泉,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分流件的设置使气液能够分开排放;浮漂受浮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当壳体内部液体较多时,浮力大于重力,浮漂带动遮挡部遮挡排气孔,释放排液孔,使液体从排液孔排出壳体,当壳体内部气体较多时,浮力小于重力,浮漂带动遮挡部遮挡排液孔,释放排气孔,使气体从排气孔排出壳体。以上的设置,保证了气体和液体的分开排出,结构简单,可行性强,易于更换。本技术提供的气爆喷泉,能够利用上述气液分离装置实现气液分开排放,只需将该装置管路连接于气爆喷泉装置的前端,即可保证气爆喷泉装置喷出的水柱不发散,无需对气爆喷泉装置进行改动,延长了气爆喷泉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中分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分流件;21、排气孔;22、排液孔;31、浮漂;321、第一遮挡橡胶;322、第一固定座;331、第二遮挡橡胶;332、第二固定座;4、连接轴;5、出液管;6、压盖;7、进口管;8、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主要应用于气爆喷泉中,具体安装在气爆喷泉装置的前端管路上,当然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的气液分离中。下面以气爆喷泉中的水气分离为例,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壳体1和分流结构,分流结构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用于使进入壳体1中的液体和气体分开排放。其中,分流结构包括分流件2和遮挡组件,分流件2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分流件2上开设有排气孔21和排液孔22;遮挡组件包括浮漂31和遮挡部,遮挡部的一端与浮漂31连接,遮挡部被配置为具有遮挡排气孔21、开启排液孔22的第一位置以及遮挡排液孔22、开启排气孔21的第二位置。浮漂31受浮力和自身重力大小的影响,能够在壳体1中上下移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说明壳体1中水较多,浮漂31上升,遮挡部到达第一位置,此时排气孔21被遮挡部遮挡,水从排液孔22排出;当浮力小于重力时,说明壳体1中气体较多,遮挡部到达第二位置,浮漂31下降,此时排液孔22被遮挡部遮挡,气体从排气孔21排出,由此实现喷泉水中的水和气分开排放。具体地,上述遮挡部分为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两个遮挡部通过连接轴4连接在一起。其中,分流件2的中心开设有与连接轴4的尺寸相匹配的过孔且连接轴4可以沿该过孔上下移动,连接轴4的一端穿过该过孔后与第一遮挡部连接,另一端依次与第二遮挡部以及浮漂31连接。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之间的距离为固定值,保证第一遮挡部挡住排液孔22时,第二遮挡部远离排气孔21(此时对应上述的第二位置),从而使气体顺利排出壳体1,第二遮挡部挡住排气孔21时,第一遮挡部远离排液孔22(此时对应上述的第一位置),从而使水顺利排出壳体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分流件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焊接固定。此外,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的中心均开设有螺纹孔,浮漂31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槽,连接轴4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分流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用于使气体和液体分开排放,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分流件(2)和遮挡组件,所述分流件(2)上设置有排气孔(21)和排液孔(22);/n所述遮挡组件包括浮漂(31)和遮挡部,所述浮漂(31)位于所述分流件(2)的下方,所述遮挡部的一端与所述浮漂(31)连接,所述遮挡部被配置为具有遮挡所述排气孔(21)、开启所述排液孔(22)的第一位置以及遮挡所述排液孔(22)、开启所述排气孔(21)的第二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流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用于使气体和液体分开排放,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分流件(2)和遮挡组件,所述分流件(2)上设置有排气孔(21)和排液孔(22);
所述遮挡组件包括浮漂(31)和遮挡部,所述浮漂(31)位于所述分流件(2)的下方,所述遮挡部的一端与所述浮漂(31)连接,所述遮挡部被配置为具有遮挡所述排气孔(21)、开启所述排液孔(22)的第一位置以及遮挡所述排液孔(22)、开启所述排气孔(21)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包括通过连接轴(4)连接的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所述连接轴(4)穿过所述分流件(2)设置,且所述连接轴(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遮挡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遮挡部和所述浮漂(31)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遮挡部能够遮挡所述排液孔(22),所述第二遮挡部能够遮挡所述排气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21)与所述连接轴(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排液孔(22)与所述连接轴(4)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部上与所述排液孔(2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使气体和液体均能流出的通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皓
申请(专利权)人:张翔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