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39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壳体限定出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旋转腔,旋转腔的下方限定有储水腔;净化组件,净化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旋转腔内;布水组件,布水组件朝向净化组件内布水;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沿周向设在净化组件与进气口之间以承接且向上游引流净化组件甩向旋转腔内壁上的液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净化组件将截获的液滴甩向旋转腔的内壁上,水液在旋转腔的内壁上集聚并沿着内壁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水液可以承接在导流装置上,导流装置还可以将水液引流储水腔处,有效避免液滴从进气口处溅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超重力旋转装置为高速旋转设备,相关技术中,超重力旋转装置在运行时,存在水液溅出的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内壁上的水流不会从进气口处溅出。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的下方限定有储水腔;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旋转腔内;布水组件,所述布水组件朝向所述净化组件内布水;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沿周向设在所述净化组件下方以承接且向所述储水腔引流所述净化组件甩向所述旋转腔内壁上的液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内壁上净化组件下方的部分设置导流装置,净化组件既可以净化空气,又可以捕获气流中的小液滴,净化组件可以将截获的液滴甩向壳体的内壁上,水液在壳体的内壁上集聚并沿着内壁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水液可以承接在导流装置上,导流装置还可以将水液引流至进气口的上游,避免液滴从进气口处流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净化组件的下方,所述导流装置设在所述净化组件和所述进气口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轴向延伸且在径向上与所述旋转腔的内壁间隔布置;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旋转腔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径向内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径向外端与所述旋转腔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旋转腔的内壁共同限定出导流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的示例,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沿周向延伸为环形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可选的示例,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导流槽的导入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可选的示例,所述导流槽的在轴向上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流槽在径向上的宽度。一些可选的示例中,所述导流槽在轴向上的深度为h,所述导流槽在径向上的宽度为w,其中1≤h/w≤4/3。一些可选的示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弧形板,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导入口。一些可选的示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朝向所述导入口的部分的轴向高度低于远离所述导入口部分的轴向高度。一些可选的示例中,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引流通道件,所述引流通道件设在所述旋转腔的内壁上且与所述旋转腔的内壁之间共同限定出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导入口。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进气口的下端且被构造为环形径向板,所述引流通道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布水组件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具有进水口和喷水口,所述喷水口位于所述净化组件内;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净化组件的上方且与所述净化组件相连以驱动所述净化组件在所述旋转腔内旋转;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在壳体的内壁上净化组件下方的部分设置导流装置,净化组件既可以净化空气,又可以捕获气流中的小液滴,净化组件可以将截获的液滴甩向壳体的内壁上,水液在壳体的内壁上集聚并沿着内壁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水液可以承接在导流装置上,导流装置还可以将水液引流至进气口的上游,避免液滴从进气口处流出,改善空气净化器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D部的放大图;图4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0:空气净化装置;10:壳体;10a:旋转腔;10b:储水腔;11:进气口;12:出气口;20:净化组件;30:导流装置;30a:导流槽;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21:弧形板;40:引流通道件;41:导入口;42:导出口;50:第三连接板;60:进水管;200:驱动装置;300: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100,空气净化装置100用于净化空气。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壳体10、净化组件20、布水组件和导流装置30。具体地,在壳体10上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位于壳体10的侧壁上,壳体10限定出连通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旋转腔10a,旋转腔10a的下方限定有储水腔10b,净化组件20可转动地设在旋转腔10a内,布水组件朝向净化组件20内布水,外部的空气可以从进气口11进入到壳体10内,穿过旋转腔10a并在净化组件20处净化后,从出气口12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的一个实施例中,净化组件20可以包括旋转填料床,旋转填料床为疏松介质,进气口11设在壳体10的侧壁上且位于旋转填料床的径向方向上,布水组件朝向旋转填料床内布水,由于旋转填料床的高速旋转,使得液体被撕碎成液膜和小的液滴,气流从进气口11处沿着径向进入旋转填料床内,由于在疏松介质内水液的流动方向与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反,使得水液可以更好地捕捉气流中的杂质小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含尘的液滴被旋转填料床甩到旋转腔10a的内壁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净化组件20还可以包括旋转筒和旋转盘,旋转筒位于旋转盘的下方,旋转筒与旋转盘保持同步转动,进气口11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上,且进气口11位于净化组件20的下方,布水组件朝向旋转筒内布水,水液被喷射至旋转筒上后,高速旋转的旋转筒将水液撕成细小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小液滴被甩向旋转腔10a的内壁的同时可以捕捉气流中的杂质颗粒物,部分携尘液滴被甩在旋转腔10a的内壁上,部分液滴继续向上流动并被旋转盘截获,截获后液滴也抛向旋转腔10a的内壁上,水液在旋转腔10a的内壁上积聚并向下滑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装置30沿周向设在净化组件20的下方,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在旋转腔10a内壁上聚集的水液沿着内壁向下滑落,故通过在净化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的下方限定有储水腔;/n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旋转腔内;/n布水组件,所述布水组件朝向所述净化组件内布水;/n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沿周向设在所述净化组件下方以承接且向所述储水腔引流所述净化组件甩向所述旋转腔内壁上的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的下方限定有储水腔;
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旋转腔内;
布水组件,所述布水组件朝向所述净化组件内布水;
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沿周向设在所述净化组件下方以承接且向所述储水腔引流所述净化组件甩向所述旋转腔内壁上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净化组件的下方,所述导流装置设在所述净化组件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轴向延伸且在径向上与所述旋转腔的内壁间隔布置;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旋转腔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径向内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径向外端与所述旋转腔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旋转腔的内壁共同限定出导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沿周向延伸为环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导流槽的导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运晴王统升区初斌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