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组件和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39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和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旋转腔,旋转净化件,所述旋转净化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旋转腔内,所述旋转净化件的边缘与所述旋转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止挡面,所述止挡面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间隙上方。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通过在壳体内的间隙上方设有止挡面,可以避免气液从间隙内逃逸进入下游,进而防止下游部件被打湿,改善了空气净化组件的气液分离效果。

Air purifier assembly and ai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组件和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和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超重力旋转填料床通过电机驱动床体进行高速旋转,会产生数百倍乃至上千倍的离心力,强化传质过程,并起到强化分离的作用。超重力旋转床是高速旋转设备,为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在旋转床最外缘与壳体内壁之间需要留出一定的间隙。相关技术中的旋转床,旋转盘由于转体薄压损小有很强的应用性,当前位于旋转盘上沿的壁面没有进行针对性设计。在超重力旋转盘用于气液分离的场景时,旋转盘上截留的液滴容易在旋转盘的边缘区域逃逸,部分喷溅的液滴会从旋转盘最外缘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中被气流裹挟而出,即气流会裹挟部分液体从出气口排出,从而降低分离效率并打湿下游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组件,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的气液分离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气净化组件的空气净化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旋转腔,旋转净化件,所述旋转净化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旋转腔内,所述旋转净化件的边缘与所述旋转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止挡面,所述止挡面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间隙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通过在壳体内的间隙上方设有止挡面,可以避免气液从间隙内逃逸进入下游,有效地防止下游部件被打湿,保证下游部件的使用寿命,改善了空气净化组件的气液分离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腔包括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位于所述下部空间的上方,所述上部空间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下部空间的径向尺寸,所述旋转腔沿周向于所述上部空间和所述下部空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向下的台阶面;所述旋转净化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下部空间内,所述台阶面在周向上覆盖在所述旋转净化件的边缘与所述下部空间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的上方,所述台阶面被构造成为所述止挡面;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上部空间的上方,且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上部空间与所述旋转净化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旋转净化件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挡面围绕所述旋转净化件形成为环形止挡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净化件的半径为r,所述止挡面在所述旋转净化件上的投影的径向宽度为w,其中0.2r<w<0.5r。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净化件的半径为r,所述旋转净化件的上表面与所述止挡面最低处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0.02r<h<0.1r。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挡面在径向上形成为水平延伸的横置壁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挡面在径向上倾斜向外向上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止挡面形成为内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止挡面包括:水平段,所述水平段朝向所述上部空间设置且与所述上部空间的壁面相连;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连接在所述水平段与所述下部空间的壁面之间,所述弯折部在径向上倾斜向上向外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形成为内凹外凸的弧形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在壳体内的间隙上方设有止挡面,可以避免气液从间隙内逃逸进入下游,有效地防止下游部件被打湿,保证下游部件的使用寿命,改善了空气净化组件的气液分离效果,提升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空气净化组件;10:壳体;10a:旋转腔;11:进气口;12:出气口;13:止挡面;131:水平段;132:弯折部;14:拐角;15:间隙;16:上部空间;17:下部空间;20:旋转净化件;30:驱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100,空气净化组件100用于净化空气,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100包括壳体10、旋转净化件20和止挡面13。具体地,在壳体10上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壳体10内限定出旋转腔10a,旋转腔10a连通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旋转净化件20(例如可以为旋转盘)可转动地设在旋转腔10a内,外部的空气可以从进气口11进入到壳体10内,穿过旋转腔10a后,从出气口12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组件100还包括布水组件(图未示出),可选地,布水组件可以在旋转净化件20的上游一侧进行布水。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所谓“上游”是指以旋转净化件20为界,主体气流流向旋转净化件20的区域,如图1所示,主体气流由下向上流动,进气口11至旋转净化件20之间以及进气口11以下的区域,均为旋转净化件20的上游。布水组件在旋转净化件20的上游一侧进行布水,布水可以对由进气口11进入的气流中的杂质(例如粉尘颗粒)进行捕获、吸附,由此利用水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其中一部分水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另一部分水可以继续向上流动,这另一部分水在遇到高速旋转的旋转净化件20时被截获,进一步,旋转净化件20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旋转净化件20将截获的水液甩向旋转腔10a的内壁上,从而起到气液分离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进气口11位于旋转腔10a的下端,出气口12位于旋转腔10a的上端,在旋转净化件20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网孔。气流从进气口11进入旋转腔10a内,随着旋转净化件20的高速旋转,气流穿过网孔向上流动,向上流动的液体被高速旋转的旋转净化件20阻挡,即旋转净化件20截获随气流向上流动的液体,同时高速旋转的旋转净化件20可以将截获的液体甩向旋转腔10a的内壁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理解的是,随着旋转净化件20在旋转腔10a内的高速旋转,将截获的水液甩向旋转腔10a的内壁上,水液击打在旋转腔10a的内壁上会溅起液滴,并在内壁上与旋转净化件20处于同一轴向高度的区域内形成水滴、间断或者连续的水膜,由于旋转净化件20在旋转腔10a内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旋转腔;/n旋转净化件,所述旋转净化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旋转腔内,所述旋转净化件的边缘与所述旋转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n止挡面,所述止挡面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间隙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旋转腔;
旋转净化件,所述旋转净化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旋转腔内,所述旋转净化件的边缘与所述旋转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止挡面,所述止挡面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间隙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腔包括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位于所述下部空间的上方,所述上部空间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下部空间的径向尺寸,所述旋转腔沿周向于所述上部空间和所述下部空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向下的台阶面;
所述旋转净化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下部空间内,所述台阶面在周向上覆盖在所述旋转净化件的边缘与所述下部空间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的上方,所述台阶面被构造成为所述止挡面;
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上部空间的上方,且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上部空间与所述旋转净化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旋转净化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面围绕所述旋转净化件形成为环形止挡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净化件的半径为r,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运晴区初斌王统升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